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刘少奇反对提拔柯庆施,薄一波晚年后悔看错了人

1978年12月,薄一波获得平反,恢复工作之后,他协助邓小平主持财经工作,坚决支持“改革开放”,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可是晚年的薄一波却十分后悔一件事,在1948年时他看错了一个人。

1948年3月,组建成立了华北局,由刘少奇担任第一书记,不过刘少奇工作重心在中央,实际上华北局的负责人是薄一波,后来他成为了华北局第一书记,在组建华北局的领导班子时薄一波点名要柯庆施进华北局。

柯庆施是安徽歙县人,1922年,20岁的柯庆施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莫斯科出席远东共产国际的会议上见到了列宁,并与之握手,随着革命战火的洗礼,柯庆施后来成为了党内唯一与列宁握手的人。

不难看出柯庆施在党内资历深厚,在土地革命时期他的职务也不低,只不过由于是在地方上工作, 因此柯庆施的名气并不大,1937年,柯庆施到延安,担任过党校副校长和统战部副部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柯庆施被调往晋察冀边区工作,1947年,石家庄解放,柯庆施成为了第一任市长,因此薄一波在挑选华北局干部的时候看中了柯庆施,此外还有一点,那就是他认为柯庆施值得信赖。

1931年6月,由于遭到叛徒出卖,河北省委和一些机关遭到敌人破坏,薄一波等人被抓, 在狱中被关押长达5年,直到1936年9月,薄一波等人才被党组织营救出来,当时柯庆施就是策划营救者之一。

经此一事,薄一波对柯庆施的印象很好,两人一直保持着交往,在组建华北局领导班子的时候,薄一波就想到时任石家庄市长的柯庆施,提名柯庆施进入华北局的领导班子,不过此举遭到了刘少奇的反对。

薄一波解释说明柯庆施值得信赖,刘少奇认为这样的看法有些片面,不过考虑到薄一波主持华北局的实际工作,刘少奇没有继续反对,只是叮嘱薄一波,提拔柯庆施的后果严重,是要负责的。

后来事实证明,刘少奇的反对是正确的,柯庆施进入华北局仅一年,就被调往南京,并非他工作能力出众,而是他善于迎合上级领导,1954年,发生大规模人事变动,陈毅进入北京工作。

柯庆施调往上海担任市长,相当于是接了陈毅的班,在上海期间柯庆施做出了一些成绩,不过他的作风独断专行,甚至是搞一言堂,当时有人称他是“上海王”,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柯庆施在上海提拔了张春桥,他善于窥测“风向”,做了不少让毛主席称赞的事,在1959年召开的庐山会议上,柯庆施调转枪头对彭老总发难,使其成为众矢之的,彭老总也逐渐发现柯庆施的两副“面孔”。

1962年,彭老总写信给中央,提到不建议重用柯庆施,可惜没有得到重视,1965年1月,柯庆施成为了副总理,在16位副总理中排第6位,不过仅上任3个月就病逝了,终年63岁。

由于柯庆施一手提拔了张春桥,在他去世之后,“四人帮”一伙仍在吹捧他,晚年薄一波提起这段往事,后悔当年看错了人,如果柯庆施晚去世几年,恐怕就是“五人帮”了,至今人们对柯庆施的评价仍褒贬不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土地革命   歙县   统战部   晚年   庐山   华北   石家庄   褒贬   党内   列宁   领导班子   副总理   市长   老总   后悔   工作   刘少奇   柯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