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特工潜伏上海,一次与邻居打牌时被认出,我看你像共产党

1937年上海市街头,一个叫蒋林根的老板租了两间店面,开设了恒利无线电公司。

应该说在当时的上海,这样的情形很常见,所以也没有什么人在意,这个叫蒋林根的老板为人很是和善,很快就得到了周边邻居们的喜爱。

蒋林根也时常跟周围店铺的老板聚在一起打牌、吃饭。

一直到后来偶然的一天,情况发生了变化。

一次打牌期间,一个米店的老板盯着蒋林根左看右看,随后说了一句:

“蒋老板,我看你像共产党。”

蒋林根吃了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

“话可不能乱讲,你看我哪里像了?”

不曾想米店老板给蒋林根认认真真的分析了一遍:

“你都三十多岁了,一个人住着那么大的房子,怎么不结婚呢?”

蒋林根这才恍然大悟。

事实上,这位米店老板没说错,蒋林根的身份就是地下党,他的原名叫涂作潮。

涂作潮是在1922年入党,这个资历在党内可以说是相当老的,1925年曾被派往苏联留学,后来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六大。也是在苏联期间,涂作潮掌握了不少从事地下工作者的绝技,而且还在周恩来的嘱咐下,学会了无线电技术。

涂作潮其实文化水平不高,学习无线电技术特别吃力,特别是在学习理论知识上,可涂作潮动手能力却很强,于是他后来干脆就放弃了学习理论知识,专精动手能力。

回国后,涂作潮开始从事地下工作,并为党培养无线电人才。

西安事变期间,涂作潮人在西安,利用自己组建的电台,向全世界广播西安事变的真相,立下了大功。

就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周恩来给涂作潮安排了两个任务,让他从两个任务中选择一个。

“一是回陕北归队,二是去上海恢复加强中共秘密电台。”

涂作潮深思熟虑后,决定到上海去,加强中央在上海的秘密电台。

当时,涂作潮的工作异常重要,甚至就连潘汉年也无权干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周恩来确实给了涂作潮工作上很大的便利。

不过,就在他们出发前往上海之前,周恩来特意嘱咐了潘汉年一句:

“给木匠成个家。”

“木匠”是涂作潮的代号,这个代号还是当年周总理给他取的。

涂作潮参加革命很早,加上革命工作中的艰辛,很少有机会谈情说爱,到了抗战爆发以后,“木匠”已经34岁高龄。当时中央不少领导人都关心涂作潮的婚姻大事,都想给他介绍,但无一例外都被他推辞了,革命还没有成功,怎么能顾着自己成家呢?

可就在上海潜伏期间的一件小事,却让涂作潮意识到了成家的重要性。

也确实,一个已经年过三旬的人,事业有成,却不成家,难免不惹人怀疑,一个米店老板都能看出不对劲儿,更何况是那些特务们。

于是乎,木匠第一次向组织提出:

“给我派个老婆来吧。”

在那个年代,通常假扮夫妻的地下工作者都会走到一起,他们既是同志也是战友,共同完成任务,涂作潮在上海负责电台工作,自然也更需要这样一个得力助手。

可没想到,涂作潮后来向组织上提了找老婆的三个要点时,让人吃了一惊。

一是保证会生孩子;

二是必须是二婚且有现成的孩子;

三必须是文盲。

涂作潮的要求确实很怪,但他后来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一个带孩子的女人在身边,从某种程度来说确实能起到掩护的作用,另外涂作潮专选没有文化的,也是担心自己被捕以后,敌人针对他的家人下手,如果是大字不识的文盲,很容易就能洗脱嫌疑,如果是有文化的知识女性,发现自己真正的工作后,也会十分危险。

经房客介绍,组织批准,涂作潮与符合他要求的上海纱厂的女工张小梅结婚了。

张小梅一开始就不知道涂作潮的真实身份,因为她一开始了解的丈夫,就连名字也是假的,但对于丈夫究竟从事什么工作,张小梅也从来就不问。

涂作潮在上海按照党组织的要求,收了李白做土地,李白人很聪明,后来基本上把涂作潮的一身本事都学了去。

考虑到电台发报功率很大,很容易被敌人发现,如果采取分区断电的方式,很容易就能被敌人察觉, 所以根据党组织意见,涂作潮与李白分居两地工作。

1942年,李白被捕后,涂作潮也有暴露的风险。

当时,党组织通知涂作潮迅速转移到新四军根据地,涂作潮立即做了准备,离开之前,他把自己的情况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妻子:

“我不叫蒋林根,我原名叫涂作潮,是一名共产党员,如果我这次回不来,你就去延安找毛泽东,他会管你们的。”

在张小梅愕然的眼神中,涂作潮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一直到解放以后,夫妻两人才重聚。

涂作潮一生从事地下工作,其实按照他本身入党时的资历来讲,很多开国将军都比不过,但他一生低调,始终没有为自己争取过什么。

在儿子涂胜华的眼中,父亲是很神秘的,因为父亲从来不跟他说过去的一些往事,但涂胜华却常注意到,父亲掌握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技能,比如开锁、开车等等,他也曾试着问父亲一些事情,但每次说到关键处,父亲总是闭口不言。

涂胜华心里很清楚,那是党的纪律,因为党没有叫他讲,他就不讲。

一直到父亲去世多年后,涂胜华通过不断的走访调查,才大致还原了父亲的生平。

上世纪八十年代,涂作潮受邀出席中央宴会,当时任中央调查部部长的罗青长特意端着酒杯走过来,对这位在革命年代出生入死的老前辈敬了一杯酒。

一杯简简单单的酒,一切尽在不言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西安事变   上海   周恩来   苏联   米店   木匠   党组织   李白   无线电   特工   共产党   邻居   电台   确实   父亲   地下   红色   老板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