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培养大运冠军:上海姑娘宋佳媛有两个“师父”

2020东京奥运会田径赛场,上海小将宋佳媛在女子铅球决赛中以19.14米的成绩赢得第五名,创造了近年来上海运动员在铅球项目上的奥运最好成绩。赛后,这位备受瞩目的奥运新星曾直言:是母校“自强不息”的校训鼓舞她取得优秀成绩。

宋佳媛口中的“母校”正是上海大学。

8月1日上午,大运会田径项目在双流体育中心体育场全面开赛,宋佳媛以18.56米在女子铅球比赛中一举夺魁。宋佳媛的每一次出场,都引来大家的热切关注。这个刚刚在曼谷亚洲田径锦标赛上荣获冠军的姑娘,用冠军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宋佳媛有两个教练,一个是著名的铅球运动员隋新梅,一个就是上海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曾朝恭。

隋师父领进门

宋佳媛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从小就喜欢铅球,她喜欢赛场上“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的那种信念”,她说,每次当看着自己抛出去的铅球飞得远远的,她就会感到开心。

自2013年进入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跟着隋新梅教练训练以来,宋佳媛凭着对铅球项目的热爱和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一路打拼,从初出茅庐到获得青运会银牌,从亚锦赛到进军奥运战场,她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积累经验,不断汲取养分,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和进步的阶梯。

宋佳媛悟性高、肯吃苦,用短短两年时间便把成绩从17.7米提高到19.23米,2022年又以20.38米的成绩跃上新平台,暂列赛季世界第三,在尤金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获第六名,大赛经验不断夯实。在2023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第1站)女子铅球决赛中,她以18米79的成绩夺冠。今年,她又在亚锦赛夺冠,距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这个被称作“巩立姣接班师妹”的姑娘,正在跟着隋指导努力追梦。

选择上海大学就读,是因为学校里的“伯乐”曾朝恭。当年宋佳媛还在莘庄训练基地的时候,曾朝恭到那里发现这个小姑娘资质不错,便主动抛出橄榄枝,将这位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招到了上海大学。

边学习边训练边比赛,在专业队的时候,宋佳媛的教练是隋指导,回到学校,她就跟着曾指导训练。更多的时候,曾朝恭就像是一座“桥”,架在专业队和学校之间,让宋佳媛训练和学习无缝衔接。

大学深造全力护航

进入上海大学后,宋佳媛在管理学院读书。为了让她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学校为她量身定制课程,并且不定期“送教上门”。

“宋佳媛是学校、地方队和国家队一起培养的运动员,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体教融合的理念,”上海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刘兵说,曾指导除了在学校教学之外,经常都会到基地去“上班”,弟子宋佳媛的学习和训练,他都要照顾到。

在刘兵的眼中,宋佳媛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上海姑娘。“她训练刻苦,读书也很自觉,专业老师们反馈,布置给她的作业,她都会争分夺秒不折不扣地完成,”刘兵说,宋佳媛还是一个非常有亲和力的孩子,社团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优秀学子展示等活动,她必定到场,“她总是二话不说,挤出时间来和他们见面,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他们。”今年,宋佳媛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刘兵说,宋佳媛的成功,是体教融合的一个缩影,更多的体育新星,正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脱颖而出。

多年以来,围绕男子排球、田径、武术、女子足球、网球五大项目,上海大学立足传统优势项目,积极拓展新兴项目,大力推进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收获成绩斐然。

这其中,田径队是上海大学最早成立的高水平运动队。多年来上海大学高水平田径队屡创佳绩,多次平、破赛会纪录。第十四届全运会田径赛场上,名将袁琦琦收获女子100米、4x100米接力银牌;运动员阿奴拜克·库弯夺得了北京马拉松冠军;上海市运会女子100米栏冠军魏瑞辰也来自上海大学。如今,在学校的培养下,一批具有过硬实力的国内田径新秀正在涌现出来。

再如武术:上海大学高水平武术队成立于2011年,经过10年建设,上海大学武术队已成为一支劲旅;而2015年成立的上海大学女足队也成为沪上高校中一股不容小觑的新生力量,曾夺得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联赛女子甲组冠军。

目前,学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学生全部就读于上海大学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每年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学生的就业率达到100%。“专业技能之外,我们也希望这些运动员学生能在学校有更多的收获,未来有更多发展的空间。”刘兵说。

栏目主编:陈华

摄影 海沙尔

来源:作者:龚洁芸 秦东颖 发自成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上海   姑娘   运动队   铅球   田径   师父   运动员   成绩   冠军   女子   学校   项目   宋佳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