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奶引:16岁时因长得太美出现在1元纸币上,如今怎样了?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小渔

编辑| 小渔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货币,从1948年第一套人民币诞生起,如今人民币已经发展到了第五套,只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支付功能,有时候一个月也未必会用到纸币,说起印象最深刻的纸币,应该还是第四套。

那么这第四套人民币里面,你印象最深的又是哪一种面值的呢?答案最多的可能是两个,一个是10元的,这可比现在的百元大钞价值高多了,80年代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大团结”。但要说使用比较频繁的,应该是1块钱面值的纸币。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们知道当年一块钱可以做什么吗?

80年代的有钱人就是“万元户”,放到现在,起码是身家千万级别,那时的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80后的朋友小时候如果收到过爸妈给的1块钱零花钱,那可是一笔“巨款”啊!

就以1980年为例,那时全国各地服务业的收费标准相差不大,比如理发大概是2-3毛钱,澡堂子是1-2毛钱一次。

那时的大米价格大概在0.15-0.2元/斤,也就是说,一元钱可以买到5斤左右的大米,可以买1-2斤左右的猪肉。

如果要下馆子吃顿好的,点几个硬菜,比如点个烧鸭、梅菜扣肉,外加一份鱼头豆腐汤,再来个红烧肉什么的,5-6个菜,大概要花3-4块钱。

我们最喜欢看的86版《西游记》,是在1982年开拍的,当时为了省钱,一个人往往要饰演好多个角色,比如沙僧的扮演者闫怀礼,他同时还饰演了千里眼、西海龙王、牛魔王、卷帘大将等十几个角色,还兼很多打杂的工作。就这样的演员,他的福利也就三五毛钱。

所以大多数时候,人们日常生活中手里攥着的,最多的就是1元钱这个面值的纸币。

这经典的第四套人民币,现在的人喜欢称它为“801”,这张1元面值的纸币,不但接地气,其艺术气质和民族特色也是一大亮点,我们暂且称它为801吧。

801的颜色是喜庆的红色,当年为了设计这款纸币,可谓是煞费苦心,这种红色除了喜庆,还带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感觉,那是因为采用了荧光以及变色油墨,如果用紫外线一照,就呈现橙色,非常美丽。

801的背面,是我们熟悉的长城,选的点是在八达岭,据说当年选这个点以及取景的角度,就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从空中俯瞰,看起来就像一条长龙,显得巍峨壮观!

接下来就说道重点了,801的正面,是两个少数民族少女的头像,一个是侗族,一个是瑶族。由于角度的问题,右侧侗族少女的头像比较靠前,她的头饰、耳环设计都很精巧考究,发髻紊而不乱、层次分明,艺术感十足,带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801券面的背景,采用的是“燕子桃花”图,象征着祖国的万里江山分外妖娆。而这张纸币,当初为了挑选这两个头像的人选,总设计师侯一民跑遍了中国大江南北,最终在街头偶遇一名瑶族少女,后来被传为佳话。

那是在1977年,中央打算设计第四套人民币,侯一民是总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侯一民对团队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所有的取景以及人物,都必须是真实的。

所以这第一阶段的工作就是找素材,最终他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准备好素材,这个过程中,整个设计团队的工作量,非常庞大,因为找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来,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素材准备好后,设计师们就开始设计各种版面,第二阶段的设计工作结束后,侯一民彻夜未眠,他挑灯夜战,在几十个方案间左挑右选,唯一不太满意的,就是这一元面值的这张。

后来他们又花了几天的时间开会,讨论了很多中备选的方案,侯一民依然不满意,于是他决定,自己要亲自去跑一跑,泱泱中华,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就不信找不出一个能让他满意的出来。

侯一民的第一站是云贵高原,大家都知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是我们中国人的主要起源地之一,1964年,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石器时代的文物,把云贵文明诞生的时间往前推了30万年,因此,云贵高原,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贵州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侯一民一边走,一边用自己的画笔画下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就是在这里,他决定了,要在人民币上面印上少数民族的画像?

一天,侯一民来到贵州从江县庆云乡佰你村,他被这里的一山一水吸引着,不知不觉来到一条小巷子里,突然,迎面走来一个背着背篓的侗族少女,少女走到溪边,放下背后的背篓,捧起一把水洗了洗脸,然后站起来,仰头擦干水渍。

侯一民看得有些出神,这个女娃子,太漂亮了,她的身上,有浓浓的少数女民少女的气息。等他回过神来,少女已经不见踪影了。

侯一民急忙四处寻找,找了半天,终于在集市上再次看到了这个姑娘,他走上前,“姑娘,我能给你画张像吗?”

这个少女就是石奶引,今年刚刚16岁,石奶引家里兄弟姐妹有6个,当初他们家分得的田地是下等田,每年的收成都很差,一家10口人啊,根本就吃不饱,石奶引算是运气好,还能读到初中,后来她辍学到市里去学习刺绣,她心灵手巧,每次绣出来的东西都卖得很好,换来的钱给帮补一下家用,也算是给父母减轻了一些压力。

那天石奶引到镇上卖刺绣,东西卖完后,回到村里正准备买一些粮食,就和侯一民遇到了。她还是第一次遇到有人要给自己画像,女孩子对于这种事情向来是不会拒绝的,她也一样。

这件事情对于石奶引来说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很快就沉到记忆的深处。两年后,她和邻村的一个小伙子结婚了,婚后一个种田,一个绣花,虽然生活清贫,但也很温馨。

转眼10年就过去了,当年16岁的少女,已经26岁,侯一民设计的那套人民币,也正式发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很快,村里人人手中都有那么几张一块钱的纸币。

有一天,石奶引在卖刺绣的时候,对方正在给她数钱,数着数着,那个老板突然抬起头,盯着石奶引仔细地观看,然后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钱。

“怎么看起来那么像呢!”闻言,石奶引也接过纸币看了一眼,这一眼就把她震惊了,平时用钱的时候她都没怎么注意,这个一元钞票上的那个头像,不就是10年前那个姓侯的画家给自己画的那张吗!

之后,用不了几天,这件事情就在贵州传开了,几乎所有贵州人都知道,一元人民币上的那个侗族姑娘,就在他们贵州,很多人路过从江县的时候,都会特意过去看她,想看看,这个“一元”女神,是不是像传闻中的那么美。

有些村民打趣说,你长的这么漂亮,如今又全国家喻户晓的大名人,应该去大城市里面,肯定大把人争着请你工作呢!

不过石奶引很冷静,她只是回了一句:“漂亮又不能当饭吃,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干活养家”。

据说当年确实有很多企业过来请石奶引给他们代言,甚至有些公司开出了很高的价格,让她去人家公司里当个形象代言人,其实啊,说不好听点,就是花瓶,农村女人务实,常年劳作,外表上看老得也快,估计过不了几年,等她容颜不再,就没人会要她了,这点石奶引看的还是很透彻的。

2017年,石奶引家里迎来了发展的良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春风下,很多三农专家来到贵州农村考察,发现很多农村的农业生产模式还是很落后,几乎所有的土地都是用来种植水稻了。

其实贵州的土壤还是很不错,只是多山丘,海拔又高,每年一季的水稻,产量还不高,这样农民怎么可能富起来呢!

果树种植专家凌裕平来到石奶引他们村里,鼓励当地农民种植果树,养鱼,搞生态种养,虽然遇到很多阻力,但在石奶引这些有识之士的帮助下,大家还是逐渐接受了这些新鲜的玩意。短短几年,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在凌裕平的带领下,石奶引他们还开辟了了更丰富的致富模式,比如办理刺绣班,教乡亲们发展多元农业。

经过4年的努力,如今庆云乡的情况已经大有好转,村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他们改良稻种习惯,往稻田里养鱼、养泥鳅的,以便改善农田生态的计划!

石奶引成了这群新时代农民的领头人,被县里评为2022年的“农田模范生”。她学会了之后也没有独自占领学习成果,而是带着乡亲们一起赚钱,全村一起走上了致富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纸币   云贵高原   庆云   侗族   瑶族   从江县   贵州   面值   块钱   刺绣   村里   头像   当年   人民币   少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