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快评|“美育兴国一园丁”,丹剧《凤先生》再现巨匠动人故事

唯生无尽兮,爱无涯。

璀璨如华兮,都如霞。

畴发其蒙兮,茁其芽。

鼓舞欢欣,生趣充塞。

正则正如秋月华,美呀!

这是吕凤子作词并谱曲的《正则校歌》。字句间,洋溢着他的热情,洋溢着他单纯而高尚的理想。

从江南小城丹阳走出,被誉为“百年巨匠”的吕凤子一生波澜起伏,他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家、教育家。在战乱年代历经千辛万苦,三次毁家办学,一直连续坚持办学至新中国成立,最终将学校全部无偿赠送给人民政府,在教育史上写就了著名一页。

吕凤子和“正则”学校,相信对于很多人而言,是并不陌生的文化符号。但是他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以及许多办校故事,却是汪洋历史中并不熟悉的细节。

大型丹剧《凤先生》浓缩吕凤子的一生,撷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时期和重要事件,时间跨度从他的26岁写到了65岁,浓墨重彩表现他办学、教书、绘画的感人过程,一个可敬可亲的凤先生形象鲜活生动地矗立在丹剧舞台之上。

舞台上,故事的开始是1912年。办学之念,曾长期萦绕在吕凤子的心中,特别是目睹学生被家长拉走、包办婚姻嫁人,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创办一所女校,“令天下女子皆有读书之地、谋生之业!誓叫来日,再无被弃的女婴、失学的少女、逼嫁的妇人!誓叫这处千百年来被遗忘之角落,焕发生机!”

为了教育兴国,吕凤子变卖家产,在家乡丹阳创办私立正则女子学校。为了支持他,通晓大义的母亲送上家中地契作为办学之资,妻子送上了妆奁。舞台上,这一幕幕令人动容。

学校名为“正则”,此二字何意?原来这出自屈原的《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之为学校名,也正体现了吕凤子的高洁志向。

转眼间来到1937年。丹阳的正则校园内,学生们正在读书、习字、作画、刺绣,一片蓬勃繁荣。不料,伴随着日军来袭,连番轰炸,正则学校百余间教室被夷为平地,千百名师生流离失所。面对土匪的抢劫,吕凤子背包被抢毫不在意,只拼命护住怀中箱子,人家以为里面有宝贝,硬生生掰开,看见全是教具,这才离开。剧中,这样的一个个小细节,更让人感受到“爱校如命”的吕凤子的可敬。

遭此劫难,吕凤子携家小一路西迁、身无分文。清高的他,却开始在蜀地办起了画展。别人不理解,问他,早闻凤先生青年时,曾坚拒大军阀孙传芳千金求购仕女图。如今一反常态,广集钱款,到底因何内情?

吕凤子却坚定地回答,自己正是要筹款办“正则蜀校”。他的出发点,是出自家国情怀、基于文化传承。“回望五千载中华历史,几多兴废,坚炮利刃或能摧毁建筑,却摧不灭文化思想!它若轰炸一次,我便办第二次;若轰炸第二次,我便办第三次;若轰炸一千次,我便办一千零一次!只要凤某在一天,便要为这世间守住一刻的文明火种!”其慷慨之情、正义之气,凛然可敬。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吕凤子返回家乡,但蜀地学子仍在,他将二百二十三间校舍完好捐出。

舞台上,转眼间来到1949年,丹阳重建的正则学校内,面对来访的张大千,吕凤子坚定拒绝了他的劝告。张大千不解:作为一名画家,却将心血投入了教育之中,图的是什么?吕凤子却说,三十七载,三建正则,年岁渐老,校舍繁茂。这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丘一壑、一觞一咏,岂不正是我吕凤子的画展?

最终,吕凤子将正则学校全部交给国家。其子吕去疾也曾问他:“父亲,您历时三十九年,亲手自荒烟蔓草、焦土瓦砾之上,三次创建的正则学校,一旦移交,当真舍得?”吕凤子的回答是:“正则于我,恰如手中风筝,见它自平地而起,腾跃青云。毕生心血,汇聚其中,自是不舍,可却知晓,无论何时何处,手中但有一线相系,便与之同在,不曾相别。”

这一问一答之间,艺术性地将这位“凤先生”的高尚节操、崇高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丹剧是江苏独有的戏曲剧种,丹剧《凤先生》发挥了丹剧擅长抒情的艺术特点,同时在唱念中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丹剧独特的韵味。剧中,吕凤子先生的音容笑貌、正则校景、珍贵的书法绘画作品,以及闻名遐迩的正则绣,融入剧情之中,肴肉、延陵鸭饺、封缸酒等丹阳特色菜肴,也一一呈现于故事剧情之中。

史中人作剧中人,活化了的历史人物,让人肃然起敬,让人心有激荡。

新华日报·交汇点实习生 刘雨辰 记者 顾星欣

>>>观众微评

崔军(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今天我在江苏大剧院现场欣赏了现代丹剧《凤先生》,这是一出高质量的地方戏剧艺术作品,它在以下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是人物与剧情。吕凤子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美术家,曾任中央大学美术系教授,是美育兴国的奠基人。该剧充分描绘了他如何将画画、教学、办学三件大事有机融合,照亮了“人生制作即艺术制作”的美育思想,可谓“其象无双、其美无极”,对当下普通美育教育、艺术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是艺术表现形式。首先,该剧化繁为简,通过几个关键事例和三办正则学校的场景,反映了吕凤子的家国情怀和教育思想;其次,通过多媒体手段再现了他的众多艺术作品,让人一饱眼福,对观众而言可谓戏剧作品和艺术作品双丰收;最后,演员总体表演水平较高,特别是许君峰、朱文亮等演员刻画人物形象到位,外表戏和内心戏融合一体。

三是关于丹剧艺术。丹剧的曲调似有黄梅戏的山野味和越剧的柔美元素,但又不同于前两者,其“啷当调”及拖腔的识别度很高,极具特色。丹剧中的念白具有浓郁的方言特色;其乐器充分发挥竹笛和长笛的作用,这与包括锡剧在内的江苏其他地方剧种的配器略有不同;丹剧音乐刚柔结合,融入山歌、民间小调,让人听了神情放松、心情舒展。衷心祝愿作为江苏非遗稀有剧种的丹剧艺术守正创新、再创辉煌!

张利民(丹阳市群星艺术团团长)

有幸前往南京的江苏大剧院观摩了江苏省基层文艺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现代丹剧《凤先生》,丹剧是丹阳市的传统剧目,每位丹阳人多少都能哼上一两句,此次为了挽救濒临危机的稀有剧种,丹阳市从领导到演艺集团下大气力创作了这部戏。演员们生动演绎了吕凤子先生一生三办正则学校,努力做好画画、教育、办学三件事,满满的正能量感动了全场观众,迟迟不肯离去。不虚此行,值得一看!作为丹阳人,我们为此感到骄傲。

邹锁忠(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音乐教师)

原创丹剧《风先生》观后让我热血沸腃,近现代教育家吕风子是我们丹阳的骄傲!此剧以他三办教育的生动故事为题材,深深打动了每位观众,看后是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同时,该剧运用了丹阳地方戏丹剧,把“丹阳啷当”搬上了省城大舞台,让更多的人认识丹阳、了解丹阳!整台剧演员做念唱打功夫了得,剧中“啷当”元素也可适当再增加些。

朱照网(丹阳市民)

从一稿、二稿到现在,丹剧《凤先生》已经改到第三版,每一版我都在场观看过,每看一次便感动一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吕凤子先生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不畏艰难困苦,几乎倾尽家产办学育人。他的三个愿望,在其不懈的努力与坚持下最终都得以实现。大爱无疆,我被凤先生的教育心、家国情深深打动。这部剧用我们丹阳的本地剧种丹剧来演绎,更是别有一番韵味。身为丹阳人,我倍感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美育   丹阳市   园丁   丹阳   剧种   巨匠   正则   可敬   教育家   江苏   剧中   动人   坚定   观众   演员   记者   特色   学校   艺术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