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防护误区揭秘:2个关键要点,帮你预防炎热季节的健康危机!

一到夏天,就感受到了今年的“炙热”,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今年夏天将是40年来最热的夏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前段时间还未入伏时,就已经有不少人因为热射病、中暑频频攀上热搜,中招的不乏老人、小孩和青壮年。

小小一场中暑,轻则东倒西歪,重则危及生命,绝不是危言耸听。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中暑,以及如何有效预防中暑呢?我们需要先了解中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中暑时,身体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夏季高温天气下,人往往会感觉有发热出汗,这其实是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工作的结果,它就像一个体温“遥控器”一样,当感受到体温变高了,则会调到“出汗散热模式”,帮助身体散热调温。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中暑的原理就如同空调遥控器会没电一样,体温调节中枢也会因长期超负荷工作而“失灵”。

当长期待在户外接受高温“烹制”,或是在无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这个“体温遥控器”失灵时,体温就难以维持在人体正常水平,身体会感觉有些发热、头晕、头痛等轻度中暑症状。

当中暑严重时,甚至可能会诱发致命性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射病”,患者会出现抽搐、惊厥、昏迷等意识障碍,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甚至导致生命垂危。

从中医角度来说,夏季中暑人难受,机体不能调节适应,致使暑热之邪侵袭体内蓄积不去而为中暑。也就是犯了暑邪,暑热之邪入体,伤及元气,人体大量出汗带走人体“津液”“元气”,出现气津亏虚的症状,表现出头晕乏力、恶心胸闷、出汗多、口干渴、大便干结小便少黄等热证表现,这通常是中医所说的阳暑症状。

有阳就有阴,阴暑往往是由于炎炎夏日,人们纷纷采取各种办法趋凉避暑,但过猛的贪凉却埋下疾病的祸根。

比如运动后立即暴饮冰镇饮料或冷水冲身,或睡眠时让电扇直对身体猛吹,这些看似舒爽的举动,实际可能会导致体内受到寒气的侵袭,出现阴暑的症状:如发冷、头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等。

中暑的误区,你有完全避开吗?

中暑大家听得很多,但以下的这些中暑错误认知,大家有没有“踩过坑”呢?

1、白天在室外太阳晒着才会中暑?

错!并不是只有在太阳底下曝晒才是中暑的“特权”。中暑跟人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相关,就算在室内,如果所处环境密闭无风、高温高湿,同样容易导致中暑。

2、防暑跟防晒差不多,全身防护、捂严实了最好

错!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下,人体主要通过皮肤汗液蒸发和空气对流带走身体的热量。如果全身捂得严严实实,阻碍了人体的散热,更容易导致中暑。

3、中暑后马上大量喝纯净水

错!中暑后适当的补水是正确的,但不能大量饮用纯净水。中暑后若只补充水分但不补充电解质,则会导致电解质平衡被打破,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还可能导致出现脑水肿昏迷。

预防中暑,“避”为上计

当前仍处于一年中最为闷热潮湿的三伏天时期,如何避免中暑呢?梁医生支招——“避”为上计。

1、避免高温天气长时间在户外

平常要减少高温天气的户外活动,特别是当出现高温预警时,最好选择待在通风阴凉的室内,或者到阴凉的地方避暑;夏天晒太阳要有度,要避过暑邪最盛的时期,等到傍晚太阳不那么灼热了再适当晒一晒,间隙中享受树下乘凉的悠闲。

2、备好防暑品、及时补水

无法避免需外出时,要提前备好防暑品、防晒遮阳工具,同时可以备上清凉油、金银花露、人丹等防暑药品。并要做好补水准备,备好温水或运动饮料,小口慢饮,给身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轻微中暑后若经过处理,但症状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还出现呼吸急促、抽搐、昏迷等情况时,要及时送医就诊,切不可大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无风   暑热   电解质   遥控器   炎热   体温   误区   症状   要点   高温   防护   季节   夏天   危机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