从“十五运”向“新”逐“绿” 看鄂尔多斯新能源产业化茧成蝶

8月8日20时,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在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完美呈现。本届开幕式以“亮丽北疆 相约暖城”为主题,用青春、时尚、科技等手段展现,大量声、光、电技术的应用为观众带来一场别样的视听盛宴。

同样在赛事期间,鄂尔多斯的268辆新能源大巴、中巴、轿车、商务车、厢式货车用于运动员、裁判员、演员、志愿者以及工作人员等乘车需求。

向“新”逐“绿”,强大的新能源服务能力得益于鄂尔多斯市推动世界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化茧成蝶。

鄂尔多斯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黄伯韡表示,近年来,鄂尔多斯坚持以“双碳”目标倒逼产业转型、以能源结构调整带动经济结构转型、以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建设大基地、拓展新场景、提升新空间,推进新能源产业提速、扩量、成链,加快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全链条产业集群。

"双碳”目标之下,发展新能源成为新一轮能源革命的主战场,也是鄂尔多斯“风光氢储车”全链条布局、全产业集群的最好机遇。

在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由19.6万块蓝色光伏板拼接形成的骏马图形,宛如一匹在茫茫黄沙中任意驰骋的骏马,源源不断生产着清洁电力能源。这里年发“绿电”可达20亿度,每年节约标煤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

鄂尔多斯是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的富集区,属一类风能资源区和二类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全年平均日照时数可达3000小时,开发条件优越,风能、太阳能技术经济总可开发量约为1.4亿千瓦。

鄂尔多斯氢能产业在全世界崭露头角,到2025年底前,鄂尔多斯制氢能力将达到40万吨,建设加氢站90座;2030年全市各类氢燃料电池车辆达到2万台,氢燃料重卡替代率达30%,剑指“北疆氢都”、全国氢能产业创新高地。

到“十四五”末,鄂尔多斯市新能源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风光氢储车”产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基本相当于在如今鄂尔多斯经济总量的基础上,再造一个鄂尔多斯。

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去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先后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开展“链”上鄂尔多斯系列招商推介活动54场次,签约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205个,已落地建设51个,引进三类500强企业18户。光伏行业世界排名前三头部企业齐聚鄂尔多斯,一批带动性强、集聚效应突出的重点企业和项目纷纷在鄂尔多斯市高原上布局落子。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鄂尔多斯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和高水平人才名录,刚性引进多领域院士、专业工程师、专家等团队25支400多人,实施各类技术攻关项目221项。同清华、北大等一流院校合作共建高水平科创平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压舱石”。远景动力及储能电池、国鸿氢燃料电池电堆、上汽红岩氢能重卡、奇瑞新能源矿卡、铁辰新能源矿卡先后下线运行。在转型升级的大潮中,鄂尔多斯市提前起步、勇立潮头,不断强化“链式思维”,瞄准“煤头化尾”,围绕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定位再布局,推进产业能级不断上升,逐渐迈向世界级。

供需匹配、精准对接,鄂尔多斯锻造出“最牛引擎”。在2023年鄂尔多斯市召开新能源装备产品供需对接座谈会,组织新能源终端装备企业与新能源项目建设单位开展供需洽谈;在内蒙古光伏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会议上,73家企业签订配套采购意向协议66项,签约金额达115亿元;在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上,达成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协议33项,协议总投资4292.5亿元……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成势见效,为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当前,多地正在加码布局新能源优势产业。因此,在新一轮新能源产业发展浪潮中,鄂尔多斯市正凭借富庶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不断寻求符合自身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为今后进一步高质量崛起蓄积强大动能。

在鄂尔多斯下线的氢能重卡

鄂尔多斯杭锦旗基地风电园区

“十五运”开幕式彩排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鄂尔多斯   新能源   鄂尔多斯市   风能   供需   布局   能源   装备   产业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