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疆女子很少嫁到内地,本地姑娘说了大实话,确实很尴尬!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周小象

编辑|奉命说史

泱泱中国,三千年文化历史古国。在国际友人眼中,它充满着神秘却又让人不由自主想去探索。

中华有五十六个民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百里草原遍热泉,千里热湖映雪山,每一个地方都蕴含独有的民族特性,一草一木,一瓦一舍,悠久而绵长,去了总会流连忘返。

譬如处于中国西北边陲,神奇之地西域,也就是古丝绸之路通道---新疆。游牧习性、特色美食、民族服饰、宗教信仰等等,它全身都弥漫着文化色彩。

而谈到新疆的女子,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那浓眉大眼,那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配上高鼻梁,曼妙的身材,来段绝美的新疆舞,暖和的阳光透着葡萄叶照射在容颜如玉的女子身上,踮脚、转腕、旋转,摇颈,我们的内心也会跟着她们翩翩起舞。

如此一颦一笑都牵动人心的新疆女子,让许多地区的男子们爱恋不已。可是,这些女孩们也不是任何地方的男孩子都可以娶回家的,比如内地。

据部分当地已婚女子实诉,许多新疆女子确实很少会选择嫁到内地,其中原因讲起来或许会略显尴尬,那么,新疆女子为何不愿嫁到日新月异、灯火辉煌的内地呢?原因都有哪些?

地域家庭和婚姻观的差异

新疆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旅游胜地,它地广人稀,绿树成荫,天山天池,森林湖畔、牛羊成群,百姓热情,能歌善舞,美食诱惑,让人去到那流连忘返。

新疆的总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1/6,约166万平方公里。区分为14个行政区,首府是乌鲁木齐市。

正是它的地域辽阔,它自古就集合着多个民族多元文化的共存,在祖国的统一下,他们各族相互通婚,繁衍生息,将族群中的文化习惯予以尊重及相容。

新疆亦因民族融合,当地人民的长相大都深邃漂亮,汇合了中东、欧洲、中亚的风情特点,特别是成年女子,颜值都非常惊艳,连小女孩也长得跟个洋娃娃一般趣稚可爱。

而新疆女子成人通婚,大都仅限于新疆境内,本身新疆就很大,比如从乌鲁木齐到喀什仍要乘坐两小时的火车才到达,何况到内地呢,最起码翻倍,这让她们也是望尘莫及的。

新疆女子自小就生活在星空大漠、山川环绕的草原里,这也形成了她们的胸怀广阔自在,性格洒脱开朗。

所以,在当地不少女子眼里,自己家乡或相邻地区的男子,他们和自己相似的成长环境和心态,牛羊为伍,载歌载舞,草原上打滚,共同信仰的男子更为有魅力。

而且,新疆和内地是相隔甚远的,交通不便,新疆女子平常很少能接触到内地的男子,更别提相互交流、互生爱意、步入婚姻了。

另外,因地域文化的不尽相同,这些因素就像是新疆和内地的天然隔阂,让新疆父母们都希望女儿不远嫁。

这首要说的扎根,新疆女子们不想嫁进内地也是为了家庭和故乡,她们一般在适婚年龄考虑的结婚对象是周边地区的身边人。

而两地的婚姻习俗也是不同的,新疆百姓的结婚是包含媒人介绍--彼此互相了解--准备衣布钱财--聘礼下聘--订婚赠戒--同居试婚等流程。

连婚礼都分为迎亲、拜堂、闹喜、摆酒、设宴。结婚流程虽是大致相差不多,但每一处都蕴含着当地的民俗文化,细看是南辕北辙的。

再者,如果女儿婚后,家里有什么事情,自己也可以帮得上忙。至少,还能经常来往,在想孩子的时候还能去看看。

不然本身年纪越来越大,实在没办法经常地劳途奔波。虽然现在通讯技术十分发达,但是,思家情切,打再多的电话,发再多的短信,仍不如见面来得温馨。

习惯群居生活的她们,在父母亲人婚姻环境下耳濡目染,也渐渐形成了当地的婚姻观,自然也不愿离父母太远。为了爱人在一个极其遥远和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如果嫁到内地,就得学会接受远离亲人、文化信仰饮食生活观念截然不同。丈夫若能互相理解,明白妻子的不易,真的有“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的感情便也罢。

就担心,爱情终会被柴米油盐所占据,生活琐事有不顺时多少会产生埋怨。久而久之,这些女子有委屈却找不到情绪突破口和温暖的怀抱,内心只会失去安全感,变得支离破碎。

都说结婚不仅是嫁给丈夫,更是嫁给他整个家庭,如果大家庭也频出矛盾,丈夫没有及时帮助妻子调和关系,那只会越来越糟。她面对的是一整个家庭,而她也只有你。

这也是新疆女子们不敢贸然踏出那一步的原因。她独自一人,无从诉说。

婚姻是一种宿命,它会完全改变一个人。因此,她们不想自己连退路都没有,在新疆,至少,父母在,有呵护,有家回。娘家,就是一个外嫁女儿的坚强后盾。

而结过婚的人都知道,一段妥善考虑的舒适婚姻比不计后果的自由恋爱更为适合滋养女性们的身心健康。

对于婚姻,新疆女子们对故土有着浓厚的感情,相较于抛弃一切嫁去内地,更为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继承传统。

何况不少新疆父母都只生一个小孩,他们更不愿送她去千里之外了。

无论是新疆或内地,定居哪里,父母们都只希望孩子婚姻能幸福,能有一个人如他们般爱护她。阻止女儿远嫁,不是不想让她得到幸福。

不过是担心婚后未来若有不确定的哀伤和委屈,离家之远,自己怎能第一时间来到女儿身边护着她呢?

对以后未知的困境不免心慌起来,他们觉得一眼望到头的心安更好,父母为女儿考虑得很多,知道终究没法陪伴小孩一辈子,那么与她结婚的人要真的知根知底才是好的。

才会放心将自己的掌上明珠交付与他,共建家庭和睦。与之相驳的,若与地域相离那么远的另一半结婚,若受委屈了还无处哭诉,无人守护,可如何是好。

和谁结婚,定居哪里,选择家乡还是选择爱情,这都得看个人的选择。若深入了解一个城市,某个人后,有些人可能会心甘情愿地留下来,在他乡落地生根。

随着近年来,教育就业的相互普及,也让很多年轻人来到内地闯荡属于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这也就给了两地人民构建了一条友谊的桥梁,新疆姑娘和内地小伙的爱情或许会从这里开始。

新疆饮食与别样衣饰的差异

民以食为天,一方土养一方人。除了地域文化差异外,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阻碍她们嫁往内地的缘由之一。

内地许多地方,例如南方是以粥饭为主,菜式清淡,食用应季时令菜,而新疆流行的食物以清真至上,多肉多奶,酸辣浓郁,以肉囊、面食为主,肉类也多为牛羊肉。

两地连主食都不同,若两人执意组成家庭,自古两难全,这便是双方商量好要重点改变的地方。

她们喜欢在汤中下不少胡椒粉和孜然、香菜等香料,草原烤全羊、新疆烤羊腿、大盘鸡、炒肉拌面,烤肉囊、手抓饭、羊肉面汤这些都是让人瞬间垂涎欲滴的。

反之,我们这类吃惯河鲜的人,恐也会对羊肉膻味接受不了。对新疆人而言,羊肉却是入口醇厚,香气弥漫的美味。

若这些新疆姑娘来内地,或许会对我们的餐食很不习惯,觉得入口淡味。这也是她们不愿离开那飘香四溢的家乡的缘由吧。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锅做不了两种饭”,放在这里,它的含义并不是说一个锅就真的做不了两样饭,意思是放一起做,是会串味的。

倘若把新疆人不能吃的猪肉放在锅里和其他食物一起蒸,却想说服他们别吃猪肉就好,同样是行不通的,这是信仰原则问题。

反观,猪肉确实我们内地人的主要肉食来源,几乎餐餐必备,光这点就让新疆姑娘们连连摇头了。

就连新疆盛产的葡萄,吃法也跟内地不一样,他们吃葡萄是洗干净后皮带籽一起吃进去。

因其认为,葡萄籽和皮更富含两种强力抗氧化剂--类黄酮和花青素,能够清除人体自由基,加强血液循环,且葡萄内的原花素具有很强大抗氧化、抗老化。而我们连皮带籽都剥掉再吃。

作为中国四大黄金奶源地之一的新疆,简直是有全天然的优势,人们日常对于奶钙补充尤为重视,新疆女子从孩童起就有喝牛奶的习惯,自然肤美皮白。

他们甚至可以用牛奶做成各种餐食,新疆奶茶、牛奶饭、牛奶面,牛奶熬粥这都是他们的特色奶制美食。所以,相较之下,内地似乎只有珍珠奶茶和新疆奶茶有异曲同工之妙。

饮食差异,尝尝鲜即可,毕竟从小到大养成的饮食习惯,确实是很难改变的。适应不了的话,轻则影响味道及胃口,重则或许会影响个人健康。也是双方启程克服之旅的难关之一。

此外,新疆的女子对当地民俗文化实属重视,她们很喜欢穿戴代表新疆民族传统的服饰。

因新疆地区的日照时间特别长,阳光也很充足,所以她们的裙子都是长袖长摆的,以便遮住手脚,不会被晒伤。

姑娘们的衣裙色彩艳丽,珠帘垂挂,头戴小圆帽,数条细长的麻花辫,走起路来,随风飘甩,尤为动人。转眼内地,均是追求时尚大方,有个人特点的服装为主,没有特定性。

但简洁的衬衫和圆领套头衫是常用单品,很少会穿传统服饰。这两类在生活习惯上就区别很大了。

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的差异

除吃穿用度的不同,语言文化,也是受阻原因之一。新疆女子们一般都只讲当地的语言,连普通话也带点地域特色的,有人说维吾尔语、有人说哈萨克语。

因家乡话的影响,她们平舌音翘舌音卷舌音很少能说得比较准。普通话也仅是上学时候老师才教,来内地生活,免不了花大量时间去学习说普通话,才能适当地交流。

嫁到内地,开口说所的话没人能听得懂,对方聊天又全是说着他们自己的家乡话,自己也听不懂,内心肯定会失落。内地人去到新疆生活亦是如此,

许多年迈的老人家甚至连一句普通话也不会说,用老人们的说法,他们没机会学,也不用学,日常仅用家乡话沟通便足矣。

汉语是上学的时候才会学习的语言。很多新疆的老人都不会说汉语,所以新疆的人交流都是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

另外,新疆女子有当地独特宗教,她们大都信奉伊斯兰教,是一生中最宝贵的信仰。她们的衣饰、食物、家庭、婚姻都充斥着这类习俗文化。

她们极少会随夫信奉,一般会选择与自己同样的信仰的男子结为夫妻,这是比金钱地位更加重要的门当户对。

而内地的宗教信仰以佛教、道教、基督教三教为主。宗教所传播的信念,也影响着每个人的习性准绳、世界观、价值观。

内地男子也会要求妻子要改随自己的宗教。新疆女子的信仰也同样追求如此,要丈夫随她们的宗教。若保持信仰不同,婚后也自是矛盾重重。

哪怕年轻人无所谓,家中长辈也会时刻提醒注重自己的宗教信仰,改变宗教这确实需要很大决心和耐力的。一个不慎,便会受尽指责和内心的煎熬。

因此,父母们总会建议新疆女子选择两人都拥有相同的宗教信仰,这能避免许多误会,也会使婚姻更幸福,夫妻更加同心同德。

最重要的,人生大事不过生死。当家里有老人寿终正寝,作为伊斯兰教的新疆信徒的亲友,他们所使用的丧葬方式是土葬。

将逝世的人擦洗身体,盖上白布,用移尸板放到墓穴中掩埋。且妇女不得参加。

内地的葬礼则大多是火葬,亲属为逝者净身换上寿衣,亲朋好友开始祭拜答礼送别,三天诵经回向后予以火化,之后的忌日也得准备祭品去清洁祭拜。

而且新疆还有独特的传统节日,分别是“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

在那时,每个人都会穿着隆重的民族服饰,在节日的街道上、草原上欢歌笑语,踏起舞步,饮酒吃肉,落落大方地向迎面而来的人传递着他们的快乐。

嫁来内地的新疆女子就没办法参加这种共欢的节日,心里肯定会有落差,会很想念家乡。毕竟这种文化差异难以逾越,即使我们的节日也是丰富欢乐,但毕竟文化不一,从中感受的快乐也大不相同。

话说回来,新疆女子和内地男子能够喜结连理,本是该高兴的事。但他们也会因为地域、宗教、饮食、文化等问题去反复考量对方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毕竟婚姻,若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夫妻互相扶持,甜蜜走完这一生,也是极其美好的。

结语

多样性的民族融合关系,让新疆女子美丽得成为众男子芳卿可人的对象。但也应两地之间的习俗文化、生活习惯、经济基础、家庭婚姻观念等差异让这些女子很少会将爱意不远万里传到内地。

两地民族传统风俗的碰撞或许会出现尴尬局面,但对于保留是值得尊重的,新疆姑娘不想假来内地,我们也是能够理解的。

如今的现代社会,婚姻自由,只要两情相悦,总会想办法克服这些地域文化上的差异。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婚姻亦是如此,生活是自己的。

人生漫漫也不过三万天,愿天下女子都能有幸,觅得良人,琴瑟和鸣,唤来更好的自己。所有困难都能够迎刃而解,为爱奔赴,幸福地共享各族风土人情,真正实现民族一家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新疆   内地   女子   宗教信仰   两地   地域   差异   实话   宗教   确实   尴尬   姑娘   女儿   父母   男子   婚姻   民族   家庭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