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航天女总师,造“神箭”,名字叫容易却干着不容易的事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渣叔

编辑 | 渣叔


前言

2021年6月1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点火发射,在这次圆满发射的背后,我们必须提及一位女性,一位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青春的巾帼代表

她就是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总设计师——容易!没错,So easy!

容易是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目前唯一的女总设计师,也是一位最年轻的总设计师。她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带领团队不断刷新载人火箭的安全指标纪录。

她的名字虽然是容易,却走上了一条极不容易的火箭之路,从载人火箭数创辉煌到重型火箭钻研攻制,容易以一颗认真负责、执着拼搏的心,实现中国航天一次次新的突破,也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我国“神舟十二”到“神舟十六”载人飞船运载火箭的唯一女设计师,容易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某型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全国妇联常委。在研究设计期间,她曾获授权专利6项,受理专利6项等。

容易就像大漠上的一株红柳,以微小之躯与挡风斗沙,在漫漫大雪中奋勇向前,努力绽放,在每一次发射大考中,都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先后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等。

虽然名字叫容易,可她参与的工作都不容易。全程参与了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和空间实验室的所有六次任务,三次作为火箭系统逃逸安控负责人,又三次担任发射现场火箭指挥。

“追求极致、万无一失”是容易的座右铭,每次火箭的发射对她来说都意味着一场“大考”,顶着巨大压力,心中却沉着冷静做到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它总是用最大的努力和最谨慎的态度,细心守护着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成功。

容易的极致认真还体现在细节上,不论去到哪里,她身边总会有一个小本子,“五次载人航天中、平时的所思所想、注意事项,每项工作耗费的时间”,都被记载在小本上,汇聚成变无数工整的图文。

十多年来,容易虽然参与执行了7次载人航天发射任务,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懈怠,而是选择迎接更大的挑战。在我国100吨级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方案论证期间,容易担任副总设计师,以耐心执着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途中奋勇前行

从大山飞出的金凤凰

1978年,容易出生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她是一个来自大山的土家族姑娘。

谈起她名字的来源,背后是一个美好的祝愿,容易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女儿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够一帆风顺,再加上当地还有一句俗语“小马吃草容易些”

容易的家境一般,父母都做着最普通的工作,从小在大山里长大的容易,经常从父母的口中听说外面的世界,那时的她心里面就鼓励自己要考上大学,将来走出大山,去远方看看

“读书改变命运,对于大山里的孩子,读书无疑是最好的途径。”

开始上学后,容易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名列前茅,完全不需要父母的督促和操心。中考过后,容易凭借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了恩施当地最好的重点高中。

离大学梦想更进一步,在高中,容易也依旧努力学习,在容易高中班主任的回忆中,她是一个自我要求很高,肯吃苦肯上进的学生,高中数学相对来说是一个难啃的骨头,但容易高中的数学成绩从没低于120分。她在做数学试卷的时,总是先解答最后几道特别难的大题,最后再回过头做简单的基本题。

独特的思维方式、活跃的思维水平,让容易喜欢上了数学,她认为数学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希望以后可以当一名数学老师。不过此后,国防科技大学的一场招生演讲彻底改变了容易的想法

1997年,国防科技大学在容易所在的恩施一中进行高考招生演讲,听着招生员对宇宙知识的激情介绍,看着招生手册书里一个个庞大的火箭,这是容易第一次接触到航天事业,她被深深感染到,一颗想当老师的心有些松动

这场招生会在容易的心中悄悄地埋下了一颗火箭梦

高考是一座独木桥,承载着成千上万学子们的梦想,容易也是如此。在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后,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容易决定努力学习报考国防科技大学。

说起来容易做着难,国防科技大学被誉为“军中清华”,想要顺利考进去要多做无数套试卷,而且还需要容易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只有成绩、体能都过关,才能考进去。

体能方面,因为容易从小就帮家里干农活,所以她的身体素质相当强大;学习上,容易更加刻苦,除了每天在学校写试卷外,回到家后的她也一刻不停歇,经常废寝忘食地复习笔记。

就这样,在容易的坚持不懈下,1997年她成功考入国防科技大学

作为新生,容易不敢放松学业,因为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火箭梦。在这所“军中清华”中,她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最后年仅23岁的她直接免试到清华大学攻读博士。

国防科技大学的四年、清华大学四年,八年时间里,容易为之后的火箭制作积累了丰富全面的理论知识。31岁那年,容易从清华大学毕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时她进入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这就是她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她与火箭结下不解之缘的地方

致力于中国航天事业

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火箭成功发射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的时,他走上前拍了一下容易的肩膀并说道:“你看见她了,就容易了!”

一句简短的话,背后是对容易工作能力的高度认可。话虽如此,作为刚刚进入航天工作系统的新人,熟悉工作流程的同时,容易也背负着做出成绩的压力。

最开始,容易担任故检逃逸总体技术负责人,该项工作要求“既不能漏也不能误”。2009年,她承担起长二F火箭故检逃逸系统的设计工作,在火箭飞行过程中,航天工作人员最不愿出现的情况就是故障检测和逃逸救生两大系统的应用。

如果这两大系统要运行,那就说明火箭出现了问题,会面临巨大的危险,所以这个系统直接关乎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容易知道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容不得半点疏忽,为了火箭发射的顺利,容易起早摸黑,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对火箭结构图的反复研究中。

此外,容易还经常和团队里的其他人员一起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探讨假设火箭发射会存在的问题,力求做到完美。

经常已经到了深夜,容易还在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有时实在太困,容易就去洗一把脸回来继续搜索、研究,一直到天亮

2012年,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容易第一次看到航天员登上自己设计的火箭。

容易曾在国防科技大学的发动机设计专业和清华大学的气固两相流课题中的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为她研究火箭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容易拥有坚毅踏实的品质,力求完美的她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在同事眼中,容易是一个理论基础扎实,做事一丝不苟的优秀女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过多久,工作细致的容易得到了上级的认可,被任命为火箭院总体设计部研究室研究组组长。

火箭系统的复杂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即便是专业人士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但容易不是一般人,她毅然决然地接下了这个重任,并且在夜以继日地研究下取得了成果。

在容易的不懈奋战下,她不但设计出了我国一次性运载火箭发展路线图、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型谱规划,而且革命性地提出了新一代低成本中型火箭构型方案

方案被上级认可,容易的能力更是得到了上级的赞誉,她也开始更深入的研究、开发,以期让获奖更具可靠性和安全性。

容易的梦想是一辈子研制火箭,希望中国迈进航天强国行列。在众多荣誉面前,她依旧低调地在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容易是一名航天工作者。

事业和家庭总是不能两全,容易作为一名母亲,航天工作的特殊性经常导致她与家人聚少离多,这也一直是她心中的遗憾。

2016年的中秋节,正好是天宫二号发射的日子。工作间隙,容易给儿子拨通了视频电话。容易不能回家,就经常通过视频看儿子。作为一个母亲,她会尽力地去寻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关于孩子的一切事务,她都会尽力亲力亲为。

“我们在工作中,对火箭的设计,生产,质量控制,所花费的心思,不亚于我们对孩子投入的关心。”容易就像慈母一样,倾情为神箭!

烛光的使命

“火箭呢就跟一根蜡烛一样,它从来都是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那它的使命,就是要把飞船把卫星送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容易感叹。

她的名字叫容易,却选择了一份不容易的事业,在为中国航天事业奋进中,容易完全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我们有理由相信,容易的梦想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中国会成为航天强国。

结语

巾帼不让须眉,我国在航天领域上人才辈出,在火箭系统这样高精度的工作压力下,她一次次带队攻克难关,把我国的航天员平安顺利地送入空间站。

此外,我们国家还有太多像容易一样的女科学家,她们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开辟出了一番新的天地,值得我们的致敬与赞美!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中国   航天   神舟   运载火箭   国防科技   清华   火箭   工作   大学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