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事件两年后,最大品牌输家曝光

在阅读此文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开始今天的文章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还记得新疆棉事件吗?


在公关界有一个基础原则叫遗忘原则:


不管曾经多么轰烈,热度消退之后,人们总会遗忘这个曾经的热点,也会遗忘当时的情绪、态度。


对于一些实在难以挽救的品牌危机,真正的公关往往是静待时间作用,发动“岁月史书”。



万万没想到,时隔两年,新疆棉事件还有新的后续。


一觉醒来,发现变天了。


01


上个月初,泡泡玛特被强制执行1710万元冲上热搜。


彼时大家化身“福尔摩斯”,或是猜测泡泡玛特卖不动盲盒,被年轻人抛弃了;或是一顿分析泡泡玛特的发展瓶颈和困境......



尽管泡泡玛特回应只是正常的商业纠纷,罚款已支付。


但是消息一出,泡泡玛特股价大跌,外界仍争议不断。


直到月底,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则民事裁定书揭开了真相。


原来这个商业纠纷的源头正是新疆棉事件。


根据文书显示,两年前泡泡玛特与阿迪达斯开展合作,授权阿迪达斯使用其商标设计推广双方联名产品。


图源:企查查


前脚刚签完合作协议,后脚阿迪达斯就卷入了抵制新疆棉事件,距离不到两个月。


站在风口浪尖上,泡泡玛特多次要求推迟履行联名合同,被阿迪达斯申请仲裁。


简单来说,就是一方出事陷入负面,另一方不想引火烧身。



毕竟这不是一般的“翻车”,以HM为首的外资品牌联合抵制新疆棉,可是引发了民愤众怒。


假如联名上市,对于泡泡玛特来说无疑是“自杀式”营销。


泡泡玛特失去了契约精神,但是保全了自己。


02


本以为事件到此告终,泡泡玛特像极了倒霉的大冤种。


然而,随着网友扒出了更多细节,事件走向开始变得“诡异”起来。


泡泡玛特曾以新疆棉事件严重损害国民情感,属于不可抗力因素,要求终止合作。


但是,裁判结果对此却认定新疆棉事件属于“普通舆情”,这个结论实在让人跌破眼镜。


图源:微博


被深深刺痛的网友为泡泡玛特打抱不平,一场守护泡泡玛特的行动开始了。


以前是我有眼无珠,泡泡玛特太硬气了。



泡泡玛特上大分,没有比这更好的广告,一千多万花得值了。



还有网友为泡泡玛特支招,趁机好好宣传一波,简直操碎了心。



从被唱衰到被力撑,泡泡玛特输了仲裁,却赢得了消费者的好感。


假如用千万赔偿换算广告费,泡泡玛特这波不亏。


但是从结果来看,泡泡玛特输掉的远不止千万。



03


泡泡玛特被罚款后,一些过去的回忆开始攻击网友。


在一片野性消费支持泡泡玛特的声音中,不由得让人想起有着同样待遇的明星代言。


众所周知,新疆棉事件发生后,掀起了内娱明星解约潮。


拿阿迪达斯来说,陈奕迅、杨幂、刘亦菲、易烊千玺等等一众明星纷纷解约,坚决表明态度立场。


图源:微博


其中,作为阿迪达斯全球终身代言人以及全球第一个华人设计师的陈奕迅,选择与多年来建立深度合作的阿迪达斯切割,更是让人敬佩。


明星单方面解约的背后,或许面临着天价赔偿。


图源:港媒报道


令人惋惜的是,当新疆棉事件变为“普通舆情”,这些解约的明星代言仿佛成为了“笑话”。


谁能想到,曾经为形势所逼的代言切割,有朝一日也会被形式扭转后的残酷现实背刺。


近几年来,奢侈品辱华翻车事件层出不穷,明星解约抵制过后,又迎来新一轮的代言捡漏。


图源:微博


互联网没有记忆,但是品牌方有。


这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品牌危机与明星代言的关系。


品牌or明星“塌房”,双方还有没有必要切割?



事实上,大家也能察觉出来,品牌和明星代言人的应对态度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蔡徐坤事件后,欧莱雅、VIVO、维达、雀巢等共计42个品牌代言没有宣布解约,取而代之的是“冷处理”。



品牌官博下架相关内容,线下撤掉宣传物料,合约期满大概不再续约,将损失和影响降至最小。


而另一些持乐观态度的品牌,如安慕希、燕京啤酒、以内,则因为官方没有对代言人定性,将代言推广工作进行到底。


图源:小红书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是品牌对舆论走势的研判,以及对粉丝受众群体购买力和大众观感之间权衡利弊的选择。


而对于有“前科”的品牌,李宇春的做法或许值得明星借鉴。


当年范思哲涉嫌辱华后,品牌继承人立即在海内外全平台道歉,及时遏制舆论恶化。



而在范思哲官宣李宇春成为全球代言人时,再次强调对中国主权和消费者的尊重。


图源:微博


这样一来,可以说彻底消弭了品牌过往的负面影响,也不会殃及新代言人。


类似的做法,还有张艺兴。



在新疆棉事件发生前,CK美国官网曾把台湾地区列入选项国家选项,引发辱华危机。


正在合约期的张艺兴没有选择马上解约,而是发表声明严正告诫品牌立即修正并道歉。


图源:微博


发挥明星代言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反向向品牌施压,也是一种化被动为主动的危机公关手段。


随着品牌和明星塌房越来越频繁,要求单方面解约赔偿完成切割,似乎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从泡泡玛特被罚,和明星代言不断更换的结果,恰恰印证了现实。



品牌/明星的负面舆论是一时的,消费者的抵制是短暂的,但是品牌/代言人流失的违约金却是真真切切的。


忠于道德,还是折服于现实,永远是个难题。


各位看官,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讨论交流~


财经趣闻,商界奇趣,互联网资讯,更多优质有趣内容,欢迎关注@夜深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新疆   大分   舆情   事件   品牌   翻车   输家   代言人   舆论   公关   泡泡   态度   危机   网友   明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