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是中国买的”,月船3号入轨失去联系,印度疯狂甩锅中国


"这个充满了印度人民信仰的探测器,肯定会成为亚洲的翘楚,它带着印度人民的自豪飞向宇宙!"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领导在接受采访时,满面笑容,展现出强烈的自信。

有趣的是,自从印度注意到中国不断发射卫星和月球探测器,并在宇宙卫星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后,为了与中国争锋,印度也开始了自主研发月球探测器的进程。

这是印度第三次试图登陆月球,它发射了一个名为“月穿3号”的探测器,然而自7月14日发射至今,它似乎还未离开地球,这也使许多人对印度这次的探索产生了疑虑,探测器是否真的成功进入轨道了呢?

印度“飞天”,举国沸腾

在2023年的4月14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成功地发射了载有"月船三号"的月球探测器的航天运载火箭,这个任务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曾经的“嫦娥一号”任务相似,整个过程预计大约需要40天,但这只是印度官方的声明。

印度声称,这次的“月船三号”探测器搭载了历史上最强大的“重型火箭”,但实际上,具有4吨的地球轨道和2吨月球轨道推进力的“月船三号”,其规模最多可以被视为一个“中型火箭”,所以它不可能直接将探测器送入月球轨道,只能先将探测器发射到地球轨道。

之后,探测器将在长时间的轨道运行中逐渐接近月球轨道,但是目前“月船三号”能否成功到达月球还是一个未知数,并且中间可能会遇到更多小问题。然而,对于印度来说,这已经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了。


尽管目前"月船三号"还未到达月球,但是印度国内已经欢声雷动,人民兴奋异常,仿佛他们的国家探测器已经成功登陆月球。同时,印度的网友们在网络上热议,声称印度的"月船三号"将降落在月球的南极。

是否这是过度的炫耀,我们只能等待结果。不过,印度似乎总爱和中国做比较,是不是因为他们觉得中国人素质高,不愿和他们争论呢?印度网友宣称他们的探测器能够达到月球南极,而中国的"嫦娥四号"却没有这样的能力。

他们似乎忘记了,我们中国只用了十几天就成功抵达了月球。而"月船三号"预计的登陆时间却需要四十天。这个时间差主要是因为印度的火箭发射动力远不如中国,因此在登陆时间上有明显的差距。

虽然相比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印度网友对自己国家能够发射卫星感到非常自豪,但是过分的自负却显得有些滑稽。让人惊讶的是,一些印度人甚至错误地认为他们的国家在航天实力上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不知道他们这种神秘的自信从何而来。

他们可能并不知道,印度制造航天火箭的零部件大部分都是从美国购买的,因此,被他们声称已经超越的美国,他们甚至可能无法触及其尾部。这让人猜想,印度网友们是否过于忽视了国际新闻,而成了井底之蛙?这种想法让人觉得既滑稽又悲哀。

印度再次尝试探索月球的努力是值得赞扬的,但盲目的自信并不是一种良好的态度,因为这种自信只会让他们成为别人的笑柄。与其大声疾呼,不如低调做事,或许他们应该向中国学习,谦虚低调,默默努力,然后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


入轨失败,疯狂甩锅

印度似乎总是喜欢将中国视为比较的对象,甚至将其视为一种假想敌。因此,当“月船三号”成功升空,却未能按预期进入预定轨道时,他们没有从自身找原因,反而将失败的责任归咎给中国。

尽管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宣称探测器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但美国的NASA很快就揭示了这个声明的不实之处。据NASA的报告,印度的“月船三号”探测器并未如印度所声称的那样成功进入预设轨道。原本的计划轨道应为170公里x36500公里,但实际进入的轨道只有138公里x36306公里。

这个数据揭示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这件事情上显然存在不实之处。因为根据“月船三号”的原定运行轨道,它应该会以一个21.3°的斜角进入一个绕地球的椭圆轨道,然后在飞行中改变轨道,进入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轨道。

然而,美国已经通过数据证明了印度“月船三号”的升空高度明显存在误差,也就是说,其发射距离明显偏低,仅比卡门线高出38公里。这意味着,如果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犯下一次操作失误,“月船三号”可能会发生大规模爆炸。

除了可能成为“太空垃圾”,即使印度的航空专家真的能通过操作将“月船三号”送入月球轨道,未来的着陆也将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为了能够达到预定的高度,印度目前已经在增大发射的力度。

然而,这也意味着燃料消耗速度加快,还没到达月球,探测器可能已经消耗了大部分燃料。那么,如果后期的燃料不足,又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如果印度当局已经预见到了这一情况,并提前做好了准备,那么我们就等待看看印度将如何保证自己火箭的正常运行吧。


然而,印度以前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早前印度发射的“月船二号”就在即将进入月球轨道时发生了意外,最后探测器“硬着陆”成为了一堆太空垃圾。这次即使“月船三号”能够进入预定轨道,着陆仍然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无论是从美国提供的数据,还是从印度过去的航天火箭发射经验,都能明显看出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构建火箭时的疏忽,这才导致现在“月船三号”的轨道高度不足。然而,印度并没有反思自身问题,反而把轨道偏移的问题归咎于中国。

这真的令人无言以对。印度竟然宣称是中国在太空中的无线电信号干扰了“月船三号”,导致其登陆失败。不得不说,这种行为和态度可能就是他们无法成为一个大国的原因。这样的行为,恐怕连天都会对其感到不满。

中国在航空领域一直秉持友好、合作和沟通的态度,希望推动全球航天事业的发展。除了专注于发展自己的航天实力,中国也不断学习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然而,印度却没有反思自身问题,反而把问题归咎于中国。

实际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印度的“月船三号”在发射的初期阶段就已经出现了问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制造火箭时没有足够的考虑,以及他们自身的实力还未达到相应的水平。现在出了问题,他们却把责任推给了中国,这使得两国的关系再次变得尴尬。

其实,给中国制造困扰似乎已经成为印度的一种常态。因为在中国建国初期,印度就曾对中国发起挑衅,并最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败。这次战争使得印度将中国视为自己的“假想敌”,但实际上,中国从未把印度视为关注的焦点。

历史原因,成“假想敌”

新中国成立之初,印度不顾中国的反复警告,试图侵犯我国领土。尽管印度倔强地想要威胁中国的主权,甚至试图占领我国的边境地区,中国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外交形象。毕竟,新中国成立之时,印度是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印度也刚刚开始他们的独立之路。在那个时候,西方国家普遍不承认新中国,但印度选择了与新中国建交。虽然当时两国的关系可以说是友好的,但印度的频繁挑衅使中国无法忍受。中国甚至派出高级代表劝说印度总理尼赫鲁,但他们遭到了尼赫鲁的强硬态度,并要求中国放弃领土。

这让中国愤怒不已。没想到新独立的印度也敢如此嚣张。然而,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从未有过任何妥协。因此,我国的人民解放军对印度军队进行了痛击,将印度的嚣张之势压制下去,最终让印度不再敢对中国发起嚣张挑衅。

尽管中国和印度都是新成立的国家,但中国的实力并不逊于印度。尽管印度的殖民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工业基础,看似比当时正处于重建阶段的中国更有优势,但这并未影响中国解放军的强大战斗力。

虽然印度在战争中失败,但他们仍然将中国视为自己的“潜在敌人”,总是想找机会与中国比较。2020年,印度竟然对中国的大量软件实施了出口限制,他们给出的理由令人啼笑皆非——他们担心这会泄露他们的国家信息。

此外,印度在航天领域也对中国进行了多次阻挠。在2022年,中国准备发射空间站实验舱时,印度试图干扰我们的发射活动,但并未成功。所以,当他们的“月船三号”发射失败时,他们也将原因归咎于中国空间站发射的干扰信号。实际上,国际社会已经清楚这只是印度常用的手段。

实际上,印度航天事业的问题主要还是源于他们自身的能力。印度早在六十多年前就有了航天梦想,尽管当时国内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但这并未影响印度政府坚定地发展航天事业的决心。然而,当时的印度在经济和科技方面都极其落后,火箭零件甚至需要由科学家用自家的自行车运送到发射场。

印度的航天事业高度依赖其他国家的技术支持,尽管他们的探月计划已经进行了多年。"月船三号"是印度第三次尝试登月。2008年,印度首次发射了月球探测器,但是在2009年就失去了联系。而在2007年,印度还与俄罗斯共同制造了"月船二号"探测器。

然而,在一号探测器失踪后,二号探测器的计划也进行了调整,这一过程耗时直到2019年。令人没想到的是,"月船二号"的命运更为悲惨,它在还未降落到月球表面就发生了事故,变成了太空垃圾。因此,印度自然将希望寄托在"月船三号"上,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全国对此充满热情的原因。

实际上,"月船三号"并不能被视为印度自主研发的产品,它的建造依赖了西方国家的技术支持。因此,即使它成功登陆月球,也并不能真实地代表印度的航天实力。尽管如此,印度民众仍对此充满热情,甚至大胆地宣称其比中国的"嫦娥四号"更强大。

然而,"月船三号"在升空后就出现了问题,这使得后续的失败概率大大增加。印度的甩锅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掩盖其国家航天实力的不足。然而,我想提醒印度的是,依赖其他国家的航天技术发展起来的航天事业,就如同一盘散沙,没有任何凝聚力。

要成为一个航天大国,必须依靠自己的实力,实现自主创新。因此,中国在航天事业中探索的道路,也是其他国家必将面临的。只有依赖自己的力量,而非一味地依靠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否则最终只会成为别国的傀儡,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国家向印度提供技术和零件的行为可能会被用作借口,实施一些限制措施,以此将印度塑造为其附庸国。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那么印度,这个选择独立的国家,可能最终又会陷入“新殖民”状态。因此,印度应将中国视为其发展的楷模,而不是“假想敌”。两国应进行深入沟通,以实现合作共赢。

尽管印度始终关注着中国,但中国并未将印度视为主要对手。因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提升自身实力,而非竞争超越其他国家。这是中国对待国际关系的态度,也是其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印度   中国   假想敌   可能会   美国   探测器   月球   其他国家   航天   轨道   火箭   实力   疯狂   组织   航天事业   材料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