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巨亏1000亿!美国主动低头求中国“救命”,我们是否会答应?

|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前言】

前不久,刚刚过完100岁生日的基辛格来到了中国,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国第一个来中国访华的人,基辛格的政治生涯和中国基本画上了等号。

根据不完全统计,这位百岁老人这几十年以来,到中国访问的次数已经不下百次,也从侧面见证了中国这几十年以来的变化,当之无愧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不过基辛格访华并不是一个孤例,虽然在这之前,中美两国之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什么往来,但是最近美国现任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还有拜登的气象特使都来到了中国访问。

事出反常必有妖,美国对我们究竟是什么态度,相信各位都心知肚明,如今美国国内的经济状况出现了巨大的危机,多家银行宣布破产,短短两天就出现了高达1000亿美元的亏损,国内的物价飞涨更是创下了40年以来的新高。

在这个时候安排大规模的访华,美国高层的真实想法根本就不用解读,无非就是希望我们出手帮助美国度过这次难关。

美国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是否要接手这个烂摊子?如果接了这个烂摊子之后又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

【三大银行倒闭,两天巨亏1000亿】

今年上半年,在美国金融界叱咤风云的三家银行先后宣布倒闭,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美国的硅谷银行了。

硅谷银行作为一家金融机构,他存在的最主要作用并不是让美国的老百姓们将自己的钱存到这里,而是将钱聚集到一起,用来向他的客户们贷款,为客户提供资金来源。

从硅谷银行的名字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一些端倪,这家银行的成立时间比较晚,最起码是在美国的半导体行业出现之后才开始建立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家银行成立于1982年,这个时候的美国科技正在飞速发展,虽然当时大多数科技型企业的规模都不大,但是硅谷银行的定位却非常的明确,自己就是为了这些科技型企业服务的。

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曾经的小型科技产业,一个个都成长成了一个庞然大物,而原本服务于这些企业的硅谷银行,也成为了美国金融界排名第16的大型银行。

硅谷银行的发展之所以会这么快,毫无疑问是因为他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赶上了时代的风口,仅仅开业几年之后就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了。

作为一家金融企业,硅谷银行显然并不会因为在原本的领域中达到巅峰就安于现状的,在世纪之交的时候,硅谷银行意识到自己在美国本土的发展陷入瓶颈之后,就将目光转移到了全世界。

在踏入国际市场之后,硅谷银行也意识到了,尽管美国依旧是最强大的科技大国,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他国家的科技产业就没有发展的价值,最巅峰的时候,硅谷银行在一年之内,存款就上涨了1140亿美元,创下了美国银行界的一个纪录。

按照以往的套路,硅谷银行在有了存款之后,除了将这些存款留一部分用来当做备用金之外,其他的绝大部分都会拿来投资到科技产业当中。

然而这次硅谷银行却做出了一个和往常不一样的决定,他们不打算把钱投入到科技产业当中了,而是准备将钱都贡献给美国政府。

这是很多美国金融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都会去做的事情,拿自己的一部分钱出来购买美国的国债。

虽然这其中有一方面的原因,自然是美国政府的要求,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企业非常清楚一点,自己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于美国的强大,所以他们也愿意花钱帮助美国去维持这一份强大。

不过有一点让他们没有想到,虽然他们离不开美国,但是美国可以失去他们,在购买了1000亿的美国国债之后,硅谷银行就迎来了自己的破产生涯。

美国政府为了能够收拢美国民众手中的现金,开始大幅度上涨自己国债的利息,导致很多银行的储户都将自己的钱给取了出来购买国债。

银行的运行有一个大忌,那就是没钱,硅谷银行的钱基本上都以贷款或者其他的形式到了那些科技公司的手里,除了一小部分的现金流以外就剩国债了,现在人们在取钱银行自然是拿不出那么多钱的。

老百姓把钱存进你们银行里来了,现在想要取走你们却说没有钱,这不就是在骗人吗?信任危机一旦出现之后,银行的业务就更加难做了,没了美国政府的庇护之后,等待他们的只有破产。

【似曾相识】

硅谷银行只是美国众多银行当中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而已,美国作为一个金融业大国,银行不止有一个,破产的银行也不只有硅谷银行一家。

如今银行大规模的破产,其实就是一个前兆,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而这些事情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金融危机。

上一次金融危机是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当时美国为了能够度过难关,采用了向其他国家借钱的方式,当时的我们还不懂得美国的险恶用心,在他们的忽悠下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一跃成为了美国的第二大债权国。

很可惜的是,那个时候的美国并没有对我们表现出感谢,反而是在我们的帮助下度过危机之后,将金融危机的危害全部转移到了我们的头上。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国内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到现在都没有解决的就业困难问题。

如今的美国虽然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银行破产,而且除了工资以外什么都在涨,企业也开始裁员,但是目前来看,想要酝酿成彻底的金融危机还需要一段时间。

拜登政府在这个时候前赴后继的向中国派遣“使者”,无外乎就是希望中国再拉他们一把,向以前那样帮助美国度过这次即将到来的金融危机。

不过想来美国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逞的,07年次贷危机的时候,美国作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底单,按道理应该也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国家,后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美国这个“始作俑者”反倒是受到次贷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

所以面对美国的求助,我们的态度非常的淡然,从去年开始一直到几个月之前,尽管美国各大政府高官一再表示希望能够访华,但是我们根本就不搭理他们。

之所不搭理他们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希望美国能够摆正自己的态度,现在是你们美国求我们中国帮忙,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的话,我们是绝对不会出手帮忙的。

而另一方面则是要让美国记住,美国虽然依旧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国际霸权目前也比较稳定,但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于美国都是不服气的。

这一点从马克龙访华之后的一系列动作都能够看出一二,因为法国就是那些不满足美国霸权的典型。

所以我们和美国合作其实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将美国晾起来也也是为了让他们清楚,现在中美两国完全是平等的地位,甚至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还是占据着主动权的。

【翻脸不认人】

在晾了美国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也开始和美国进行接触了,这倒不是因为我们非要主动去帮助美国,而是因为人家毕竟是如今最强大的国家。

如果美国出现金融危机的话,那么我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肯定会受到影响的,所以如果美国能够端正自己的态度的话,我们还是要帮个忙的。

然而美国派人来商讨这件事之后,却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事到如今美国依旧自视甚高,觉得是我们在仰仗着美国,始终是一副傲慢的态度。

既然你这样那也就别怪我不帮忙了,之后我们又停止了美国高层之间的来往,在等了几个月之后,拜登也算是明白了我们的态度,前前后后有多位美国高官公开表示,希望能够到中国访问。

不过这些美国高官当中,除了布林肯和基辛格这种专门的外交官和耶伦这个主要负责财务的财政部长以外,还混入了一个比较特殊的人——拜登的气候特使克里。

从这个气候特使也想要访华就能看出,美国虽然表面上服软了,但内心深处还是想要遏制我们的发展。

多年以来,西方国家一直用气象问题来遏制我们的发展,为了不让中国发展工业,甚至还曾经提出过限制每个国家的碳排放这种政策。

如今让这个所谓的气候特使来中国的意思也很简单,依旧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只不过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美国此举无疑是在给自己挖坑。

如今布林肯和耶伦等人访华已经过去了有一段时间了是,但是这个克里还迟迟没有东京,也可以说明我们根本就不吃美国的这一套,就是不知道拜登什么时候能够想清楚事情的症结所在,真正开诚布公的和我们谈一次。

往期精彩链接:

贴心的电热毯变成“夺命毯”,曾大火的电热毯,如今被人们抛弃了

空调这个模式千万别乱用,很多人搞错,难怪用不到一年就坏了!

日本厉害了!困扰中国30年难题被解决!竟是因为日本一个无心之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基辛格   美国   中国   美国政府   硅谷   特使   国债   金融危机   主动   强大   态度   事情   危机   银行   国家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