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上海市长,后任国家副总理,去世8年骨灰被迁出八宝山?

他曾任上海市市委书记,后担任国家副总经理,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即使身患重病,也依旧坚持工作。

然而令所有人惊讶的是,在他去世8年之后,他的骨灰竟被迁出了八宝山。

那么他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被迁出八宝山?

黄菊,1938年出生于上海,老家在浙江嘉善。

父亲是在作坊里当会计,母亲是在家当全职妇女。

小时候的黄菊,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去,战火不断。

他亲眼目睹了国家的沦陷,体验到了颠沛流离,东躲西藏的生活。

年幼的他,就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

他的家庭条件也不算好,父母深知读书的重要性,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坚持把黄菊送到学校读书。

黄菊也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在学习上也是非常的下功夫。并且他自己还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心,所以他总是以老师还严格的要求着自己。

在课堂上他总是认真听讲,踊跃的回答问题,遇见不会的问题,他总是虚心请教。就连课余的时间,也总是能看到他学习的身影。

果然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56年,18岁的黄菊考上了清华大学

在那个年代,能考上大学就相当不容易了,更别说是考上国家的最高学府。

黄菊的父亲想让黄菊从事文学。

但是从小的黄菊就见证了自己的国家被其他国家列强侵略的惨状。

在战争中武器装备存在较大差距,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在进入大学之后,黄菊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机电工程专业,想要为国家的重工业出一份力,让国家力量变得强大起来。

1963年,毕业之后的黄菊回到上海,被分配到上海人造板机器厂工作。

作为清华毕业的高材生,黄菊没有因此感到比其他人高一等级。

反而,他走进基层,从一个小小的基本工做起

他拥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却实践领域做不到心中有底气。

他虚心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师傅们也都很热心的帮助他。

在这样互帮互助的氛围中,黄菊长进非常快,他成功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台电炉自动装置,使极大的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

在短短的时间里,表现优异的黄菊完成连环两级跳

从厂长秘书,荣升成为副厂长。

但好景不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十年动乱来了。

十年文革,打压知识分子,黄菊被涉及,一夜回到改革开放前。

但是,黄菊并不放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坚守岗位。

只要有黄菊在,工厂的机器就不休息,生产产量就不减少。

动乱结束后,既有技术又有经验的黄菊被领导得到重用,一步一步脚印的重新走上坡路。

他深入工厂了解真实情况,积极施展自己的才能,把自己的才艺一五一十的全都教给工人们。

抓住改革开放这一好政策,紧跟时代步伐,整顿工厂,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在黄菊的带领之下,他所在的工厂成为全国的标杆。

1983年,国家选拔年轻一代的优秀人才,有拼劲有实力的黄菊脱颖而出

这一年黄菊45岁,他被提拔为为上海市委常委兼任市工业工作党委书记。

浑身满是功夫的黄菊,再加上他在基层摸爬滚打20余年,在新的岗位上他处理问题游刃有余。

他深入一线,了解问题,鼓励企业积极创新,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在工作中黄菊看起来非常的严肃,一丝不苟,生怕出现一丁点的差错。

但是在生活中的黄菊,和蔼可亲,空闲时间都会走进群众,听百姓讲话,真正的做到了为人民服务,把群众放在心上。

当黄菊得知百姓生活有困难,卫生纸都用不起时,黄菊第一时间就安排人去采购生活物资,连夜就把东西送到百姓手中。

黄菊的种种行为不光是得到了企业领导的认可,还得到了群众们的赞扬。

提起黄菊,上海的老百姓没有不知道的,对他都是夸不绝口。

黄菊的职业生涯再次得到提升,担任起上海市委副书记兼副市长。

职务越大,责任也越大。

年纪轻轻的黄菊,坐上这个位子,难免有人说闲话,质疑黄菊的能力。

黄菊为了证明所有人看自己的实力,让那些说闲话的人心服口服。

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了工作,几乎很少回家。

还开通了市长热线,欢迎各行各界的人对他提出批评,让自己的工作做的越来越来。

他拥有长远的目光,吸引外资,带领百姓过上好日子。

在此期间,黄菊还荣获了“马路市长”的称号,这是为什么呢?

随着上海的发展越来越快,一些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接踵而至。

例如房源紧张,土地浪费,交通拥挤等等……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就在于土地批租!

土地批租是什么?

这一下子引起了众人的人不满,觉得黄菊太过于激进,因为在国内还没有过这样的案例。

面对群众的担心,黄菊在大众面前做出解释就是就是要拆掉一些以前老旧的城区和街道,把土地卖给外商,建设更多的房地产。

原本的四车道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出行的要求,要想扩宽道路就必须解决道路两旁几万户人家的住宿问题。

黄菊在这件事情上亲力亲为,多次走访群众,采纳他们的意见。

最终决定建议立交桥,这样不仅节约土地而且涉及的群众数量少。

立交桥的建立,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黄菊前前后后一直盯着这项工程,就差点每天住在工地上。

在黄菊任职的几年时间里,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3年,在上海待了半辈子的黄菊,因为业绩高被调任到北京,担任国务院副总理

大半辈子的心血都付给了国家,为何去世之后都已经8年了,骨灰还被迁出八宝山?

在北京工作的黄菊,仍然时刻牵挂着上海的发展。

俗话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

但是唯一不变的还是黄菊工作时的那种孜孜不倦的态度,即使身居高位,仍没有一丝懈怠。

只要是交给黄菊的任务,每一项他都尽力尽为,总要自己过目一遍才能放心。

长期的劳累,再加上休息不好,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不幸的噩耗传来。

黄菊,2007年6月2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9岁。

临终的前一刻,黄菊还在想着工作的事情,并交代了自己的遗言。

要把自己的器官都捐献出去,能帮助几个人就是几个。

还特意交代不让铺张浪费,葬礼一切从简。

众所周知,八宝山是我国等级最高的国家级公墓,埋葬的都是一些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例如革命领导人,革命先烈,历史名人。

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国家的黄菊,自然而然国家就决定把他安葬在八宝山公墓。

而在8年之后,黄菊老先生的骨灰就被迁出了八宝山,这是按照黄老的意愿。

他出生在上海,一生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上海工作,上海一直在黄菊老先生心中牵挂着,为了完成他的心愿。

经过组织上的决定,还是将黄老的骨灰迁回上海青浦区寿园,让黄老继续和他热爱的上海融为一体。

上海的老百姓的这一消息后,很是激动,早早的就自发组织在道路两旁交道欢迎黄老先生回到上海。

群众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黄菊老先生的辛勤付出。

可以说没有黄菊,就没有现在的大都市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宝山   骨灰   上海   土地批租   国家   后任   说闲话   动乱   立交桥   公墓   副总理   老先生   北京   市长   群众   工厂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