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被收购,网友们探讨:用24架歼20的成本能收购成飞集团吗?

近日,关于中国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飞)将要被打包收购的消息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尤其是军迷朋友们。成飞作为比肩美国洛马的“顶级大牛”,通过研发制造世界上最先进的隐身战斗机歼-20赢得了军迷们的敬佩和爱意。然而,这次收购引起了网友们的疑惑,主要集中在成飞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利润以及收购交易的动机和影响上。

成飞的发展与军工企业的特点

成飞近年来取得了枭龙、歼-10C、歼-20等项目的研发成功,并实现了大规模的装备供应和出口。然而,成飞的发展并非是因为经营困难而选择出售。相比美国等国家的军火制造商,中国的军工企业利润普遍较低。成飞作为国企,其产品主要面向解放军,因此即使制造隐身战斗机如歼-20,实际利润也有限。与此相比,美国军火制造商每年赚取丰厚的利润。因此,成飞这类企业并非以盈利为主要目标,而是将服务于中国国防安全和解放军实力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

收购交易的动机:增强产能和研发能力

成飞近期被中航电测计划以174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100%股权。这引发了网友们关于成飞价值的讨论,特别是与其年产数十架歼-20战斗机相比,交易价格似乎过低。然而,这次收购或许是为了实现产能扩大和研发能力增强而进行的战略调整。日前,装备涡扇-15的歼-20已经成功首飞,同时成飞正在新建12万平方米的生产厂房。中国全新升级的歼-20战斗机在未来可能会增加年产量。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单位,成飞担负着重大的科研研发任务,例如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发。为了支撑这些大规模的研发项目,成飞可能通过“借壳上市”来提高集团的资金获取能力。

保障国家控制权与资金支持

有网友关注到,收购完成后成飞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股人是否会发生变动,以及成飞上市后如何保持在中国手中的控制权。值得一提的是,计划收购成飞的中航电测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控股机载设备骨干企业,而成飞也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之一。因此,不论成飞的股份在自己手中还是在中航电测手中,都属于百分之百的国企。收购完成后,成飞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股人不会发生变化,对成飞的生产和研发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军工企业上市是国际上的常规操作,许多知名军工企业如美国洛马、雷神以及法国达索等都是上市企业。成飞如果成功上市,将获得强大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结语:

成飞即将被收购的消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虽然成飞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军工企业的经营特点使得其利润较低。此次收购可能是为了实现成飞的产能扩大和研发能力增强,并借壳上市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收购后,成飞的控制权和发展方向将保持不变,而上市将进一步促进其发展。作为一个国企,成飞的重要任务是服务于中国国防安全和解放军实力的提升,这次收购交易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网友   集团   中航   军火   控制权   美国   战斗机   产能   国企   中国   解放军   手中   利润   成本   资金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