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直击涿州一线救灾:暴雨“暂停”,救援“不停”

8月3日,河北保定涿州。尽管多日的暴雨按下了“暂停键”,可据气象预报消息,本周五、周六还会有雷雨天气。李小荣作为济南益民救援队现场总指挥,想赶在下雨前,以最快的速度帮助被困群众完成转移。

截至当天,济南救援联盟的四支救援队(济南益民救援队、济南东风应急救援队、济南南山应急救援队、济南长清清山应急救援队)已连续在涿州西丁小学附近救援了三天三夜。

水中救援的艰难与有序

涿州市西丁小学位于城市偏西北位置,附近的北拒马河上的一座永济桥,号称涿州“八景之一”。这座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

8月3日,济南救援联盟营救的中心是在涿州市东西向的北环路和南北向的甲秀路之间。这条三公里长的直线道路上积水接近两米,只能靠着救援队员驾驶冲锋舟往返,转运被困群众和为留守居民送去救援物资。

救援队会根据被困小区居民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救援措施,有的居民被送到不远处的安置点,有的居民会送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至于留下的居民,救援队会根据实际需要,为他们送来各种生活用品和方便食品。周而复始,冲锋舟就这样来往在水流之中。

“西丁小学的转移点太远,进去一趟来回就要将近40分钟。不少楼房的一二层被淹了。”一路上积水最深处能淹没一个成年人,救援队员们为了保障橡皮艇不被划破或者托底,时常需要下水探查水情。

在救援中,济南益民救援队队员刘洪亮承担着“探路员”职责。“水很浑浊,里面有各种杂物,先前已有不少救援船只受损,需要进行维修。我这下去一趟全部清理好,后面的冲锋舟也不会再度受到损坏。”

“往里面坐好,小心一些。”一位位拎着行李物品的居民,在站在水里的救援队员协助下,依次坐到不算宽敞的救生艇上。有的独居老人还需要救援队员蹚着水背到救生艇上。与此同时,运送救援物资的船只抵达小区,一箱箱面包、方便面和饮用水,也顺利送到居民的手中。

当永济秀园小区的居民得知益民救援队来自山东济南时,充满深情地拱手说:“太感谢了!山东济南的兄弟们,患难见真情!”周围的小区居民也纷纷鼓掌,用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感谢”,道出了涿州受灾群众的心声。

“这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

“这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终于乘坐上冲锋舟的小区居民王春花对新黄河记者说。“一开始自己还没太当回事,可没多会儿就听说水已经没过人腰了,有的地方水已经把一楼都淹没了,看了手机上的视频,说市区最深的地方,都淹到红绿灯了。”

7月31日晚,小区开始停水停电。因为地势较高,66岁的王春花并没太过在意,但从家里窗户看向外面时,看到滚滚的水流几乎没过了停放的汽车车顶,才意识到问题严重。当她给孩子打电话时,才知道涿州大部分已经被洪水淹没了。

随之而来的是被打乱的生活秩序。“断水断电,手机也快没电了,家里也没办法做饭。”市民张爱阳对记者说,周末自己在家休息,没想到自己被暴涨的洪水“留”在家里,别说去单位上班,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面临困难。

由于极端降雨和分泄洪水,河北陆续启用了7处蓄滞洪区。而此次涿州受灾最为严重。7月29日以来,这座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坐拥小清河、永定河、白沟河、琉璃河、北拒马河等六条河流的小城,水势浩大,情势危急。

洪水中传递的温暖

洪水无情人有情。在滚滚涌动的冰冷的洪水中,来自国内四面八方的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顶风冒雨,不顾安危,第一时间运送被困群众、运送救灾物资,为这座洪水之中的小城,带来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温暖。

“看到这么多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为涿州人民受苦受累,我们就算是有一分光就发一分热吧!”为救援队送来成箱面包和矿泉水的涿州市民李娜说。这几天不少涿州的热心市民,纷纷向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捐赠生活物资和方便食品,还有的送来自己亲手做好的盒饭。

新黄河记者在涿州街头,偶遇一位骑着电瓶车的小伙子,与众不同的是车前贴着一张写有“救援帮”“免费送人拉货”的白纸,这位小伙子说:“主要就是帮忙救援,有的老人孩子走不动了,想去哪就给他们带过去。昨天还帮着救援队带路,给被困居民送吃的。”

来自济南的00后路天彪和朋友韩金梁,得知涿州水灾消息后,驾车前来参与救灾志愿行动,于2日晚9时抵达灾区。“由于只有一辆轿车,所以我们只准备了100提水。我母亲和妻子告诉我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这里尽我们的一点微薄之力吧!”

【记者手记】

灾难之外,也想让更多人看见美好与感动

当坐在冲锋舟上,跟随着来自济南的救援队员,在深达两三米,甚至五六米的洪水中穿行,不时与迎面而来,同样在转运被困群众和运输物资船只相遇,此时,我的内心被国家救援力量的强大深深震撼着,也被一幕幕救援的温情瞬间感动着。

在2019年“利奇马”台风之后,这是我第二次经历台风暴雨受灾现场的采访。作为新黄河记者,我和同事跟随济南益民救援队,连夜驱车来到千里之外的河北涿州,亲历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感受媒体人的使命与担当的同时,也想让更多网友看到灾难现场中无处不在的感动。

采访第一天,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没过膝盖的冰冷洪水,不是被汗水泥水浸透的衣衫,而是那些不顾劳累与安危,为受困群众带去希望的救援队员,是那些对鲁A车牌救援队伍欢呼的涿州市民,那些为山东救援队鼓掌的受困小区居民。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就像站在没过胸口洪水中为救援船队指引方向的男队员,就像背着独居老人一步步走向橡皮舟的女队员,就像骑着电瓶车免费运送受困居民和救灾物资的涿州小伙子,就像济南两位驾车千里运送百提饮用水的“00后”。

所以,我与同事在受灾现场,跟随救援队的每分每秒,都能强烈感受到不畏艰险、战胜困难、团结友爱、共度时艰的精神,在不知不觉中转换了自己的身份,由单纯的记录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与救援队员们一起,参与到运送救灾物资和协助群众转移当中。

世间本没有什么超级英雄,在大灾大难面前,那些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顶得上去的,仅仅是我们身边再普通不过的你、我、他。看着这些废寝忘食、不辞劳苦的救援队员,看着这些可敬可爱、令人钦佩的志愿者,那一刻,我觉得他们就是我眼中的超级英雄。

当写下这段文字,时间已经悄悄划向了夜半时分,真心希望我和我的同事,能用最朴素的文字和最真实的影像,让更多人看见,在这里发生的一幕幕美好与感动的画面。

新黄河记者:陈元昊

编辑:邢志彬

摄影:王汗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涿州   黄河   涿州市   永济   济南   船只   洪水   暴雨   队员   居民   物资   群众   市民   记者   现场   小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