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3850亿元,占全市65.8%

8月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济南市四大主导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新黄河记者获悉,高新区是济南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区,产业规模达到3850亿元、占全市65.8%。

发布会上,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服务中心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济南高新区新闻发言人陈安彪表示,济南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目前综合排名省内第一,在17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稳居第一方阵。作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占全市20%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分别高于全国和山东省2.4和1.7个百分点,是济南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区,产业规模达到3850亿元,占全市65.8%。

高新区坚持把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举,先后获批国家软件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等20余项国家级金字招牌;培育出浪潮、中孚等一大批新一代信息技术龙头企业,浪潮云、高速信联等3家独角兽企业,及神思、瀚高等30家信息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具体来说,高新区重点打造了以下优势领域——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2年高新区该产业规模达2800亿元,构建了行业应用软件、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安全软件融合发展新格局,形成了覆盖国密算法、芯片研发、安全整机、基础软件安全、应用软件安全、安全服务等全链条的网络安全产业生态。

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品涵盖服务器、信创计算机、高清网络摄像机等多个领域,服务器产销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二,AI服务器全球第一。

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企业40余家,是山东省唯一具备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材料、制造和封测全产业链能力的区域。

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已实现20个领域的示范应用,形成数据采集整合、存储运算、挖掘应用、数据交易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生态。

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企业270余家,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中国50%的AI算力来自济南高新区。

工业互联网产业,培育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1个、国家级特色平台4个、省级平台12个,各类试点示范均居省、市第一,形成“一超多专、协同发展”行业发展格局。

下一代信息网络方面,率先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三大领域全面布局。

陈安彪表示,下一步,济南高新区将以建设“六群主导”的中央科创区产业体系为主要任务,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优势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以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基础型产业集群,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特色型产业集群,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应用型产业集群,以量子、信创为核心的前沿型产业集群,以总部经济与金融为核心的活力型产业集群和以元宇宙为核心的未来型产业集群。

围绕上述目标,济南高新区将持续强化产业聚集,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水平。依托六大产业集群优势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有优势,加快形成基础型“优”、特色型“强”、应用型“广”、前沿型“大”、活力型“精”、未来型“新”的产业格局。近期将培育打造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

同时,聚焦工业软件融合创新,推动发展取得新突破。依托山大华天、新松工业软件等核心单位,根据高端制造业新需求,重点发展高性能高端装备控制系统(PLC)、三维CAD、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和产品,推动工业软件研发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机床等各领域深化应用,带动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

高新区将加快拓展应用场景,打造场景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品质高的优势,抢抓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积极创设数字经济和网络安全领域重大场景应用,率先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探索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打造具有技术领先性和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新黄河记者:黄敏

编辑:刘梅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信息技术   济南   新一代   高新区   济南市   产业   网络安全   规模   领域   工业   软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