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死将岳飞遗体掩埋的,竟是一小狱卒隗顺,守墓20年最终结局如何


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令赐死岳飞,岳飞沐浴更衣后,两个狱卒用大铁棍猛击岳飞两肋,岳飞在惨叫声中死去,死前在墙上留下八字血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时年39岁,守在外面的万俟卨随即进来检查了一下尸体,确定其已经死亡后方才离开。

岳飞惨死,有人欢喜有人悲伤

岳飞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一生三次投军,戎马一生,在河南汤阴有着“一县无敌”的称号,他能挽弓三百宋斤,腰弩八石(相当于180公斤的弓),后背刺有“精忠报国”四字,在《满江红》中写下“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豪言壮语,国仇一天不报,寝食难安。


就是如此的良将却遭到了宋高宗和秦桧的陷害。宋高宗力挺主和派代表,受到了金朝大将完颜宗弼的威胁“如果一日不杀岳飞,则不必和谈”。正是因为岳飞的存在,让战无不胜的金人屡遭败仗,从灭掉南宋转为平分天下,没有岳飞等一众武将的存在,南宋极有可能像北宋一样再次被灭。

生性胆小的宋高宗一看到形势逆转,立刻举起了白旗,献出了岳飞的首级。秦桧身边也聚集了无数的奸诈小人。一开始秦桧想要除掉大将韩世忠,削除其兵权,向岳飞提议平分韩世忠的背嵬军,遭到岳飞的拒绝“怎么能干这种下三滥勾当?”

秦桧不得不秘密逮捕韩世忠的部下胡访,逼他诬告韩世忠谋反。岳飞得知后立刻告知了韩世忠,韩世忠连夜面见宋高宗,声泪俱下地澄清事实,历诉战争之苦,终于保住了性命。

秦桧对岳飞恨之入骨,他故伎重演,收买岳飞军前军副统制王俊,让他诬告岳飞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然后顺理成章地累及主帅,编造了岳飞在淮西战役中违抗圣旨、逗留不进的弥天大谎,解除了岳飞枢密副使职务,投入大牢。


岳家军对岳飞忠心耿耿,可宋高宗提前颁布了一系列铁血政策,让王贵引疾辞职;牛皋莫名猝死,有说被人毒死;徐庆被调到地方任职;董先调鄂州御前诸军统制,侍卫亲军步军统制;李道调鄂州御前诸军统制,军中幕僚孙革、黄纵、于鹏等人全被发配编管。胡闳休为了保命以装疯度日。岳家军的头头脑脑死的死,散得散,哪里还能行得起号令,为主帅伸张正义呢?

很多有良知的人看到岳飞受到迫害内心为之悲痛,御史中丞何铸和大理寺卿周三畏被特命为正、副主审官。可何铸不忍构陷岳飞,反而竭力替岳飞辩解,力证其无罪,秦桧立刻上奏宋高宗,宋高宗改任阴险歹毒的万俟卨为御史中丞,万俟卨曾用金钱美女收买过岳飞,被岳飞破口大骂“狼子野心”,万俟卨终于得到了报复的机会,对岳飞酷刑毒打,无所不用其极。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岳飞始终没有松口,更是誓死不在“抗命供状”上画押。

可宋高宗一心只要岳飞死,不管三七二十一,愣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安上“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处死。


岳飞的死亡让一位刚入职不久的狱卒隗顺看不下去了,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冒着被处死的风险,偷偷将岳飞尸体藏了起来。

隗顺为其守墓20年代表岳飞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岳飞死后,他的尸体被就地埋葬在大理寺的墙角下,以防被人偷走,此地就相当于一个乱坟岗,让如此忠臣葬在此地明显不妥。于是隗顺深夜偷偷挖出了岳飞的尸体,又将原先埋葬的地方伪装好,然后背着岳飞的尸体,流着眼泪出临安城西北的钱塘门,为了日后祭祀方便,他解下岳飞的玉环系在其腰上,将英雄简单包裹,埋在九曲丛祠附近山麓的平地上(即今杭州昭庆寺以北一带),又在土丘上种上了两棵松树为记。


眼看着大理寺已经无法再待,隗顺也就没有回去,终日守护在岳飞墓前。他心中坚守着这个秘密,直到临终前,他把儿子叫到了床前,告诉他“岳飞将军属于冤死,世人都铭记他的不朽英名,终有一日他会沉冤得雪,你要代替父亲继续守护着岳飞的坟墓”。

隗顺儿子答应了父亲最后的要求,成为了岳飞坟的又一代守坟人。

与此同时,岳飞全家受此牵连,他41岁的妻子李娃带着3 岁的岳霭被流放于岭南。岳飞的两个女儿也很惨。正史中没有太多记载,据《说岳全传》记载:次女岳银瓶为给父兄伸冤,逐级上访、辗转奔走,却遭到官军的阻挠和打压,一怒之下,13 岁的她“抱银瓶坠井而死”,因此民间称她为银瓶娘子。

岳飞家属过着举步维艰的生活,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朝廷配给的那点微薄米粮,生活如此艰难情况下,马屁精漳州知州却极为不爽,他上书朝廷,强烈建议取消对岳飞家属的米粮供应,意在斩草除根。朝中大臣王明清气得大骂“士大夫为官爵所钓,用心至是,可谓狗彘不食其余矣”,王明清连知州的名字都不愿意提,唯恐他玷污了缙绅的清名,气愤程度可想而知。


宋朝历来重文抑武,这是其灭国的根本原因,当局者害怕武将拥兵自重,结果却不是被武将谋反灭国,反而被外部势力消灭。宋孝宗登基,与宋高宗主和派的做法不同,宋孝宗一直都主战,而此时一件事让局势彻底反转。

宋孝宗为岳飞平反乃人心所向

1161年,金废帝完颜亮公然撕毁和平条约侵略南宋,此时再去谈论割地赔款已经没有意义,朝中主战派势力抬头,大家又想到了戎马一生的岳飞,他死的也太冤了!

民间一直都将岳飞视为忠臣,朝中太学生程宏图、殿中侍御史杜莘老等人也纷纷上奏,请求“昭雪岳飞,录其子孙,以激天下忠臣义士之气”。这时岳飞家属还羁管于岭南,处境堪忧。

随着为岳飞案平反呼声高涨,大将韩世忠的儿子,时年担任户部尚书的韩彦直也发出了正义之声,宋孝宗不得不顺应民意,在1162年为岳飞下诏平反“飞虽坐事以殁,而太上皇念念不忘,今可仰承圣意,与追复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予录用”,没过多久又下诏肯定其功绩“故遣少保岳飞,拔自偏裨,骤当方面。志略不专于古法,沉雄殆得于天资。事上以忠,至无名之难掩,众所共闻”。

此时,岳飞的妻子李娃62岁,岳霖33岁,岳震28岁,岳霭24岁。距离岳飞蒙难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这时,宋孝宗才想起来没将岳飞下葬,于是立刻下令以500贯白银悬赏寻找岳飞遗体。

这时,临安监狱的狱卒隗顺儿子才出现在世人眼中,他们隐姓埋名只为守护忠骨,冒着的是杀头的风险。当年,岳飞的遗体躺在冰冷的地面,满朝文武皆知岳飞含冤而死,可畏于秦桧淫威,谁也不敢为其收尸。而岳飞亲人被流放千里,一些正直之士被贬得贬,撤得撤,门生故吏则唯恐避让不及。只有隗顺勇敢地站了出来,用实际行动捍卫英雄不屈的意志!

此后,朝中大臣纷纷上书请求给岳飞“定谥”,太常寺定下“忠愍”二字,意味着岳飞精忠报国,赤心救民,被害后万民悲哭。可宋孝宗认为“愍”字意味着宋高宗杀死忠臣是昏聩之举,没有采用。可“定谥”言论不断提出,最终被孝宗拍板,定谥“武穆”。武:折冲御侮;穆:布德执义。合起来是武穆谥公。意为岳飞“内平群盗,外捍丑虏,治军甚严,定乱安工”,也算对岳飞外御强侮、精忠报国的充分肯定。

不过岳飞的后人却没有再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岳霖终其一生都在搜集岳飞遗文以修编成书。他的儿子岳珂在其整理的资料上写下了《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桯史》,为研究岳飞事迹提供了第一手史料,可能真的是被那场迫害伤透了心。

结语:

隗顺只是临安监狱的一名小小狱卒,但他却代表了全国有良知的人们,敢于逆时代洪流而动,为岳飞守墓,这种精神日月可鉴,如果岳飞没有得到平反,可能他的事迹永远不会浮出水面,隗顺不求名不求利的事迹非常让人感动。

要是没有狱卒隗顺冒死将岳飞的尸骨偷出去,岳飞可能就尸骨无存了。隗顺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却做了一件大好事,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事。


岳飞在数次北伐之后,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收复了许多领土,沉重打击了金国的嚣张气焰,就连不可一世的完颜宗弼被他赶出开封,就要渡过黄河回金国了。

然而就在金国溃败之际,赵构不思进取,他不但不趁机收复北方疆土,反而把岳飞的胜利看作是与金国媾和的良机,暗中与金国联络,并下令岳飞撤兵;而金国那时候也意识到金国的实力还无法攻取南宋,所以也有意先和谈,再观察局势发展。

完颜宗弼在渡过黄河之前,派人给秦桧送去了一封信,信中说:

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完颜宗弼的意思是,必须杀了岳飞这个主战派,给他的女婿报仇,和谈才有可能。

其实,完颜宗弼想杀岳飞,何尝不是因为自己屡屡败在岳飞手上呢?这个完颜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在对宋作战中很少吃亏,但唯独在岳飞身上吃了大亏,损兵折将不说,还差点成为岳飞的刀下鬼,他心中对岳飞的憎恨,是关乎到他尊严的大事,所以他想以和谈为由,借赵构的手杀掉岳飞。


而赵构早就被金人吓破了胆,他不认为宋朝可以击败金国,所以他自始至终想的唯一一个问题就是和谈,让岳飞北伐,只是为了争取在和谈上取得一些筹码罢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让岳飞北伐极也有可能都是在赵构无奈之下做出的让步。

在得知了完颜宗弼的态度之后,南宋朝廷的主和派就将岳飞和韩世忠二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意欲杀之而后快。

在赵构的默许下,秦桧一方面指使亲信陷害岳飞,另一方面或威胁或收买岳将军的高级将领,让他们帮助自己构陷岳飞。

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在狱中受尽酷刑,但是坚决不承认所有的犯罪事实,再加上秦桧等人搜集的罪证都难以站稳脚跟,所以秦桧一度为此极为烦恼,只能暂时将岳飞等人关押在监狱中。

1141年11月7日,宋金和议达成,和议规定:南宋向金国称臣,纳贡,割让淮河以北所有国土给金国。

和议虽然达成了,但金国遵不遵守,还要看南宋的态度。说白了,金国可是知道岳飞还好好活着呢,要想和议最终付诸实践,岳飞就必须死。


金国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赵构于是万分着急,下令秦桧早点了解此事。

秦桧狗急跳墙,便诬陷岳飞,岳云父子与王贵,张宪“有异谋”,岳飞曾口出狂言“指斥乘舆”,以及岳家军曾在增援淮西的时候佣兵不进、坐观胜负这三条罪状。

事实上,这几条罪是十分牵强的,当时已经赋闲在家的韩世忠就曾找到秦桧,说岳飞的罪证不足,不应该判处有罪,秦桧却对他说:

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而韩世忠则说:

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尽管韩世忠苦苦为岳飞鸣冤,但是赵构和秦桧是铁了心要杀掉金国的“仇人”岳飞,以此来献媚与金人,从而达到偏安一隅,苟延残喘的目的。

1142年1月27日,奸臣万俟卨向秦桧提交了一份判决书,建议朝廷判处岳飞死刑,判处张宪绞刑,判处岳云徒刑。


秦桧将判决书呈送给赵构看,赵构回复说:

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赵构要杀的只是岳飞,张宪和岳云的判决其实还是有弹性的,但是在秦桧等人担心他们事后报复,所以就将张宪和岳云斩首。

关于岳飞之死,历史上并没有风波亭一说,岳飞是在杭州的大理寺狱中被杀害的。

岳飞的死讯很快就传遍大江南北,老百姓无不为岳飞之死落泪,倒是南宋的主和派人物和金国的贵族为岳飞之死酌酒庆贺,因为他们认为,和议可以顺利执行了。

这对于南宋来说,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为了向敌人求和,不惜将自己人杀害!纵观整个中国历史,赵构和秦桧等人的所作所为,也实在是令人唾弃和不齿!


岳飞死后,秦桧穷追猛打,岳飞和张宪的家先后被抄,家产全部没收,岳飞的老婆李娃和岳飞的四个儿子也被流放、拘役到广西和福建等地,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

据说,岳飞在死前曾在墙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血字,其惨状让许多在狱中工作的人都十分怜悯。

由于岳飞的身份在那时候比较特殊,所以很多人都不敢动他的尸体,那就更不用说为他下葬了。但是有一个人却挺身而出,冒死将岳飞的尸体给偷了出去,这个人就是大理寺的一个名叫隗顺。

隗顺从小就是个忠义之人,他早就听说过岳飞的故事,对他十分敬佩。

比较巧合的是,岳飞被处死前不久,隗顺刚好来到大理寺做狱卒,他虽然无法将岳飞给救出去,但是平时也给了岳飞不少关照。


岳飞被杀后,隗顺十分伤心,他不忍心看到岳飞无人收尸,又担心岳飞的遗体会被秦桧等人销毁,所以就冒死将岳飞的遗体从狱中偷了出来,然后背出杭州城,偷偷把岳飞的遗体葬在了九曲丛祠旁。

为了日后方便辨认岳飞的遗体和寻找岳飞的坟墓,隗顺在岳飞遗体下葬前,将岳飞身前佩戴过的一个玉佩系在岳飞遗体的腰间,然后在岳飞坟前重了两棵桔子树。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隗顺没有再回到大理寺去了,因为回去了还要被问罪,所以他就干脆回老家去了。

隗顺就是丢掉工作也要将岳飞的遗体给投出去,从这一点来说,这个小人物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也确实是个忠义之人。

没过几年,隗顺生了重病,他在临死前特意将岳飞坟墓的地址告诉给了自己的儿子,并告诉他说,岳飞精忠报国,他肯定有沉冤昭雪的一天,到那时你就将岳飞的坟墓地址说出来,并将他重新厚葬。

隗顺的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然后一边过自己的生活,一边默默等待着朝廷为岳飞平反的那一天。


也不知道是因为受了金国人的惊吓还是怎么了,赵构一生都没有生育能力,所以在1132年的时候,他就从宗室中挑选了一个孩子作为养子,这个人叫做赵昚,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

赵构之所以会选择赵昚,是因为他的选择并不多,因为北宋皇室基本上被金国人一网打尽了,赵匡胤这一脉因为跟皇室比较疏远,所以幸存下来的比较多。

赵昚是幸运的,他六岁成为赵构的养子,二十三岁的时候被立为皇太子,二十五岁的时候赵构就禅位给他,让他做了皇帝。

赵构禅位之后,便住到深宫里面去了,自此不再过问朝政,赵昚也因此可以掌握实际皇权。

赵昚是个主战派,他对于岳飞等主战派十分有好感。在登基之后不久,赵昚就将主战派大将张浚召入朝中,与他商量收复北方领土的大事。

赵昚此举给南宋官场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这使得主战派开始抬头。在大臣史浩的建议下,赵昚开始为那些在宋高宗时期被打压的官员平反。


岳飞的家人先后得到赵昚的赦免,岳飞本人也被平冤昭雪,其生前官职也被恢复,他的几个儿子也得到了朝廷的关照,都被委任了官职。

除了恢复岳飞的官职之外,赵昚还下令对岳飞进行厚葬,可是大臣们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岳飞的坟墓在哪里。

为了寻找岳飞的坟墓,官府特意张贴了悬赏告示,悬赏金额高达五百贯。隗顺的儿子见到告示之后十分高兴,在确定消息属实之后,他将岳飞坟墓的地址告知给了官府。

赵昚得知消息之后,下令将岳飞的遗体重新安葬在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也就是现在的宋岳鄂王墓。除此之外,赵昚还追赠岳飞谥号武穆,并在湖北武昌立岳飞庙,以此来祭祀岳飞。

而此时已经距离岳飞去世二十年了,要不是隗顺和他的儿子,民族英雄岳飞的遗体可能就找不到了,我们现在祭拜的岳飞,也极有可能是一座衣冠墓了。


只不过可惜的是,隗顺没有等到岳飞平反那一天就去世了,好在他的儿子替他完成了遗愿,也让他的名字得以名流千古,我们应该为他点个赞。

对于岳飞而言,赵昚的出现是可以让他安心长眠地下的,因为赵昚不但给他平了反,而且是个主战派,他后来任命张浚为大将北伐金国,史称隆兴北伐,这是南宋历史上继岳飞之后第二次大规模北伐。

隆兴北伐的结果虽然不如意,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赵昚收复旧山河的决心,从这一点来说,岳飞与赵昚也算是不谋而合了。赵昚的所作所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告慰了岳飞的在天之灵。

而岳飞之所以可以得到平反,其实还与金人撕毁协议,不断进攻南宋有关,这让赵昚看到了金人贪婪的本质,也让他的主战思想可以得到朝臣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狱卒   大理寺   遗体   主战派   精忠报国   南宋   朝廷   坟墓   尸体   结局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