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感冒后高烧不退,试试这个方法

炎热的夏天,很多人都有对着空调吹、大口喝冷饮或者冲个凉水澡等习惯。而这样没有预防的冷热交替,一不小心就会感冒发烧,甚至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

很多人不知道,在治疗感冒发热方面,中医经验丰富,其中有一张经典方剂——麻杏石甘汤,就被称为“退热第一方”,有着显著的退热效果。

麻杏石甘汤为什么能退烧?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专为清肺热而设。感冒后发烧说明有内热,同时还伴随着喘息咳嗽的肺部症状,治疗应以宣肺、清热为主,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张仲景就创建了以麻黄、石膏、杏仁、甘草为主要成分的经典方剂“麻杏石甘汤”。

这个方子中的麻黄为君,取其能宣肺而泄邪热,但其性温,故配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而且用量倍于麻黄,使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杏仁降肺气,为佐药,助麻黄、石膏清肺平喘。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所以是佐使药。综观药虽四味,配伍严谨,用量亦经斟酌,尤其治肺热而用麻黄配石膏,是深得配伍变通灵活之妙,所以清泄肺热,效果可靠。

由此可见,麻杏石甘汤全方散邪气、利肺气、除热气,调中气,成为后世清肺泄热的经典名方,也奠定外感温热病的方药基础。

以麻杏石甘汤化裁而来的连花清瘟,退热效果显著

现代,许多中药感冒药,都会在“麻杏石甘汤”的基础上再结合其他药方进行“加减化裁”。像大家比较熟悉的连花清瘟,组方在麻杏石甘汤的基础上,还集合了清代治疗温病“风热在表,兼有热毒蕴肺”的代表方剂银翘散,同时汲取了《温疫论》中应用大黄的治疗经验,三朝名方通力合作,可以说是凝结中医药的千年智慧。

银翘散,是清代名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治疗温病风热在表兼有热毒蕴肺的代表方剂,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功效,对发热恶寒、咳嗽鼻塞、周身疼痛等病症具有良效。方中以银花散热解表,连翘清热解表,两药气味芳香,清热解表、辟秽化浊,薄荷辛凉清利头目,甘草调和药性,护胃安中。

据医书记载,明代大医吴又可发现,在用石膏退热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这味药材来通大便,可以更快地驱邪外出,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做到“先证用药,截断病势”。于是他在《温疫论》中提出了“下不厌早,下不厌频,驱邪务尽”的理论,人们也从此认识到大黄在感冒、流感等温病、疫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以《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宣肺泄热;以《温病条辨》银翘散,疏散外邪,改善发热恶寒、咳嗽鼻塞、周身疼痛等病症;以《温疫论》中的大黄,通腑泄热,以达到更好的退热效果,通过这三条途径连花清瘟能从根本上驱除邪毒,实现退热不反弹。

不仅如此,连花清瘟组方中创新添加的红景天,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广藿香芳香化湿、固护脾胃。全方协同作用、整体调节,使得这个中成药能够全面改善感冒、流感、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多种症状。同时,现代研究也证实,连花清瘟还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能抑制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等,从而阻断了因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反复发烧的可能性。

总之,中医药治疗感冒,特别是在退烧、外感咳嗽等多方面效果突出,有着多靶点、多途径整体治疗的优势特点,只要服用及时,可以达到快速退烧的效果,且不容易反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宣肺   外感   麻黄   方剂   伤寒   大黄   甘草   石膏   流感   夏季   效果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