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奉陪到底!中方祭出反制措施,除美国外,首个冤大头浮出水面

围绕中美之间的半导体博弈,近日又有了新消息。自打中方祭出反制措施以后,首个冤大头已经浮出水面了,有趣的是,竟然不是美国。

综合有关消息,当地时间25日,韩国媒体发出疑问:韩国会是全球资源战的输家吗?并开始论述当下韩国在重要金属储备量远低于目标储备量方面的焦虑。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中美半导体产业博弈说起。当然,说是博弈,其实也不正确,因为中美之间有关半导体产业的争端,几乎全因美国畏惧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站稳脚跟,开始对华施加压力引起。近年来,中国在全球两大附加值巨大、也有一定技术要求的产业上大力追赶,其一是汽车产业,其二就是半导体,再加上中国在通信等多个领域的建树,中国正向着科技强国大踏步前进。

其中汽车产业因为全球汽车市场不出中美所料,最终走向电动时代,而中国早已经布局,当下在电动汽车产业链上,中国手握大把专利,美国已经无法遏制,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所以在汽车产业,其实大局已定,美国再打压,也已经没有意义了。当然尽管如此,美国在汽车产业对中国还是采取了一些行动,比如在去年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当中,就涉及一些打压中国汽车产业的内容,但很不巧的是,该法案连同欧洲和韩国也一起打压了,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已经引起了欧盟极大的反应。

而半导体产业,中国目前还没有取得像电动汽车那样明显的优势,而这也就成为美国重点打压中国的方向。美国不仅自己打压,还拉上自己的盟友和自己一同打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日本和荷兰,就在6月,美日荷还先后放出消息,准备进一步升级对华半导体产业封锁。

而就在这样的时刻,中方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于7月初宣布了在镓锗这两样半导体关键材料出口上的限制令,具体措施将在8月1日起正式施行,距离现在只有几十个小时了。

而中方出台的措施立刻就引发了美西方集团的集体恐慌,美方连忙喊话中国,不准中国实施管制令,荷兰自己不敢发话,只能要求欧盟就此做出回应,结果中方连欧盟“外长”博雷利访华一事都叫停了,荷兰这下没了指望,首相吕特都在不久后将下台。日本比较狡猾,连忙称中方此举不是针对日本,显然就是要和中方拉关系,说好话。

而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国家处境也很尴尬,那就是韩国。其实在针对中国这件事情上,韩国没有美日那么有名,但是其干的事儿可一点也不友好,只是单纯因为韩国在半导体领域不像美日荷那样对华还能构成比较明显的优势,所以不太为人注意而已。

事实上在近年来,韩国半导体产业对华优势已经很小了,直接体现就是韩国近年来对华贸易从顺差变成了逆差。但是尽管如此,现在的韩国总统尹锡悦仍然在竭尽所能配合美国针对中国,甚至于除了半导体产业外,尹锡悦还主张加速部署“萨德”,配合拜登接二连三拱火半岛局势,还有插手中国台湾问题等。所以对于中方本次反制,韩国就算中招了,也是咎由自取。

我们开头提到,韩国现在发现自己在稀有金属领域的储备严重不足,就是建立在其担心遭到中方反制的背景下。结果也很明确,根据报道显示,一旦稀有金属进口遇阻,韩国政府储备,最多只能撑不到三周,最少,只有6天。

这也是很正常的,面对中方的反制,就算是美国都没有办法,根据美媒报道显示,面对中方铁了心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当下五角大楼已经拟从废料中回收镓,但是这显然对于美国的当务之急只具有缓和效果,长期来看,意义不大。


美国作为资源大国,尚且无法应对中方反制。综合国力远不如美国的韩国就更不用提了,韩国和日本一样,本土资源匮乏,经济上对汽车和半导体产业依赖度非常强,汽车产业我们刚才已经提到,当下日本、韩国、欧盟都已经被中美给甩开,如果半导体产业遭遇原料危机的话,对于韩国而言,不啻于灭顶之灾。

所以在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面对美西方的步步相逼,中方已经下定了“打,奉陪到底”的决心,而祭出反制措施以后,除美国以外,首个冤大头已经浮出水面,这就是韩国。而随着中方反制持续深入,美西方承受不了的国家会越来越多,届时我们倒要看看,它们是否真的还想继续封锁无辜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反制   冤大头   中方   美日   储备量   中美   荷兰   韩国   日本   美国   半导体   中国   欧盟   汽车产业   水面   措施   国外   半导体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