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最新消息:1112亿外贸订单取消!中国正式下达“逐客令”!

机床在全球制造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航空发动机被喻为“工业皇冠的明珠”,而机床则被比作雕刻这颗明珠的“工匠之锤”。


1112亿外贸订单取消!中国正式下达“逐客令”:一颗螺丝钉都不要

近几十年,日本机床业在全球制造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技术实力使其多次利用机床的优势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日本媒体高调宣扬:“没有日本机床,中国制造业无从谈起!”日本试图通过机床技术封锁策略,企图遏制我国重工业的发展。


然而,这一次的尝试并未取得成功。根据《日经中文》的报道,今年6月,我国主动取消了来自日本的45%机床订单,这一举动导致日本遭受了至少1112亿元的损失。然而,日本机床究竟有何独特之处?我国为何要取消这批订单?我国在机床领域又遭遇了哪些困境?

机床在全球制造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从手机芯片到螺丝钉,再到航母、战斗机、火箭,无不离开机床的加工制造,因此机床被誉为“制造业之母”。然而,机床的研发和生产长期以来受制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数据表明,全球排名前十的机床企业中,日本占六家,德国占两家。我国制造业近几十年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国产机床制造一直陷于“大而不精”的尴尬境地。与日本掌握的32.1%以上的高端机床核心技术相比,我国只占6%。


为了防止技术外流,日本等国不仅限制高端机床的出口,甚至在我国派工程师参观其机床工厂时也施加种种限制。日本媒体曾傲慢地表示:“即使参观了又能怎样?中国与我们的技术差距,就算给他们20年时间也追不上。”由于技术限制,我国无法自行生产高端机床,只能长期依赖进口。每年至少花费800亿元人民币从日本等国进口机床,除高昂价格外,还伴随着昂贵的服务费用和各种限制性条件。


此外,日本等国试图通过低价倾销手段排挤我国企业,试图扼杀我国中低端机床市场。更甚的是,在购买进口机床后,我国还被迫签署一系列限制协议,严重制约了我国机床产业的发展。

然而,我国的机床产业也曾有过辉煌时刻。建国初期,在苏联的支持下,我国将一批机修厂改建成了机床生产企业。1962年,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自主研发的机床,这台机床甚至出现在1962年发行的2元人民币上。


然而,改革开放后,我国机床市场受到德国、日本等国机床的冲击。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数控技术,而我国的一些学校仍在教授学生使用锉刀。这使得我国机床市场面临严峻的竞争。为振兴我国机床产业,1993年,沈阳将三家机床企业合并为“沈阳机床”。然而,新生企业最初并未取得预期成果,甚至亏损连连。


但是,我国没有放弃,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我国逐步提升了机床产业的实力。在高端五轴机床等领域,我国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也让我国自主研发的机床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了成功。今年以来,日本企业试图通过限制出口和损害我国利益来影响我国。然而,我国决定不再被动应对,而是采取坚决行动。我国取消了大量外贸订单,这一举动迫使日本企业面临巨大损失,也是我国对外部压力的有力回应。


这一局面提醒我们,单方面的打压措施最终只会伤害自身利益。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任何试图限制中国发展的做法都是徒劳的。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出了闭关锁国的老路,勇往直前,不懈努力,必将再次站在世界之巅,为世界制造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方专机刚回国,不到24小时,拉夫罗夫致电王毅,俄开出停火条件

刚刚结束了为期两天的和平峰会,共有42国代表参与其中,关于乌克兰问题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共识。这项共识的核心是,俄乌和谈应该基于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展开,尽管在表面上看,这个共识或许并不算是突破性的进展。然而,这背后的意义却不容忽视,特别是考虑到参会国家主要是非西方国家,它们倾向于避免跟随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意愿,以免加剧对俄罗斯的孤立。


会议的目标之一是避免在乌克兰问题上产生对立的立场。毕竟,这些非西方国家并不希望被迫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做出明确选择,或是被卷入西方国家的意图之中。为此,这些国家选择重申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这种回归传统的政治正确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明智之举。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会议结束不到24小时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给中国外长王毅打来了电话。这背后有着深刻的考量,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巩固两国之间的关系。或许,俄方对中国在会议上所持的立场表示了肯定,这一点可以从外交部发布的新闻稿中看出。毕竟,在持续了一年多的乌克兰冲突中,俄罗斯不仅面对着乌克兰,还有支持乌克兰的西方国家。因此,吉达峰会中的排斥俄罗斯被看作是美国等西方国家试图孤立俄罗斯的一种尝试。


然而,从会议的结果来看,西方国家并未如愿以偿。中国特使李辉在会议上再次提到了中国今年2月份发布的乌克兰问题立场,这表明中国的立场在这场冲突中始终保持一致,即坚持通过劝和促谈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站队于俄罗斯或乌克兰一方。这对于正面临西方围堵的俄罗斯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的结果。


尽管乌克兰正试图通过外交手段结束冲突,但在没有俄罗斯参与的和平峰会中,实现和平的前景仍然十分渺茫。特别是考虑到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提出的停火条件,似乎这场吉达会议更像是一场大规模的公关活动。扎哈罗娃明确表示,只有在基辅政权停止战斗和恐怖袭击,同时西方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时,乌克兰危机才有可能全面、可持续地解决。她还指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提出的10点和平方案目的并非真正解决冲突,而是为了延长战斗。


综合而言,无论是会议的共识还是后续的外交交流,都反映出复杂的国际政治现实。在这个局势下,俄乌冲突的解决之路依然充满挑战,而和平峰会所传达的信息,似乎并未在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



煮熟的鸭子飞了?12架枭龙战机出口阿根廷生变,美国这招太歹毒

近日,一桩关乎中阿军事合作的交易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美国突然插手其中,以转让丹麦的二手F-16战斗机的方式,试图将中巴合作的JF-17“枭龙”战斗机挤出阿根廷的采购清单。这一举动引发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许多西方媒体认为,面对美国的威胁和施压,阿根廷可能会在军购问题上屈服,以"熟鸭飞了"来形容似乎再合适不过。


据报道,美国拜登政府已向美国国会提交通知,提议向阿根廷出售军备。其中一份通知涉及向阿根廷空军出售丹麦的6架F-16A/B Block 10和32架F-16A/B Block 15战斗机,总价约3.38亿美元。另一份通知则涉及向阿根廷出售4架挪威皇家空军的P-3C海上巡逻机/反潜机,总价1.08亿美元。这些计划引发广泛猜测,特别是关于中巴合作的JF-17“枭龙”战斗机的影响。


虽然这些通知声称交易符合美国的国家安全目标,但由于美国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对阿根廷产生的深远影响,阿根廷政府可能在决策时受到美国的压力。然而,从阿根廷的角度看,购买JF-17“枭龙”战斗机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

考虑到阿根廷的历史和实际需求,购买“枭龙”战斗机有几个明显优势。首先,阿根廷空军多年来一直未引进先进战机,旧式战机已逐渐失去竞争力。相比之下,JF-17“枭龙”战斗机具备现代化技术和性能,有助于提升阿根廷空军的实力。


其次,鉴于历史上的马岛战争,阿根廷需要强大的战斗机来保卫国家的领土和利益。JF-17“枭龙”战斗机在空中优势、攻击能力和防御能力方面均具备优势,能够满足阿根廷的需求。然而,美国提供的F-16战斗机虽然价格相对较低,但由于是二手货,可能需要大量维护和升级,长期使用成本将增加。


最重要的是,购买JF-17“枭龙”战斗机可以增强阿根廷的自主国防能力。与购买外国战机不同,选择“枭龙”意味着阿根廷可以获得技术转让和合作机会,有助于发展本国国防工业和科技能力,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然而,在美国的政治压力和影响下,阿根廷政府的决策并不容易。尽管美国提供了廉价的F-16战斗机,但这笔交易可能伴随着高额的维护和升级成本,而且可能受制于美国的政治利益。阿根廷政府需要认真权衡利弊,做出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决策。


在国际政治的博弈中,阿根廷将面临重要选择。是否能够顶住美国的压力,坚定选择符合自身利益的“枭龙”战斗机,这不仅影响阿根廷的国防能力,还可能对该地区的国际格局产生影响。这个决策将考验阿根廷政府的智慧和决策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吉达   中国   乌克兰   阿根廷   逐客令   俄罗斯   最新消息   日本   美国   战斗机   战机   机床   制造业   订单   利益   外贸   能力   政治   正式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