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活得这么拧巴,一定有个扫兴的爸妈吧?

朋友们,最近的互联网搞得人心情好复杂。


一边羡慕热搜上“不扫兴的父母”,带着恋爱游戏的人形立牌接女儿考试;



另一方面,气死在“有个扫兴的父母是个什么体验”的帖子下面。



“不扫兴父母”评论里都是“好羡慕”,而“扫兴父母”评论里更多在说“我家也是”。


好像很多父母都不会和孩子好好说话。


和父母分享快乐,只会收到挖苦;和父母倾诉烦恼,只会收到讽刺。


精神内耗的小孩,没有不扫兴的父母。


扫兴的父母,见不得孩子开心


扫兴父母的孩子都困惑过:父母是不是见不得自己好?

不然怎么总是在自己最开心的时候,一盆凉水浇到透心凉。


小时候跟他们分享学校里的趣事,只会被说不务正业。


长大了分享自己的生活,却收到父母的指责:


“爸妈为了省钱只吃辣椒拌饭,你怎么好意思吃大餐。”




扫兴父母很擅长亲情绑架,给孩子造成道德压力。


他们只知道这招很好用,却不知道孩子感觉快窒息了。


扫兴父母不在乎孩子想分享给他们的快乐,你快乐的样子在他们看来,甚至都是罪过。


但当你倾诉自己过得不好,你又变成了那个“不知足”的家伙。


“你要什么有什么,你有什么好发愁的?我像你这么大就要养你和你妈了。”


“抑郁症?你就是矫情,我给你惯的。”



孩子想要跟自己分享的心情,孩子喜欢的东西,都是些旁枝末节,不重要。


他们眼里没有具体的孩子,只有孩子离自己心里那个目标还有多远。


之前有个青少年喊出心里话的综艺《少年说》,简直集齐了全类型扫兴家长。


有个女孩很擅长文科,可是她爸爸看不上这样的她,把她写的五十几本小说全撕了。



女孩上台聊自己的心血被摧毁后的绝望,希望父亲能给她点尊重。


可父亲还在强调成绩,话里话外,数学分不上去,其他免谈。



父亲言辞里充满了“为你好”,可他看着女孩在台上崩溃大哭无动于衷。


我相信这个父亲是爱女儿的。


他如此关注女儿,以至于能发现女儿藏起来的小说。


但是扫兴父母的控制欲会压倒其他情感,包括对孩子的爱。



对自己小孩的绝对控制,可能是这类父母一生中为数不多的特权。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那么容易成为上位者,但在小孩面前他们有翻倍的阅历,有绝对高的地位。


一个听话的小孩,能给他们在外面得不到的权威感。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贬低孩子。


“98分有什么好得意的,隔壁某某考了100分!”


“过什么生日,你的生日是你妈妈的受难日!”


“母亲节送我花有什么用,还不是花我的钱买的?”



孩子对扫兴父母来说是什么呢?


说不好。


可是对孩子来讲,父母是天,是自己衡量这个世界尺度的来源。

父母是我们最不设防的人,他们给的伤害也容易变得更深。


扫兴父母的小孩,后来怎样了?


父母子女的关系不会到成年就断掉,有些伤害也不会轻易淡去。


家人总劝在外工作的站站多和父母联络,但他连父母电话都不想接。


“我知道他们要说的就是那点事儿,光是看见来电显示我就非常烦躁,好几次都因为太紧张而直接挂掉。”


有些人变得不爱跟父母说话,真的只是因为年龄增长而已吗?


是一次次扫兴,让子女下意识恐惧和父母交流。



扫兴父母的孩子的日常社交也会更加困难。

秋伊是我在小学英语班认识的女孩,几乎每节课她妈妈都坐在她边上旁听,总能听见妈妈在小声数落她。



初中我们分到了同一个班,不再有家长坐在旁边,但她依然一天说不了一句话,没有任何一个同学了解她。


在大家眼中,她就像个会眨眼的静物坐在教室里。


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把外套也扎进裤腰里,她说有个男生总掀她衣服,她害怕。


如果不是我问她好几次,她也不想跟任何人说,因为她觉得没人真的在乎自己,算了。


岁岁则走向另一个极端,是十足的讨好型人格。


她关注周围人每个人的状态,除了她自己的。


她这种性格经常会被讲话不客气的人盯上,她觉得不舒服,但也不会反击。


甚至路边一个陌生男子莫名其妙凶她,她也生不起来气。


因为“他可能也是好心,我走慢了可能会被撞到”。

因为“他语气和我爸一样”。



对于扫兴父母的小孩来说,“爱自己”是个特别难的事情。


“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打你骂你当然是因为你做错了。”


影视剧里大声控诉父母的桥段,现实中少有,扫兴父母的小孩都是自省达人。


毕竟从小被教育要做个懂事的小孩,遇到困难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他们习惯抛开一切客观条件,向内责问,小小年纪内心就浸泡在自责和内疚中。



18岁以下去心理科就诊,必须家长也来,需要监护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因为大部分心理有问题的小孩,家长的问题更大。

可能也正因为如此,真正能得到治疗的小孩并不算多。



佳蓓的奶奶八十多岁了,有严重焦虑症。


经常白天不知道在紧张什么,半夜突然起来做家务,全家人都消停不了。


每次奶奶想要开口关心孙女吃得好不好,话到嘴边就变成了:“你看看你瘦成那个样子,是不是吃不起饭啊?”

奶奶从小被当成才女培养,练琴到深夜期待一个拥抱,常常只得到一句:“这叫练熟了?你也睡得着觉?”

尽管奶奶的父母已经去世几十年了,可她还在为父母的行为买单。


甚至子女和孙辈,也为扫兴父母的“后遗症”感到不堪重负。



有个扫兴的父母最可怕的地方,或许不是和他们度过压抑的漫长时光。


而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爱的能力,要与这世界上许多美好擦肩而过了。


扫兴父母的小孩,如何自救


现在点进微博话题#拥有不扫兴的父母是什么体验#,能看见博主“拉宏桑”和父母一起拍变装视频,能看见一个爸爸用水枪给女儿喷剪影……



不扫兴父母的小孩幸福得很相似,而扫兴父母的小孩则“不幸”得五花八门。


作为当事人,除了逃开,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

站站高考完就开始创业,大学四年,学费都是自己出的。


当他经济独立再回到家时,发现自己有底气跟父母平等交流了,哪句话不对付拎着行李就走。


“我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但当我豁出去了,他们反而明白我的陪伴比我考多少分、做什么工作更重要。”



对岁岁来说,比起物质上的脱离,更重要的是心灵上不再依赖他们。

学生时代彻底结束,与老师道别时,岁岁的老师一句“我为你自豪”,让她当场哭了出来。


这句话是岁岁一直希望父亲对自己说的,现在从另一个人嘴里说了出来。

而且不是因为某次考试成绩,只是对岁岁过去付出的认可,以及对未来的祝愿。


“好像半辈子梗在胸口的气都散了,原来不是只有那个人,才能填补我想要被认可的空缺。”



我们没办法选择父母,不会爱的父母可能永远都不会爱。


但只要长大,就可以不再做一个无助的小孩。

虽然很多人都说想变回小孩,无忧无虑,但我一点也不想,我真的爱死做成年人的感觉了。


成年这件事最大的好处,是我们有了做选择的权利。


人生很长,我们终将可以选择和爱自己的人站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扫兴   奶奶   小孩   父亲   家长   父母   女儿   妈妈   孩子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