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赵专家:计划生育没有强迫性,是在自愿基础上实施!真的吗?

近日,赵白鸽的计划生育论被骂上了热搜,她的言论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她说:“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强迫性,是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实施的计划生育”。

众所周知,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可谓是深刻影响了好几代人,无论是60、70、80、还是早期的90,对此都记忆尤深。

到底有没有强制性,我相信我们很多人都是深有体会的。

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强迫性?赵白鸽主任真敢说

这款来历不明的新闻,瞬间点燃了很多人的情绪。我想,到底有没有强制,大家心里清楚。

公开资料显示,赵白鸽,女,1952年出生于上海,籍贯河北,汉族,中共党员,1968年10月参加工作。

曾任国家人口计生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等职务。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

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强迫性的观点,法律专家表示:不是计划生育有强迫性、强制性,是法律有有强制性的特性!

因此,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强制性这个说法,完全是立不住脚的,完全是扯淡!

赵白鸽一位多年从事人口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专家,曾经担任过国家卫生部科技司司长等职务。

她说:“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并非强制性,而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实施的。”我们不禁要问:作为政府官员更应该讲诚信才对,怎么突然不认账了什么?


记得有个标语,相信大家一定看到过,是这样写的:谁胆敢超生,就叫他倾家荡产!何来的自愿?除此之外,那么张艺谋生孩被罚款又怎么解释呢?可见把“强制性”和“自愿”对调一下,就是事实。

有网友表示:这种说法明显的是信口雌黄,我们国家1971年就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



如果像这位赵主任所说,那么为什么有人为了生孩子要东躲西藏,还要巨额罚款,甚至有人为了多生一个孩子失去稳定工作。现在国家政策发生了改变,但是对当年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还是要实事求是,不能说一些昧着良心的话,失去公信力。

六问赵主任!计划生育没有强制性,人们都是自愿的,真的吗?

赵白鸽女士表示:计划生育是非强制的,而是本是人们自愿生育的原则,我在此想六问赵女士,望请解惑。

第一问:既然计划生育是本是自愿的原则,那么准生费,超生费,入户费又是咋回事呢?是国家政令不通,还是地方政府肆意妄为呢?


第二问:80,90,00年代,地方政府对二胎及二胎以上的严厉打击,事出何因呢?对育龄产妇进行的强制性隐产的作为,又意欲何为呢?


第三问:超生家庭,孩子入不上户口是咋回事呢?农村超生娃分不到田地又是咋回事呢?超生娃入不了学又是咋回事,黑娃的存在又回事呢?


第四问:那时从事行政单位,及教职工的人们。必须在要娃,和要工作之间做出选择又是咋回事呢?


第五问:让人纳闷和不解的是,一胎也必须有准生证。持证生娃,无证处罚。


第六问:育龄妇女定期孕检,外出务工的育龄妇女在户口所在地要交纳一定数额的保障金,计生部门还会打工所在地的计生办。让外出打工的育龄妇女定期孕检。否则将扣除保障金并予以处罚。这又是咋回事呢?

综上所述,计划生育政策到底有没有强制性?人们真的是自愿的吗?我想已经不言而喻了!


其实人们并不是反对计划生育,而是当年的计划生育执行过程中太过暴力,无论是谁只要一听到超生,计划生育的人抓到人就进行一刀切执法,跟现在城管执法有的一拼,完全不体谅底层人民的艰辛。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强制性,这个说法太荒诞了

我的观点是,政策虽然没有强制性,但执行层面就不一定了。

因此,单说政策“计生委”的说法是没错的,但基层政府管理者,为了“政绩”,为了取悦上级领导,为了完成指标任务,心一黑就搞成了强制性的了,人权法治都要为政绩前途让路的!

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实施的一项政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计划生育政策,其中最为知名的是独生子女政策。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中国政府于2016年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允许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需要明确的是,计划生育政策并不等同于强制生育。虽然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存在一些限制和处罚措施,但并不意味着强制性生育。政府的目标是通过鼓励合理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时,政府主要采取的是宣传教育、奖励措施和相关配套政策等手段,鼓励夫妻自愿控制生育。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执行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政策的具体实施和执行方式可能会因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总之,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实施的一项政策,但并不等同于强制性生育。政府主要通过宣传教育、奖励措施等手段来鼓励夫妻自愿控制生育。

事件真相

2004年,赵白鸽还是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时,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了这句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是强迫性的,汉族人们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实施计划生育的。

今天这件事被热炒忽略了两个细节:

一是赵白鸽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句话的,诸多海外媒体在场。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一直被国外指责侵犯人权,不论赵白鸽当时心里怎么想,在那种语境下,她只能这么说,换做你也不敢说带有”强迫性“,那将在国际上掀起反华巨浪。

第二个细节是”汉族人们“这四个字被人为删去了。

小编我很好奇十年前的事怎么突然被翻了出来,而且一夜间上了热搜,火遍了全网,奇怪耶哉。

其实这不是赵白鸽第一次被公众关注,在赵白鸽的官场生涯中,至少有两次她成为舆论焦点。

“郭美美”事件后,2011年9月,赵白鸽临危受命,从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位置上调任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该事件“重挫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公信力,恶劣影响持续数年不散,面对这个沉重的负面遗产,2013年,赵白鸽向社会公开承诺:如果两到三年仍然翻转不了”黑十字”的印象,我自动请求辞职。

但因为年龄不让,2014年,62岁的赵白鸽不得不退居二线,去全国人大任职,没有实现将“黑”转“红”的诺言。

据赵白鸽的同事说,赵白鸽是个干事的人,是专家型(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医学博士)、实干型的干部。

因此,我们大家是否欠赵白鸽女士一个道歉呢?

透过现象看本质

赵白鸽关于“计划生育没有强迫”的新闻充斥各新闻媒体,引来全面的谩骂声。各位看官,你先别骂,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这明显是断章取义的新闻,她是2004年关于计划生育的发言,而且她也没有说“没有强迫”这么直白的话。

第二:这是2004年的新闻,到今天都将近20年了,为什么有人翻出来断章取义?

第三:看新闻截图是扬子晚报,这明显是电子版的。咱可以在今日头条搜一下,右下角的“V”颜色不对,其他几个地方也不对,明显是有人篡改了。

第四:为什么20年前的新闻现在还翻出来?因为有些人想挑动党和政府与人民关系的对立,进而搞乱我们的国家。

第五:5、结合近期国家处于外患(美西方)内忧(经济、腐败、间谍……)的状态,就是有一小撮人想搞乱我们的国家。为什么?看看伊拉克,阿富汗和东欧这些国家就知道了。

第六:不要落入敌人的圈套,不要再谩骂和攻击,理性一点。查出始作俑者和造谣者是根本。

第七:国家虽然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毕竟是我们的国家,不要中了坏蛋的圈套。

“计划生育政策的嬗变与争议”

一直以来,计划生育政策都饱受争议,它引发了人们对于个人权利和自由选择的思考。

一方面是政府官员口口声声称,计划生育政策是基于自愿原则,并没有强迫性,然而,一方面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一系列问题,让人哭笑不得。

从国家层面来看,政策的初衷或许是为了控制人口增长,但在下级层面的执行过程中,政策逐渐变味。

各级政府将计划生育视为头等大事,与晋升是否有关联,这导致了各种怪事频频出现。有些地方甚至约谈计生对象的双方父母,实施软禁,直到计生对象接受绝育手术为止。

更有甚者,实行了所谓的五户一连政策,即如果有一户人家是计生对象,其左右邻居的五户家庭都要承担连带责任。这几户人家必须随时向村委报告,以便村委随时掌握情况。

如果计生对象潜逃,这五户人家都将受到处罚。一些人甚至因此丢掉了工作、官职,还被罚款几万。这些奇葩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如今,人口数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政府又开始鼓励人们多生育。这种水火两重天的政策转变,让人不禁感叹当初计划生育政策中存在的各种乱象。政策的变化如此之快,真是令人捉摸不透。

总的来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争议和乱象。这些问题引发了公众对于个人权利和自由选择的关注。

与时俱进的生育政策

众所周知,计划生育是我国于1982年9月确立的一项基本国策,旨在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有序控制人口增长。

但现在,网上有好多人质疑当时的计划生育。质疑的理由有;现在鼓励人去生育,当时干嘛去了?政策为什么反反复复?

在农村,有超生游击队之说,在农村有经历过的人知道,当时执法过严,甚至部分地方领导滥用执法!这个我都能理解。

以前7亿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只能生一个就由当时的国 情决定的。

那个时代生产力低下,种地都靠人口靠锄头一下下刨出粮食来,7亿人的吃饱问题都不容易解决。谁也没想到,随着时代进步发展这么快。那时有句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那个时代觉得不可能的事,是个梦想。

那个年代也只有实行计划生育才能保证大家都有饭吃,首要的问题是填饱肚子。以这个角度来看,的确当时计划生育可能忽略了经济发展、时代发展的问题。现在的经济发展也是那个时代想也想不到的。

当时计划生育是相当有好处的,当时中国太穷,特别是农村,一年一个村能考上一个两个大学生就不错了,大部分年轻人读完小学或者初中,基本上就辍学去打工去赚钱了,因为每个家庭至少都有3—6个小孩,农村田又少,计划生育后,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一个两个小孩当中去,教育就能跟上去了。

特别是90年代后,人的素质都提高了,加上改革开放,中国是越来越富强了,这跟当时计划生育是一脉相承的。

这不叫什么政策反复,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同时期不同人口环境,制订相适应的人口政策,不存在政策的反复或在纠错。这叫与时俱进。

政策就是要随着国情的变化随时调整变化,这没什么可说的。任何政策一刀切的做法都有弊端,不能不尊重市场发展规律。

综上所述,无论如何,计划生育的政策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渐行渐远,而且所有人的生活,相比较2004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不忘历史,但我们也应该展望未来。计划生育的伤痛,我们值得回忆和借鉴,以免后续再犯这样的错误。

结语:六问赵主任!计划生育没有强制性,人们都是自愿的,真的吗?

最后,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并点赞评论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强迫性   计划生育   汉族   中国政府   育龄   基本国策   白鸽   计生   强制性   中国   人口   政策   政府   专家   国家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