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厦门手足口病进入流行期

眼下正值暑假,部分孩子在家莫名出现发烧、出疹,宝爸宝妈很纳闷:这是什么情况?怎么突然生病了?根据市疾控中心常年监测结果,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5-6月和9-10月是我市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段。近期,我市手足口病进入流行期,请各位家长要注意预防,发现孩子有异常症状,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是由人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掌、足底、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可伴随出现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手足口病好发于6月龄-5岁儿童,其中以3岁以内孩子最为常见,但近期也有发现成人病例。

  感染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控制处陈娟娟介绍,孩子一旦感染手足口病,常在手、足、口和臀部等处出现皮疹或黏膜疱疹,可同时出现发热。根据临床表现,手足口病可分为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感染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有少数患儿可能会从普通型演变成重型。

  普通型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和出疹。皮疹多见于手掌、脚底、口唇周围和臀部;口腔溃疡通常出现在舌头、口腔内侧、牙龈和喉咙处,患儿常因疼痛而拒绝吃饭、喝水。重症型主要累及神经系统,精神萎靡,头痛,呕吐等。危重型主要累及心肺功能,气促、出冷汗、口唇紫绀、休克等。

  市疾控中心提醒家长,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后,家长要密切关注病情。如果持续出现高热不退(体温≥38.5℃超过3天)、烦躁嗜睡、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陈娟娟表示,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经粪-口途径和密切接触发生传播,比如接触患者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被感染。需要注意的是,成人也有感染手足口病的可能。家长外出归家,在接触儿童前、为患儿更换尿布、清洗污染衣物后,应注意洗手。

  市疾控中心提醒:日常防护要到位,勤洗手,不喝生水,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降低感染风险。不吃生食,避免病毒细菌从食物中进入人体。定期对居住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注意玩具的清洗,经常晾晒衣物、毛巾、被子等。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及时清理垃圾,保持环境卫生。少去人群聚集、不通风的地方。

  目前,EV-71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能有效防止重症和死亡的发生,推荐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手足   月龄   皮疹   口唇   危重   萎靡   厦门   疱疹   症状   家长   紧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