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打响认房不认贷第一枪,业主直接降价抢跑,中介断言房价难涨

文章约1900字,预计需要6分钟左右,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预期疫情过后,经济好转,一切回归正常,需求大涨。不曾想,消费不振,经济未能如预期上涨,市场信心缺乏。

房地产利好政策接连不断,但效果好像并不明显。更大力度的措施“出炉”,降息降利率,降首付,降买房资格……,甚至掏出了“认房不认贷”的利器,力求房地产能重新焕发生机。

别说,还真起效果了。

8月3日晚,郑州发布了15条楼市“新政”,打响了认房不认贷的第一枪,再度凭借和房子相关的新闻成为了网络热点。

首推新政15条

郑州公布的新政15条,涉及到了楼市的诸多方面,包括青年人才的定居、多个子女家庭购房、取消限售,同时明确了“认房不认贷”这一官方此前调整的政策。

这么多条的政策调整出台,有网友调侃称“好像是真急了”。事实上,不急不行。

说房地产占据了中国经济的三分之一,并不为过。税收、土地的财政收入、庞大的产业链体系、巨量的就业人员,都需要靠房地产这艘巨轮来养活。

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中的数据,20年来房地产投资均占GDP的10%以上,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核心引擎之一。中国居民的家庭财富也和房子深度捆绑,房地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目前中国房地产遇到的“冰山”,便是老百姓不再爱买房了。

需求端乏力,交易量大幅减少,房子从抢手货变得“无人问津”。刺激需求,制造需求,好像成了解决房地产问题的唯一答案。

不单是认房不认贷,不看买房人有没有贷款记录,只要证明自己名下无房就能购房的措施,郑州还在公积金方面做了调整:购买新建商品房最低首付只要20%,购买二手房最低首付只要30%。

从买房者的角度而言,这样的首付比例相较前几年确实很低。郑州目前的房贷利率已经下降到了3.8%,公积金贷款的利率为3.1%。

以郑州12910元一平米的公示均价来算,购买首套100平的新房,首付20%需要25万八千二,公积金最高贷款80万,商业贷款23万两千八,贷款30年,每月还款金额为公积金3416元+商贷1124元共计4540元。

每月4540元,还30年,你就可以在郑州拥有一套100平的房子。2053年时,这套房子将归属于你。

二手房挂牌量激增

新政影响到的群体,除了购房者,还有准备出二手房的卖家。

一位郑州卖家拥有一套113平的毛坯房,贷款利率5.88%。新政启动之后,他在小红书上发布的房源信息,问的人明显比之前更多了。

据悉,在楼市新政15条出来之后不到24小时,二手房的挂牌量就新增了1000套。供给端多出了这么多房源,主要原因是卖家预期未来可能会更不好出手,在价格跌得更狠之前,出手是明智的选择。

需求端方面,更低首付,更低利率,对于需要买房用房的人来说,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前提是有着稳定的收入,可以用来供房贷。

此外,想要换房改善生活品质的居民,也是新政刺激的目标。

供给增加,需求让利,真的会让交易量上涨,让房子重新回到市场的焦点吗?

恐怕很难。

一些业主将房子挂在房产APP上,等不来买家,只能屡次降价。郑州锦龙阳关一复式房屋,去年首次挂牌168万元没有买家,业主趁着这次新政直接降到了122万,降价高达46万元,降幅巨大。

卖家预期下降敢降价,买家愿不愿意掏钱买,有没有能力掏钱买,就成了关键。

《中国金融》杂志公布的数据,房贷占据了中国家庭总负债的75.9%,是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这些负债,影响了居民消费,也影响了经济状况。

房子属于固定资产,较差的流动性,促使着房地产“击鼓传花”的游戏不能停下来,至少不能现在停。

房价长期看人口

看房地产涨跌,有一个核心因素——人口。短期看政策,长期看人口,决定未来房地产如何发展。

出生率的下降,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其实才是房地产面临的最大难题。

居民购房需求的减少,使得房子正在一步一步脱离金融和投资的属性,逐渐回归到它本该有的价值。这一过程,从客观规律来看,很难阻止。

二手房的挂牌,在未来,只会越来越多。卖不出去,最后房子价格阴跌,只会加剧房价的下落。

当地部门试图高位救场,通过政策手段阻止房子价格下滑,是因为房子关乎财政收入,关乎很多人的工资和奖金。房价高,利润才高。但无法解决的是,购房需求几乎很难挤压出来。

做高房价的前提是,居民有着可观的收入,并且居民需要买房满足居住需求。

但如今的居民负债率以及高杠杆,恐怕很难支撑新一轮的政策刺激。

那些需要还贷的居民,更没能力去购买二套房,而刚需几乎都已上车,房屋的价格实际上已经到顶了,失去了继续上探继续加杠杆的能力。

可以预测,房价若回归15年左右的价格,和居民的收入匹配,或许销量才能比较好看。

今年开年到如今,关于房地产的刺激政策基本没停过。基于房地产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快速下跌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不太现实。更多可能倾向于步步阴跌,逐渐下降。

下半年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房地产扶持政策出台,如果是着急上车的买房人,其实可以再等等,不用太着急,因为泡沫得一点一点挤。

宏观角度看,房地产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买卖双方的博弈还在继续。市场经济的简单道理,供大于求,商品价格就会下降。

经济规律是自然规律,也是科学道理。

房地产扩张融资的使命完成,是时候挪出空间,让实体行业回归到中间位置,以此带动就业和经济,或许才能解决房地产野蛮生长带来的诸多隐患,真正释放居民需求,带动消费。

坚持原创不易,欢迎大家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关注作者,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郑州   房价   首付   二手房   断言   新政   公积金   中国   利率   业主   居民   中介   房子   需求   政策   家庭   价格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