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棋王生活窘困,绝望之际奔往香港,街头摆棋摊赚生活费

当年杨官璘北上广州虽然战胜了广州棋坛“四大天王”之首的卢辉,名气也比以前大了许多,但他和家人的生活并没有改变。在那个没有通讯且消息传递困难的年代,一个棋手要在国内闻名并非易事。更何况那时的象棋还不是国家层面的正规运动,棋手也没有合法且崇高的身份。在街边摆棋摊赚钱的棋手在富人眼中几乎和乞丐无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即使棋力再高,棋手也难以维持生计。

杨官璘从广州回到家乡后,靠棋艺赚不到多少钱,不得不放弃理想,重新开起了自己的裁缝店来维持家庭生活。尽管他非常努力,但仍然难以维持家庭的生计。杨官璘忧心忡忡,却又无法改变现状。

1949年秋天,他在香港的凤岗老乡邀请他去指导他们的孩子下棋,这个消息让杨官璘异常激动,以为自己终于能够改变家人的命运了。然而,命运并不会轻易改变。杨官璘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香港。与此同时,享有“华南神龙”美誉的陈松顺也来到香港进行比赛,住在毛策希家中。毛策希是陈松顺师傅钟珍的旧友,年事已高,但对陈松顺非常友好。当时的陈松顺在广州和香港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1949年年末,在香港举行了一场名为“省港澳”象棋赛。杨官璘向主办方提出了参赛要求。当时,曾战胜过“七省棋王”周德裕的董文渊也在场。董文渊的棋艺非常出色,因此他自称为“八省棋王”。

当董文渊看到土里土气的杨官璘也要参赛时,不屑一顾地对他说:“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无知小辈?竟然也想参加比赛,你有资格吗?我是八省棋王,你敢与我一战吗?”受辱之下,杨官璘毫不胆怯地回答:“来吧,我们来一战!谁怕谁!”他们约定了10元彩金后开始了对局。令人惊讶的是,杨官璘的巨蟒缠身术几乎让董文渊动弹不得,董文渊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取得优势。最终,两人激战两盘,结果都是和棋!这两盘比赛之后,杨官璘的名气开始在香港棋坛传开。

然而,好景不长。原本约定半年的教学只进行了一个月就停课了。失去了工作的杨官璘自然没有收入,生活变得异常困窘。他经常风餐露宿,吃不饱饭。虽然他本可以在粮尽援绝之前回老家,但他心怀壮志,觉得自己的志向还未实现,于是继续在香港过着摇摆不定、一天不保的生活。


某天傍晚,杨官璘肚子已经抗议着,拿着一副象棋准备去街头摆棋摊赚点生活费。没想到,在半路上他遇到了在香港谋生的端风小学的同学。这个重逢让他既悲伤又喜悦。在一番坦诚相待的交谈后,这位同学了解了杨官璘的困境,二话不说便拿出钱财作为他回家的路费。

在同学的资助下,杨官璘顺利回到了家乡。回到家后,他重新拾起旧业,成为了一名裁缝。然而,这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全国上下都需要重建,民生困苦。杨家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为了养活一家人,杨官璘不得不再次前往香港谋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棋王   香港   窘困   棋坛   棋艺   棋手   广州   象棋   生活费   生计   名气   绝望   街头   同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