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救过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但薄一波晚年却说“我看人失准”!


纷繁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探寻着一位伟大的开国元勋——薄一波同志。尽管他没有亲历长征的艰辛,但在土地革命战争中,他坚守在华北,英勇地领导兵运和暴动工作,成为国民党反动派的心腹大患。然而,他的道路却充满坎坷。1931年6月,薄一波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入狱,漫长的六年牢狱生涯使他屡受严刑拷打,甚至面临着被处决的威胁。


幸运的是,组织上始终没有放弃营救薄一波等同志的努力。柯庆施这位主管干部工作的干部,以他的智慧和胆识提出了一项大胆建议。他向当时担任北方局局长的刘少奇提议:以组织的名义,要求在押的共产党员履行国民党的手续,假意服从,以便尽快脱离牢狱,投身抗日救亡的伟大斗争。这一建议虽然非同小可,但为了党的事业,刘少奇同志最终经请示中央,并采纳了这一策略。


然而,时光流转,晚年的薄一波对柯庆施的评价并不高。新中国成立后,柯庆施逐渐显露出政治投机的本质,形成了自己在华东的势力圈子,提拔了一些不合格的人才,对国家社会形势产生了不良影响。他在五六十年代的错误言行,盲目追随政治风向,导致了元勋人物如彭德怀、周恩来等遭受错误批评。

1965年初,柯庆施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然而他同年因癌症离世。柯庆施在华东一时呼风唤雨,甚至被誉为“上海王”,但这并非褒义称呼。薄一波晚年回忆起救过自己的柯庆施时,心情颇为复杂,感慨道:“我看人失准”。他曾力荐柯庆施担任华北局委员,但并非出于正确判断,而是受到了个别事情的影响,导致对人才的评估失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土地革命   晚年   周恩来   心腹大患   抗日救亡   华北   元勋   牢狱   国民党   同志   错误   干部   政治   建议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