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超”为何“超”上头?答案找到了→

这个夏天,当你行走在贵州榕江的街头,随机询问过往游人:“为什么来这里?”

大概率,你会得到一个相似的答案:“看‘村超’。”

一场比赛,现场观众最多达到5万人……

相关内容全网络累计浏览量超250亿次……

韩乔生、黄健翔等足球“名嘴”亲临解说……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隔空点赞……

30万人口的小城,却吸引50多万人奔赴……

贵州“村超”,真的火了!

你或许有疑问,一个土生土长的乡村体育赛事,为何能掀起全国“足球热浪”?

当你真正坐在榕江球场看一场比赛,答案似乎已不言而喻。

踢球的人不要钱,看球的人更不要

在流经榕江县城的寨蒿河边,穿过整日烟火缭绕的小吃街,就是“村超”的举办场地榕江县城北新区体育馆。

没有比赛的“超级星期六”前夜,我们抵达了球场。

夜幕降临,暑热褪去,与想象中的空旷宁静不同,夜晚的球场人头攒动,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聚集在这里,好不热闹!

几个足球爱好者跃跃欲试,轮番尝试射门;

居民、游客摇着扇子,沿球场外围的跑步道遛弯儿,时不时驻足观看;

不少直播者架起手机,在“村超圣地”和屏幕前的“老铁们”问好……

不论专业、没有门槛,甚至只是凑凑热闹,每个人都能在这场由足球引发的狂欢中找到快乐的正确姿势。

“踢球的人不要钱,看球的人更不要。”一位来自贵阳的球迷,用最朴实的话道出了“村超”的可贵。

根植于乡土的“村超”,“村“味十足,胜在纯粹。

“村超”球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卖鱼、卖猪肉的,有开挖掘机、打零工的,也有老师、厨师。

不因年龄而设限,只要爱踢足球,这里就是舞台!

球队活动经费由各村自筹,村民你10元、我20元,慷慨解囊。

比赛奖品自带野生气质。小黄牛、小香羊、大肥猪……看着这份奖品清单,仿佛误入了厨王争霸赛。

从队伍组建、赛程安排、晋级规则、到节目表演、奖励奖品都由村民自发组织、自主决定、自行实施,这一切都出自于对足球运动的纯粹热爱。

不存在功利目的的快乐运动,全民参与的火热氛围,村民们用最质朴、最热烈的方式还原了足球运动最本真的样子。

如果说“村超”的走红,有一定的偶然,但在榕江,人们对于足球的热爱却绝不是突然。

榕江足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广西大学于1944年迁到榕江,将足球这项运动正式带进榕江广大民众的视野。

80年代,足球已在榕江揽获一票粉丝,“要想找工作不愁,就要学会踢足球”足以诠释当地人对足球的热爱。

90年代,村民在县城河边的草地上建起了简易露天足球场,如今它虽早已不复存在,但也见证了中国“村超”历史。

如今,榕江县的每个村都有足球队,有的村还不止一支,全县仅标准足球场就有14块,并且全部免费开放。据榕江县县长徐勃介绍,榕江38.5万人口中,接近5万人会踢足球、喜欢踢足球。

榕江民众对足球的纯粹热爱为 “村超”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土壤。人们也透过“村超”看到了中国基层足球发展的另一种模样。

火热的爱

这一天,“超级星期六”如约而至。

依据惯例,当天的正式球赛在下午五点左右开赛,可大家对于“村超”的热情从清晨就已被点燃。

早上六点,丰乐村的村民已早早起床,他们换上侗族的民族服装,制作糯米饭、红鸡蛋、玉米粑粑等特色美食,准备在拉拉队入场的时候分给外地来的游客,让大家也尝尝榕江味道。

“‘村超’举办之后,村民们更有精气神儿了,也更团结,更有凝聚力了。只要是‘村超’有关的事,大家都想出份力。”丰乐社区的书记陈开华笑呵呵地说道。

而另一边,气氛同样火热。

早上十点,火辣辣的阳光照射着绿茵球场,不少球迷已开始排队,准备入场。热气与热情一起升腾。

赛场外的小吃街也逐渐热闹起来。一元一个的榕江卷粉,五元一碗的冰镇杨梅,还有牛瘪,烤肉、芋头糕……从四面八方赶来观赛的球迷未饱眼福倒先饱了口福。

日暮西斜,体育场内早已座无虚席。跑道边,看台上,还有球场前后底线外焊起的新座位上,都密密麻麻坐满了观众,他们手中的扇子在高温催化下显得整齐划一,摇出了方阵的气势。

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却说不清场上和场下,谁更热闹。

赛场上,球员们尽情挥洒汗水,为了自己的热爱,为了村子的荣誉而战。

赛场边,身着民族服饰,集合了村中男女老少的拉拉队先后入场,他们有的手推着早早准备的特色美食,有的吹奏起各自民族的乐器。在这个球场,谁都是主角。

场上球员和场下观众是街坊邻里,村民不分你我,互相加油,只为精彩喝彩。天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让“村超”融入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西瓜妹”熊竹青是丰乐村拉拉队的一员,她哑着嗓子告诉我们:“在我眼中,‘村超’是村民们的大团结。”

在看台设立外地球迷宠粉专区,呼吁村民们在家看直播,把观赛场地留给外地球迷;自费制作传统美食,排演民族歌舞,希望让所有人感受榕江风情,记住榕江;将自家的屋子收拾出来,方便外地游客到家中借宿。

质朴的热情和对家乡的自豪,让更多的榕江人参与其中,贡献一份力量。这份热情也感染了全国的观众,“村超”渐渐超越了单纯的足球比赛,发展成为乡村体育和民族文化的嘉年华。

这个夏天,“纯粹的运动+火热的爱”构成了独特的“村超”公式,点燃了国人对足球的热血和激情,同时也以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为更多农村青少年接触足球、认识足球、爱上足球提供了契机。

这颗从乡村踢出的足球,还会飞得多高,飞得多远,值得我们期待。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倪杨金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榕江县   榕江   拉拉队   球员   村民   球场   外地   球迷   观众   答案   足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