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向全世界宣布,要锁死中国芯片未来!中国:把数据中心建海底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丨科普10克

编辑丨科普10克

制芯权力的斗争

如今,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中美两国力争多方领域的霸权,芯片制造业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竞技场。

此场较量,不仅关系到科技发展,更关乎经济实力和国防安全,谁能在芯片制造业占据制高点,谁就能主导世界的科技进步,实现战略目标,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已悄然打响。

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芯片被誉为“工业大米”,它支撑着当今世界的数字化进程,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云计算等新技术,都需要强大的芯片计算处理能力作为后盾。

芯片的计算能力就像一个国家的工业产出,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地位,有数据显示,全球80%的芯片产自美国企业。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消费国,中国有80%的芯片依赖进口,这使中国在芯片领域处于被动局面,国家安全难免受到威胁。

长期依赖进口就像一个国家长期依赖食品进口,食品供给一旦中断,国家就会陷入危机,芯片对中国来说也是如此,必须争取在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

中美之间的芯片角力,始于特朗普政府,2018年,特朗普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签署行政令禁止美企向中国通信企业销售芯片。

这一黑名单很快扩展到更多中国高科技企业,直接打击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当年,中兴通讯就因依赖美国芯片供应而陷入困境,直接导致公司业务中断。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依赖进口核心零部件,这使我们处在被动局面,要实现真正的科技自立,必须打破芯片领域的技术壁垒。

于是,中国加大了对国内芯片行业的扶持力度,并与欧洲、俄罗斯等国加强合作,谋求芯片供应的多元化,与此同时,中国还着手储备稀土资源,这些资源对芯片制造至关重要。

这些举措让美国感到了压力,他们意识到芯片制造业优势已不再绝对,中国正在迎头赶上,为维持对这个全球性产业的控制权,美国做出迅速反应。

2018年,美国提出《控制美国对手法案》,加强对敏感技术的出口管制,他们还禁止荷兰ASML公司向中国出口最先进的光刻机,直接打击中国芯片制造的发展。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双方你来我往,都在争夺芯片制造的主导权,这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更关乎国防安全和战略自主

当前,中国在芯片研发和制造方面,与美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但随着科研投入的持续增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一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中国有志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这正是美国所担心的。

尽管道阻且长,但中国正在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精神,从容应对这场芯片制造业的“决战”。

中国应对策略

当荷兰宣布对中国实施芯片设备出口限制后,中国迅速采取反制,宣布对锗、镓等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这引发了全球对中国发动稀土战争的担忧。

稀土确实是中国的战略资源,作为全球稀土总储量的37%,稀土对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与钨、稀土等金属不同,镓在军工应用方面作用不大。

但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关键材料,镓的供给对全球科技产业影响巨大,如果限制稀土出口,全球高科技产业将陷入瘫痪。

我们要摆脱依靠出口获取经济利益的思路,实现从稀土国到稀土强国的转变,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稀土产品附加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企业要严格遵守商业道德,保持稀土出口的可靠性,同时,我们还要宣传稀土产业的环境友好性,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中美芯片战进入白热化阶段,稀土不应成为制衡对方的武器,我们要在合作中获取共赢,而非在斗争中输赢。

稀土不应被政治化,其开发和利用应秉持经济与环保的双赢方针,让我们以友善而不是敌对的心态,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然而,面对美国持续升级的对华高科技产业管制,中国的反制措施也在不断升级,除了镓、锗等金属,中国还可以考虑对稀土进行出口管制,作为全球稀土储量及产量的绝对主导者,一次限制出口就会让美国高科技产业陷入瘫痪。

2010年,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激化时,中国曾短暂限制稀土出口至日本,当时日本就陷入了恐慌,因为它严重依赖中国的稀土。

这次,如果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至美国,那么美国同样会受到冲击,尽管美国正着手恢复国内稀土开采,但目前其自给率仍然很低。

面对缺少稀土的局面,美国更是胆大妄为的放出狠话,要锁死中国芯片未来,然而面对这句话,中国定会坦然应对,因为芯片的制造方式便是稀土,没有稀土的支持,西方国家空有技术也没有发挥的余地。

这就像是你有汽车,但是没有汽油一样,没有动力,为此,芯片技术中国已经在逐渐进步,但是面对美国放出的这句狠话,当年海底的数据中心给了我们新思路。

海底数据中心新思路

1966年,博尔赫斯在大西洋中丢下一枚硬币,预示着自己与硬币命运永远交织在一起。

时过半世纪,在同一片海域,微软工程师们将一艘名为“莱昂娜”的潜水艇缓缓沉入大西洋深处,载着864台服务器与27.6PB存储构成的世界首个商业化海底数据中心,象征着人类与海洋科技命运的深度融合。

它与岸基数据中心相比,海底数据中心天然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制冷优势和更高的安全性,微软纳提克计划正是希望验证这一理论的可行性。

经过4年发展,纳提克的海底数据中心已经向全世界证明,未来的数据与海洋的深度结合是大势所趋。

纳提克首个海底数据中心位于苏格兰奥克尼群岛近海,这里是欧洲海洋能源中心的所在地,拥有14年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经验,并为微软数据中心提供了潮汐能电力供给,正好验证了海底数据中心与海洋能源的配套应用。

在105天试运行后,微软发现,密封容器内的数据中心可以完美抵御海水侵蚀,这一关键技术突破,让海底数据中心构想在2018年正式成为现实。

然而它与陆地数据中心一比,海底数据中心的故障率仅为后者的八分之一,仅有8台服务器在800多台总数中出现故障。

主要得益于寒冷气候与氮气驱除所形成的稳定环境,更重要的是,整个数据中心全部由风能和太阳能提供电力,实现了完全的碳中和,这些都证实了理论预期的优势。

当然,要想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微软也必须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例如环境影响评估、大规模设备维护、选址优化等。

但可以肯定的是,纳提克计划已经突破了技术难关,为中国企业在海底数据中心领域的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我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在海南三亚落成,与微软不同的是,中国海底数据中心面临的海域环境更为复杂,水温更高,施工难度更大,但我们仍然通过自主创新完成了全球商用首航,这标志着中国不仅跟上了世界科技潮流,在某些领域甚至已占据领先。

然而对于美国对中国芯片的限制来说,中国最近的限制稀土出口显然也给了它们巨大的打击,对于目前的现状,已经成型定局,那么谁能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王者。

结语

在中美芯片战中,中国正努力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开拓多元化供应链、利用市场力量进行博弈,中国正在加速自主研发进程。

芯片产业的自主创新道路充满荆棘,需要科技从业者不懈努力,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中国企业正在以无比铿锵的姿态迈开步伐,但能否在芯片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打破美国技术封锁,让我们尽情期待我国科研人员给出的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美国   中国   数据中心   海底   芯片   微软   中国企业   稀土   全世界   领域   未来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