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边界行|界牌有界 两岸同亲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伟 吴胜琳 黄云 通讯员 宋梅 周静

不亲眼所见,你可能无法理解“最美不过七月荷”这句话蕴含的意味。那如盖的荷叶、娇俏的荷花、青嫩的莲蓬,根植在碧绿的湖塘之中,飘逸典雅,阵阵风来荷香四溢,无需张扬,便自成风景。

不深入了解,你可能不知道,地处洞庭腹地的南县北部小镇——华阁镇,有近半村落与岳阳市华容县相邻,经过百余年的交流交往,两地村民早就没了分属两市的概念,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盛夏时节,本报“益阳边界行”采访组驱车前往华阁镇,没有蜿蜒曲折,这个号称南县北大门的边界乡镇,条条大道,四通八达。

在华阁镇街上,我们偶遇老熟人何云松。老何今年60岁,是华阁镇颇有名气的“土记者”。说明来意,老何便自告奋勇和我们一同采访。

华阁镇的东、北面分别与华容县的禹山镇、注滋口镇接壤。东面,一条藕池河将两地分隔开来,华阁镇的华西、德胜港、华东三村地处藕池东支中下游的南岸;北面,寄山村、薛家垸村、华南村等与华容县注滋口镇相邻。

何云松是华西村人,他说,华西村于1856年开始有人定居,100多年来,藕池东支中下游南岸三村与对河北岸三村上万村民虽分属益阳、岳阳两市,但两岸百姓一直彼此照应、和睦相处,特别是两地通婚的历史由来已久。解放前,著名教育家罗喜闻是对岸罗家嘴大户,家住德胜港村的戴勋是抗日名将,在当地有“北罗南戴”之称。罗喜闻和戴勋曾是法国勤工俭学的同学,罗喜闻是戴勋尊敬的“大哥”。戴勋有两儿一女,女儿戴桂英1918年出生,罗喜闻有个侄儿与戴桂英年龄相仿,罗喜闻保媒,两个年轻人结成夫妻。解放后,罗、戴被中央安排到北京文史馆工作,二人虽远离家乡,但罗、戴两族后人通婚的习俗被一直沿袭下来。现在,东边三村50岁以上的妇女,几乎有半数是河对岸嫁过来的。“我老婆就是华容人。”何云松说。

华西村是南县有名的“红色村”,当年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华西村先后有沈湘云、李醉仙、傅本善等8位英烈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沈湘云是中共党员,南县第一届妇女联合会会长,于南县女子职业学校毕业后,沈湘云积极投身轰轰烈烈的农村大革命斗争,组织农民与反动政府抗争,牺牲时年仅21岁。为赓续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2021年,华西村建造了“沈湘云烈士广场”,成为南县“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红色旅游和绿色产业的发展,让村民们增强了共建华西村的认同感、参与感、荣誉感。近年来,华西村共投入200多万元改造人居环境、建设篮球场和图书阅览室等惠民工程,投入280万元建造观景台,专项投入8万元完成对居民点示范户美丽庭院的改造建设。村民严格遵守乡规民约,文明新风兴起,嫁娶不收彩礼、寿宴和升学宴不办、婚丧事俭办等已成为常态,家庭和睦、敬老尊贤蔚然成风。

在山区,66米高度顶多会被当地人称为“小山包”。但在南县,仅66米高的寄山却是全县第一高峰。寄山的来历颇具神话色彩。相传,秦始皇当年赶百山去蓬莱,到洞庭湖时闻鸡叫,恐泄露仙机,慌忙中将此山寄存于此,故曰寄山。又传,寄山因“湖水周遭,浮峙如鸡子”,以其“鸡子”讹名为“寄山”。清代两江总督陶澍在撰修《洞庭湖志》时,曾亲登寄山,写下一首《夜泊鸡山》。诗云:“湖旁华容迥,停舟夜杳冥。岸欹惟上月,山小不分星。楝树鸦声乱,掀涛蜃气腥。岳阳旧游处,仙笛尚遥听。”

寄山神奇神秘,物产丰饶。“长在寄山人未识,春颜一叶入梦来”,寄山毛尖和君山银针被称为洞庭湖两大珍宝,寄山毛尖饱受10万亩油菜花薰陶,加上纯手工古法炒制,冲泡出来的茶清香徐徐,茶水回甘悠长,4泡不淡。毛尖是每年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被定为明清两朝贡品。寄山茶叶面积小,年产约600公斤,故寄山毛尖珍贵异常。也许因为傍着寄山的灵气,寄山村这些年更是人才辈出。家住寄山村的华阁镇联校退休教师夏学元告诉记者,这些年村里出了不少“角色”,官至省部级的干部就有4位,硕士、博士也有近20名。“同饮一河水,举杯寄山茶。”与寄山村接壤的华容县注南村依傍幸福河,一直以来,两村人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这里虽有界牌,却隔不开两地的友谊。寄山村村民余政科的苎麻收购站开到了界牌处,村民崔胜祥在边界办起了享誉南华两县的鸡苗孵化养殖场。华容县注南村的伍新云利用地域优势办起了南华两县小龙虾收购站,经常到华阁来收购小龙虾。

湖区相邻两村,多以渠道为界。与寄山相邻的天然港村,近年来成功创建全国“民主与法治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文明乡村”和“省级卫生乡村”,是全县赫赫有名的先进村。踏进该村,碧波荡漾的湖泊、鱼游柳垂的沟港、一碧千里的田园、浓绿簇拥的民居、干净整洁的公路,只见一片“清香远溢是自然”的美丽乡村景象。该村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篮球场、足球场和法治文化广场等;投入30多万元对全村实施监控全覆盖,投入20多万元实施亮化工程,打造出了一个洞庭湖区灯火璀璨的“不夜村”;遵守乡规民约,禁止燃放鞭炮,孝敬老人,拒办“寿宴”和“升学宴”,婚、丧喜事俭办等,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陈风陋习,告别不良行为,争当文明村民成了新时尚。“袁隆平科技奖”获得者、村党总支书记张唐云告诉我们,南县与华容县在华阁虽有界牌,但话同音、水同饮,两地百姓间没有界限,有的只是暗暗较劲,看看谁能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更红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益阳   南县   洞庭湖   华西   华容县   毛尖   山村   边界   两地   村民   两岸   乡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