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国防部“坚决统一”话音刚落,美国对华换了个打法

在美方得知中方再次发出“坚决统一”声音后,他们开始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

并决定改变对华的战略方法。

国防部“坚决统一”话音刚落,美国对华换了个打法,就等拜登签字

近期,美国对中国表现出敌视态度,并在多个方面采取行动。

首先,在台湾问题上,自拜登上台以来,美国对台湾进行了多次所谓的“援助”,并在最近一个月内两次进行了军售,似乎在加快步伐。

这种做法旨在利用台湾当局的强硬立场,阻碍两岸统一进程,甚至试图在台海地区制造麻烦,仿效“乌克兰模式”。

其次,在军事方面,美国频繁派遣“里根号”航母进入南海地区,派军机飞越台湾海峡,挑衅中国。中国对此并不示弱。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对美国的这些行动表示不满,称美方违背之前的承诺,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威胁台海和平稳定,带来了重大战略风险。

在谭克非大校看来,美方应停止售台武器和发展“美台”军事关系,不要再在台湾问题上犯错误。

他还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继续果断有力地采取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美方显然对中方的警告听得进去,认识到中方“坚决统一”的立场。

于是,他们决定转变战略,由军事施压转向经济贸易限制。

消息人士透露,拜登计划在8月中旬签署行政令,限制美国企业在中国的关键技术领域投资,包括半导体、人工智能等。

白宫官方尚未对这项禁令给予回应,此前类似的消息也多次出现,但最终未兑现。

不过,美国对限制半导体产业对华投资持有明确态度,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产业是未来经济和发展的支柱。

如果对华限制真的实施,无疑会对中国的发展造成阻碍,这正是美国所期望的。

这也会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因此他们在这一点上一直犹豫不决。

中方对美方的意图了然于心。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表示,如果美国对向中国的技术和资金施加新的限制,中国政府将采取措施,绝不会坐视不管。

中俄10艘军舰奔赴白令海,日本给中国起了新称呼,国防部严正交涉

中俄海上军演和联合巡航活动的举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行动不仅加强了中俄两国在海洋领域的合作和互信,也展示了它们在确保关键海上通道安全方面的能力。

这些活动也引发了一些国家的担忧和炒作。

在日本海中部海域举行的“北部•联合-2023”军演后,中俄舰队又将奔赴北太平洋地区,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展开第三次联合海上巡逻。

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布消息称,日本自卫队发现中俄两军的10艘军舰正在向着鄂霍次克海驶进,并出动了军舰和战机对中俄编队展开监视。

这次联合巡航编队预计会抵达白令海,即美国阿拉斯加州与俄罗斯楚科奇半岛之间的海域。

白令海是公海,根据国际法的规定,中俄在此地展开联合巡航是合法的,不会危及到任何国家的安全。

近些年来,北极航线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如果其通行情况得以改善,将具备极大的经济意义。

因此,中俄巡航白令海的行动朝着常态化的方向发展。

尽管中俄的行动完全符合国际法,一些国家仍然对此大肆炒作,以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为借口。

日本政府通过了2023年度的《防卫白皮书》,将我国称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超过了美国对我国的“定位”。

这显示了日本在视中国为战略挑战方面的强烈心理。

我国国防部强调,这次行动与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无关,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我国国防部发言人谭克非表示,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抹黑中国军队的正常发展和正常军事活动,对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进行肆意炒作。

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和平的坚定力量,从未威胁或挑衅过任何国家。

相反,日本在军事扩张方面不断突破“和平宪法”约束,大幅提升“防卫开支”,中方敦促日方深刻汲取历史教训,在军事领域谨言慎行。

在这个动荡的国际形势下,理性、和平、合作是各国应该秉持的态度。

中俄的联合巡航活动应被看作是正常的军事行动,符合国际法和海洋自由原则。

同时,各国也应更加理性地对待其他国家的军事行动,避免过度炒作和不必要的紧张局势,共同维护地区稳定与繁荣。

北极航线的重要性也需要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充分重视和合作,以促进互利共赢和全球经济的发展。

死神突降临!俄导弹爆顶攻击,数十名军官毙命,大量北约专家在场

俄罗斯的精确打击战术对乌克兰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成为了乌克兰的噩梦,而乌克兰却很难找到有效的应对办法。

在认识到美西方国家拖延解决冲突的意图后,俄罗斯改变了战术。

相对于急于猛攻,俄罗斯采取了针对性应对的策略,以减少伤亡、提升打击的针对性和效益,并确保每一次攻击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俄罗斯开始利用充足的精确弹药,对乌克兰实施精确打击,并斩首了乌克兰情报机构、决策中心和西方雇佣兵专家基地等关键目标。

俄罗斯总统普京

尽管美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爱国者和防空导弹系统等援助,但由于缺乏完善的预警系统支持,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效能有限。

俄罗斯导弹轻松地击穿乌防空系统,实施精准打击。

最近一系列的打击行动中,俄罗斯成功地对乌克兰重要的决策中心和情报机构等目标进行了打击,给乌克兰军队造成了严重打击。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对乌克兰情报人员和来自北约的专家而言,俄罗斯的精确打击总是突然而至,他们无法预料死神何时会降临。

例如,最近一次袭击导致乌克兰情报局军官和来自西方的军事专家和专业顾问遇难,导致了沉重的损失。

俄罗斯之所以能够实施如此精确的打击,可能与其情报获取能力的提升有关。

他们击穿乌防空系统的能力也暴露了乌克兰在这方面的薄弱。

此次袭击让乌克兰深刻意识到,他们需要加强防空体系和情报机构的安全。

这次袭击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震慑效果,乌克兰内部开始出现动摇。

大量的西方雇佣兵选择逃离,士兵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俄罗斯炮火的强度和精准度让乌克兰士兵心灰意冷,他们感到毫无希望。

西方雇佣兵和军事顾问的大量死亡也加剧了绝望的氛围。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这起袭击事件高度重视,他与相关部门紧急磋商并亲自到现场进行紧急救援。

泽连斯基深刻地意识到,乌克兰需要找到有效的对策来应对俄罗斯的精确打击。

对乌克兰来说,这是一场绝对的悲剧,而对于美西方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俄乌冲突的持续加剧,对全球的稳定与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中国重大突破!中美巅峰较量开始,决定未来世界百年!

据央视总台报道,我国载人登月火箭长征十号的主发动机昨天又完成了一次点火试车,验证了火箭飞行任务对发动机的要求,为发动机技术状态固化、产品技术基线确立、可靠性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则报道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已经迅速展开,载人登月的关键组件——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的芯一级和助推器成功进行了点火试车。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研发一系列新装备,包括新一代运载火箭、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载人月球车和月球地质样品回收仓等。

这一消息让人想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登月竞赛。

当时,冷战局势下美苏之间进行着军事和科技的竞赛,太空竞赛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领域。

美国在1969年成功登月后,取得了在科技上压倒苏联的政治效果。

这次成功登月不仅巩固了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也对苏联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美国登月

为什么美国在1972年底彻底终结了载人登月项目?

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已经确立了科技制高点,证明了自己在科技上超越了苏联,不再需要这个高成本的项目。

阿波罗计划大约花费了当时相当于1万亿美元的资金,美国财政难以长期支撑。

所以,美国政府结束了这个项目,因为它的使命已经完成。

如今,美国重启登月计划,并于2022年11月成功发射了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执行“阿耳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飞行测试任务。

这也是为了在中国实现载人登月前重返月球,以维持其科技领导地位。

中国的探月工程也在稳步发展。

根据计划,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而在此之前,中国将先在2028年建立机器人基地。

这展现了中国在系统性地开发月球方面的稳定计划。

中美之间的太空较量是一场最高段位的大国科技竞争。

这场竞争可能持续10年到15年,将决定未来世界百年的命运。

无论结果如何,这次较量都将决定着未来谁将领导世界。

对于美国,若无法在未来六七年内重返月球,其世界领导地位将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在实现载人登月之前,已经展示出了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

因此,中美太空竞争也不仅仅局限于载人登月,还包括机器人科技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国防部   美国   乌克兰   白令海   苏联   中美   美方   俄罗斯   日本   打法   话音   中方   中国   精确   下午   我国   计划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