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消息!美国防部宣称:中方不想恢复军事沟通渠道,后果自负

文|尔尔侃事

编辑|尔尔侃事

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美国不断对中国进行打压,并对我国防长进行制裁,中国对此展开反击,拒绝与美国军方通话,美国防长为缓和关系试图访华,却再次遭到拒绝。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美国竟然“恼羞成怒”,直接喊话威胁中国,称既然我国不想恢复军事沟通,那就要承接好美国的怒火!

第一个消息:刚刚!美国防部宣称:中方不想恢复军事沟通渠道,后果自负

近日,美国国防部在令人惊讶的声明中宣称,中国没有意愿与美国恢复军事沟通渠道,并且大言不惭地表示要对中国进行强化威慑。

这一突发事件立刻引发了各界关注,特别是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更让人不禁怀疑两国之间是否真的走向了新的危机?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美国国防部战略、规划和能力事务的副部长玛拉·卡琳,对中国的不合作表示失望。

她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中国竟然无意回应美国防长奥斯汀提出的建立联络的建议,这在美方看来实在过分,但中国方面似乎对此毫不理会,似乎更想让美国一直处于“失望”之中。

这不禁让人回想起曾经的种种美国对华善意表态,想要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军事沟通渠道,但中国的回应却似乎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美国:“行动胜于空谈”。

中国一直强调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定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主权,绝不会屈从于任何国家的压力和要求,虽然我们主张和平发展,但绝不意味着软弱,若美国真的希望与中国建立沟通渠道,那么平等、相互尊重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但就在美国对话的善意还未冷却之时,竟然对中国国防部长采取了制裁措施,这可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中国国防部长作为核心领导人之一,是国家安全和军事力量的象征,对其采取制裁措施,无疑是对中国国家尊严和主权的公然挑衅。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是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一员,美国的做法不仅违反国际准则,更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所以美国需要慎重对待自己的行为,不要让自己陷入“自食其果”的窘境。

对于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玛拉·卡琳威胁加强对中国的威慑力度,中国实际上是十分淡定的,中国始终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反对使用武力和进行威胁,中国有着强大的国家意志和坚定的决心,任何对我们的威胁都不会得逞,我们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国家安全和利益,也有能力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国际问题,我们不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国,也不会接受他国的意志强加于我们,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愿与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只会导致无穷的对抗,而合作共赢才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关键。

总之,美国国防部的指责、威胁和制裁对中国并不构成威慑,相反,它只会加深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对中美关系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我们希望美国能够认清形势,停止对中国进行无理指责和威胁,以平等和建设性的方式与中国展开对话,推动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毕竟世界需要中美两个大国共同合作,共同承担起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责任,而不是陷入相互对抗的怪圈。

第二个消息:来者不善?美国务院刚邀请王毅访美,但一架专机已提前到达美国

2023年7月31日,全球目光聚焦在一场引人关注的中美高官工作磋商上,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与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以及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齐聚一堂,就中美关系和国际地区问题进行意见交换。

会议一开始,气氛紧张,双方各自强调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彰显各自的核心利益。

杨涛坚定地阐述了中方对台湾问题的严正立场,绝不容忍任何试图挑战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

而康达与贝莎兰则在美方声明中表示,这次磋商是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月访华后,双方为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的一部分,并再次强调对中美关系的重视。

紧接着,双方针对国际地区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中国强调了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呼吁各方携手共建和谐稳定的国际秩序,美国则表示愿与中国保持对话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发展建设性的双边关系。

而会议结束后,引人瞩目的是美国突然发出邀请,邀请中国新任外长王毅访美,外界纷纷猜测背后的意图,究竟是何原因让美国如此急切地邀请中国外长?

一些观察人士认为,美国的邀请是为了维持与中国的交往节奏,避免外交人事变动影响两国关系,此举显示了美国对中美关系的谨慎态度,尤其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局势下,更加重视与中国的交流。

然而,不仅仅是中美之间,国际地区的动向也令人关注。最近,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和巴特策策格也访问了美国,进一步引发外界猜测。

蒙古国拥有全球16%的稀土储量,对美国来说是宝贵的资源,因此美国与蒙古国签署稀土合作协议,看似是为了减少对中国稀土供应链的依赖。

蒙古国总理的访美行程显示了美国对蒙古国的重视,多位核心高层接见更凸显了对蒙古国的重要性,而此次访问恰逢在王毅外长访美之前,似乎显示了美国对中国的一种挑战姿态。

这次中美高官会谈以及美国对蒙古国的邀请,反映了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复杂性,在维护各自利益和地区稳定的同时,各国需要寻求合作与对话,以应对全球挑战。

作为全球重要大国,中美之间的互动和决策将在未来国际关系中扮演关键角色,在这个关键时刻,双方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加强沟通,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在更加稳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只有通过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务实合作,才能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和平与繁荣,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中美两国能共同迈向更加合作与稳定的未来。

第三个消息:距离战争只剩一个按钮,美韩20多国喊话中国,中方就半岛问题交底

最近,朝鲜的阅兵式再次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朝鲜半岛,随着停战协议签署70周年的到来,朝鲜用一场壮观的军事盛宴向世人展示了其军事实力的崛起。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朝鲜在阅兵式上亮相的两款新型无人机,这无疑让人看到了朝鲜军事现代化的蓬勃发展,但阅兵式背后所传递的信息远不止于此,它也探讨着地区安全和国际合作的敏感议题。

对于朝鲜来说,举行阅兵式是向世界宣示其主权和军事实力的标志性举动,朝鲜展示两款新型无人机的实际飞行,无疑表明了其在军事科技领域的进步。

这不禁让人猜测,朝鲜是否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无人机技术,这对于地区的军事平衡和国际格局都意味着重大的挑战。

然而,阅兵式的背后,也显现出朝鲜的坚定立场。他们通过军事实力的展示,向外界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无论外界如何施加压力或者威胁,朝鲜都将坚守自己的安全利益,维护国家主权。

这也体现了朝鲜作为地区重要一员的意识,他们希望在地区事务中拥有一席之地,不愿被边缘化或忽视。

然而,朝鲜的军事实力展示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担忧,美国、韩国等国家对于朝鲜军事现代化的发展感到不安,他们担心这可能对地区稳定造成影响。

面对朝鲜的军事展示,这些国家选择向中国寻求合作,希望中国作为地区大国,能在维护地区稳定和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中国一直积极倡导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半岛问题,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为地区邻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半岛问题上肩负着重要责任,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对朝制裁决议的执行,还一直在推动各方重回对话谈判的轨道,寻求和平解决半岛问题的途径。

同时,中国也强调了国际社会对朝政策的客观公正,呼吁各方坚持克制,不采取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行动。

总的来说,朝鲜阅兵式虽然展示了其军事实力,但也彰显了朝鲜在地区事务中的坚定立场,其举办阅兵式背后的深层意义令国际社会深思,解决半岛问题需要各方齐心协力,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努力,通过加强沟通和合作,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为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只在头条发布,其他平台的文章均为仿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国防部   中美   阅兵式   无人机   朝鲜   军事   中美关系   美国   中方   中国   半岛   后果   渠道   和平   稳定   消息   蒙古国   地区   全球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