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两笔美元债未付息?知情人士:仍在30天付息宽限期内

在7月31日的公告中,碧桂园一句“积极寻求政府及各方监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热点,无论股市还是债券都在经受巨大考验。

8月8日,有市场消息,截至目前,碧桂园仍未能支付应该于8月7日支付的两笔美元债的票息。两笔债券分别为碧桂园4.2%N20260206(ISIN:XS2210960022)和碧桂园4.8%N20300630(ISIN:XS2210960378)。

两笔债券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发行规模均为5亿美元,期限分别为5.5NC3.5和10NC5,到期日分别为2026年2月6日和2030年8月6日;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为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亚洲)(B&D)、瑞银集团、渣打银行、里昂证券。

受多方面不利传闻影响,截至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稿,碧桂园股价跌超14%,碧桂园服务跌超9%。碧桂园及其附属公司腾越建筑境内债下跌,“21碧地03”跌超28%盘中临停,“16腾越02”“21碧地04”下跌达到或超过20%,盘中临停;其余多只债券跌幅超过10%。

就在刚刚,针对当前部分碧桂园离岸债持有人尚未受到碧桂园于8月7日应付的于2026年2月6日到期及2023年8月6日到期的两笔美元债利息事宜,接近碧桂园的消息人士透露,“仍处在30天付息宽限期内,碧桂园正在积极优化资金安排,努力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近日,接近碧桂园的内部人士透露,受近期销售额与再融资环境持续恶化,叠加各类资金监管的影响,公司账面可动用资金持续减少,出现了阶段性流动压力。公司高度重视债务风险化解,公司目前仍在积极优化资金安排,努力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作为民营房企的代表,碧桂园近期“绯闻”缠身。8月7日,有市场传言佛山市副市长带队的工作组进驻碧桂园。对此,碧桂园方面回应称“传言不实”。

与此同时,市场对碧桂园服务董事会主席杨惠妍将碧桂园服务股权捐赠给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一事作出各种解读,还流传着“大小杨出国了”“大小杨去北京了”“碧桂园想展期”等各种传闻。

关于碧桂园的传言不断发酵,背后是市场对碧桂园融资和经营状况的担忧。此前8月1日,有市场消息称碧桂园已经取消18亿股的配售计划。碧桂园方面表示,配售交易未能达成因“各方沟通不尽一致”。

另据7月31日碧桂园发布公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公司可能录得未经审核净亏损。碧桂园解释称,该结论是根据管理层目前可得到的资料,根据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经审核管理账目的初步评估及目前可获得的其他数据,并对比了2022年6月30日半年度的净利润约19.1亿元和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49.1亿元。

针对预计净亏损,碧桂园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本轮市场下行周期之久远超预期,一些毛利较低的项目逐渐进入结转周期;此外,在行业风险出清的过程中,为保障公司现金流安全,对部分尾盘项目和沉淀资产做了量价平衡的安排,影响了本期的毛利规模;二是面对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公司本期继续对存货进行了较大额的减值计提;三是受美元持续升值影响,公司今年上半年形成了较大额的汇兑损失。

碧桂园还表示,自2021年以来,行业持续低迷,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行业销售持续下滑,公开市场融资失效,行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碧桂园一直在坚守,却难言曙光。碧桂园始终坚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做好保交付、保刚兑、保安全工作。2022年交付房屋数量总和接近70万套,预计今年还要交付70万套房屋,上半年已顺利完成27.8万套的交付任务,交付量继续稳居行业第一,且不存在逾期未交付的情况。

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艳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债利   里昂   美元   债权人   净利润   债券   本期   传言   上半年   融资   人士   资金   记者   行业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