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婴幼儿的这些表现,或是佝偻病的征兆!家长注意到了吗

小张和小丽是一对新手爸妈,他们本来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管是物质方面还是心理方面,但等宝宝到来的时候,他们承认所有的准备都是徒劳。宝宝哭该怎么办,怎么换尿布,怎么喂奶等等,只要关于宝宝的时候,他们都是束手无措的。幸好小丽的妈妈来帮忙,才解决了他们的一个大问题。

但好景不长,小丽的妈妈也要回去照顾家里,所以一切又要交给小张和小丽两个人,不过简单的工作他们已经熟悉。宝宝也挺乖的,平时不吵不闹,偶尔尿湿了或肚子饿了时会哭一哭,哄哄就能好。

就这样过了三个月,宝宝也半岁了,小丽发现宝宝比之前更吵闹了,而且经常在晚上哭,睡着后突然啼哭,小丽每次都过去看看,没有尿湿,也不是因为肚子饿,宝宝还不会说话,小丽也找不出原因来。

小丽还发现宝宝老是出汗,有时候睡一觉整个头发都汗湿了,小丽并没有多想,以为只是天气热了,小孩子比较敏感而已。

慢慢地,宝宝头围增大,肋骨部位长出了串珠样的凸起,这个时候小张和小丽还没有发现,直到一次体检,医生体格检查时发现了异样,并要他们带着去医院做个系统检查,很有可能是佝偻病。

当天夫妻俩就带着宝宝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后,医生了解了具体情况,体格检查时发现宝宝已经长出了方颅,肋骨明显可以看到串珠样凸起,手腕、脚踝处也出现了环状的隆起,医生初步诊断为佝偻病,为了明确诊断,还需要做相关检查确诊。

血液检查中血清25-(OH)D3水平只有25nmol/L,血钙、血磷水平也有所降低,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水平有所升高。X线检查显示临时钙化带模糊消失,干骺端增宽,边缘不整齐呈毛刷样,宝宝被确诊为佝偻病。

小张和小丽听到这个消息时都惊呆了,没有想到宝宝会生病,小丽一边哭一边问医生,“医生,这病严重吗,能不能治好啊。”夫妻俩对这个病并不了解,医生说:“暂时还没有出现骨骼改变的情况,经过系统治疗后可以恢复正常,不用太担心。像你们这种新手爸妈,孩子身体出现了任何情况都要多注意多观察,年龄小的宝宝不会说话,他们哭的时候要多关注,找找原因。”

小张和小丽也明白了之前宝宝为什么老是哭,找不出原因,原来那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不适,夫妻俩都很后悔没有好好照顾宝宝。所幸后来宝宝经过住院治疗,病情已经稳定,症状也逐渐缓解。

看完小丽夫妻俩的例子,不禁让许多刚有宝宝的家庭有些担心,佝偻病又多发病于儿童,特别是在生长发育期,宝宝不会说话,只能通过家长细心观察,如果婴幼儿出现了这些表现,就有可能是佝偻病的征兆。这篇文章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佝偻病有哪些临床表现,致病原因和治疗方法。

一、佝偻病的致病原因

佝偻病,简单来说就是由于血钙、血磷代谢异常,导致骨化障碍从而引起全身各处骨骼发生病变的疾病。大家比较了解的佝偻病类型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其他的还有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胎儿性佝偻病等。

随着现如今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其发病率在不断减少,但受各个原因的影响,还是有可能患上此病,佝偻病的诱发因素主要有这些。

婴儿出生前需要在母亲的腹中生长十个月,如果刚出生的婴儿显示维生素D缺乏,特别是早产儿或双胞胎需要的维生素D含量更多,那么很有可能是母亲在怀孕期间就出现了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由于饮食摄入不均衡、光照不足、患有基础疾病等原因,如果怀孕期间母亲孕吐严重,也有可能造成维生素D缺乏。

婴儿出生后的一段时间,生长发育是非常迅速的,那像早产儿、双胞胎等本身维生素D基础储备少,生长发育时又需要更多的维生素D,就会造成维生素D缺乏,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及时补充的话,就很有可能发生佝偻病。

疾病或药物也可以成为佝偻病的诱发因素,比如婴儿有反复腹泻的情况,即使补充了适当的维生素D,机体吸收或转化能力受到影响,大多含量的维生素D会流失出去。还有婴儿肝炎综合征、肾炎等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转化成可以被机体吸收的物质,机体无法吸收,从而导致出现佝偻病。药物方面有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等也会影响维生素D在体内的吸收,导致其缺乏。

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有可能导致出现佝偻病,比如北方冬天日照时间较短,刚出生的婴儿无法通过日照来补充维生素D,如果未在其他方面加强补充维生素D,就很有可能患上佝偻病。

佝偻病的发生主要就是由这些原因引起,患上佝偻病后婴幼儿身体会逐渐出现一些症状,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注意起来。

二、医生提醒:婴幼儿的这些表现,可能是佝偻病的征兆

佝偻病发病缓慢,早期患者不会表现出明显、典型的症状,有些婴幼儿会像小丽家的宝宝一样出现出汗量增加、夜间睡眠不安、易啼哭、激惹等症状,但很多人即使发现了这些异常,他们也会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婴幼儿时期本来就比较敏感,容易哭等,有的家长可能直接忽略了这些异常。

慢慢地,病情逐渐发到第二阶段活动期,婴幼儿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加重,会逐渐出现佝偻病的典型症状骨骼病变。一般在6个月之前,婴幼儿的颅骨会出现软化,摸上去薄薄的,前囟周围软,如果按压有按乒乓球的感觉。不过家长多数不会按压孩子的囟门,因此也难以察觉。

在6个月之后,宝宝头围明显增大,头部看上去像一个方形,在临床上被称为“方颅”,肋骨部位长出串珠样的凸起,在临床上被称为“佝偻病串珠”。还有患儿比较严重会出现像小丽家宝宝一样的手镯、足镯,也就是在手腕、脚踝处长出环形的隆起,看上去就好像带了镯子一样。

这段时间的婴幼儿生长迅速,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骨骼的病变,大概一岁左右,患儿会出现“鸡胸样”畸形,并且由于缺乏维生素D导致骨钙软化、骨质疏松等,会出现“O”形腿或“X”形腿。甚至有些患儿病情严重,还会出现重症肌无力、免疫力下降、重度营养不良等情况。

患儿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多半已经发现,这个时候就到了恢复期,患儿经过系统治疗,病情稳定,症状缓解或消失,症状较轻的骨骼改变也会有所改善。

后遗症期,即使病情稳定,骨骼病变不会再加重,但已经存在的像“O”形腿或“X”形腿等骨骼改变还是会存在,这种情况多见于2岁以上的儿童,因为骨骼生长发育基本已经定型。

当孩子出现上述表现,家长们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很有可能是佝偻病的征兆!佝偻病虽然不会造成严重的生命安全,但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对患儿的一生都会造成影响,因此一旦发病,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三、患上佝偻病该如何治疗?

首先针对佝偻病的一般治疗,母亲与患儿都要加强营养,补充营养均衡,母亲营养到位,就会有足够的奶量给予幼儿,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维生素D含量。家长要多带着患儿进行户外活动,多晒一晒太阳,增加日照时间,也可以增加维生素D含量,不过要注意防晒,日照时间也不能太长,避免暴晒,以防患儿晒伤。

其次在药物治疗上,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口服维生素D,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根据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服用合适的剂量。如果口服困难或病情严重的患儿,也可以采取大剂量维生素D肌肉注射。药物治疗相对来说效果更快、更有效,不过药物治疗期间一定要遵医嘱服药,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甚至停药。

当患儿已经出现明显的“O”形腿或“X”形腿等骨骼病变时,医生评估完毕后,可以采取手术畸形矫正。佝偻病急性期时,患儿可能会出现低钙血症,当发病时会出现浑身抽搐、呼吸困难、喉痉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送医,以免造成生命危险。

总结:通过小丽家宝宝的例子,我们了解了佝偻病这一种疾病,关于患病原因,治疗等,我们还了解了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当出现上述症状,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很有可能就是佝偻病的征兆。

婴幼儿不会说话,不管是患上佝偻病还是其他疾病,他们都无法表达身体的不适,更多的是需要家长们的细心观察,才可以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挽救宝宝的生命。

参考文献:

【1】王国海,梁亚丽,杜全宇.儿童佝偻病的防治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10(01):3-4

#合理用药知识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佝偻病   婴幼儿   日照   骨骼   征兆   维生素   症状   家长   疾病   医生   原因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