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了!那英从未说过“听刀郎歌的都是农民”,她被冤枉了无数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上官芊芊

编辑 | 橙子

前言:

刀郎隐退8年,只是一首新歌便将娱乐圈杀的天翻地覆

短短几天时间,那英、杨坤、汪峰的抖音评论区被“心机婊”“腹黑”“垃圾”等各种污言碎语淹没,仅是那英的评论区,就有260万网友前来打卡,不过这几位明星也是自作自受。

骂了十几年的那英竟然一直都被冤枉了!她从未说过“听刀郎的歌的都是农民”,那英到底是如何被冤枉的呢?

空穴来风

近日,刀郎带着他的新歌《罗刹海市》重回音乐圈,起初他本想以《聊斋志异》这奇异主题为概念做一次与以往不同的风格尝试。

可随着这首歌的进一步曝光,不少吃瓜网友对刀郎这首歌做了阅读理解,称歌词不仅讽刺了当今娱乐圈现状,还疑似内涵了与他有过恩怨的那英、杨坤、汪峰和高晓松四人,其中那英被骂的最为惨烈,遭到了猛烈抨击。

可事实上,那英真的是被误会了,她当年确实有说过刀郎的歌不好,但并没有亲口说过“听刀郎的歌的都是农民”这种话,而这句话的造谣,让那英多年背负骂名,简直实惨!

关于两人的恩怨,那就要从十几年前说起了。

2004年,刀郎发行了《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首张专辑。

那场大雪让他飘到了广大听众面前,也将他的事业送到了雪山顶峰,那会儿大街小巷,四处都在飘着他的第一场雪。

当时是刀郎最巅峰的十年,街上两元店刚播完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隔壁网吧就接上他的《西海情歌》,中年男人的彩铃市场被凤凰传奇和刀郎悉数瓜分。

几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中有很高的传唱度,专辑爆火的同时他也有了很高的人气,于是刀郎成功入围“内地十大影响力歌手”评选。

原本那英和刀郎没什么交集,甚至可能都认识不到一块去儿,但当时有着“中国第一天后”之称的那英,受邀成为2010年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的评委,需要选出十年最具影响力的歌手。

而她看到入选有刀郎后,却直接将人排除在外。

首先她标出了自己评选优秀歌手的条件,一是音乐性,二是贡献性,三是有市场。

而那英否定刀郎入选给出的原因是:他的歌不具备审美观点,也没啥贡献性。

说完她还拿刘欢来进行对比,表示如果两人站一块,自己肯定是只看刘欢的。

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当年刀郎唱片的加工出版速度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单是他首张唱片《2002年的第一场雪》就一炮而红,直接卖出了270万张的正版销量。

根据业内资深人士分析,刀郎火成这样,唱片起码有600-800万的流通量。

时隔多年,可能大家对唱片时代没有什么概念。

这里借用同年周杰伦推出的专辑《七里香》专辑做个对比,《七里香》是2004年IFIP(国际唱片业协会)全球销量第42名,虽然没有公布数据,但根据排名估算下来,亚洲年度销量在350万张左右。

然而就是这么单凭一个作品家喻户晓,组成中老人半个曲库的歌手,被那英一句“不具备审美观点”排除在外。

最终,这有着十名人选的奖项,以漏缺一名的结果面相大众。

因为那英的这句话,遭到了无数网友的群起攻之,尤其是喜欢刀郎歌曲的粉丝,他们在网上各种谩骂,将那英骂了个体无完肤,至此,在一些不嫌事大的网友发酵下,两人算是结下了梁子。

后来在有心人揪着“不具备审美”大做文章,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听刀郎的歌的都是农民”,激起了网友的愤怒,觉得那英不仅不尊重刀郎,还嘲讽他们审美低俗。

顷刻间,那英的形象、口碑一落千丈,从乐坛天后成为了瞧不起农民的高傲歌手,受到了全网抵制。

可事实真如传言说的那样吗?

在评审结束后,有记者专门去采访刀郎,问的问题非常刁钻,隐有“挖坑嫌疑”,询问刀郎是如何看待那英说的“农民”那番话,刀郎直接反问是否有亲耳听到。

记者磕磕巴巴表示,有媒体报道过。

“那就是没有咯”,由此可见连刀郎这个当事人,都知道外面说的是谣言。

冷静下来想一想,就能理解那英当时说的话并没有错,她否认刀郎入选,只是从自身作为音乐人和评委角度表达自己的想法,歌手的唱片销量只是其中一个必要评选条件,但并不是只看销量就能被选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歌手。

她只觉得刀郎的歌放在自己这里不过关,从未说过刀郎的人品怎么样,而作为当事人的刀郎,从采访中就不难看出,他并没有因此怨恨那英。

两人本是不存在矛盾的,可经过无良媒体的炒作和过激网友的言论,愣是让两人硬被结下了仇。

音乐审美本就是主观,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只要不恶意诋毁,客观评论难道不能接受?不同人有不同的喜好,喜欢他歌的人,觉得曲子独有韵味能打动人心,但也有人觉得刀郎的歌曲编曲简单、歌词直白,比较适合下沉市场的口味。

好比《情人》虽然歌火爆,但听众不是只有成年人,很多青少年甚至儿童也会接触到,这种偏软色情的词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那英当初说的话也并不是全无道理。

但反对入选这件事发生后,那英就一直被网友们黑,被人误解为是害怕刀郎的名气超过自己,而她自己从未公开回应解释过,这也就导致她背负这个骂名,一背就是十几年。

这些年,只要是跟刀郎有关的新闻,那英就会拉出来“踩”。

尤其是最近刀郎发布新歌后,冤枉的那英被骂的最狠,但她之外的另外三人,却是真真正正在刀郎走红时贬低了人家,一点也不冤枉!

“嘴毒”三人组

刀郎刚那时候时,许多音乐人就被问及对刀郎走红的现象有什么看法以及对他的作品有什么评价。

其中回答火药味最足的,当属汪峰、杨坤和高晓松。

汪峰直言:

他将刀郎成功的原因归咎为媒体的恶意炒作,是被吹捧出来的虚假繁荣,从各个方面都不能与真正的经典制作相提并论。

怎么说呢,扑面而来满满的冒犯感。

不过这还算不上是刀郎听过的最狠评价。

那位diss刘德华不是歌手、嘲讽李宇春不会唱歌的杨坤,称刀郎的歌没有品质,顶多算怀旧。

高晓松更是不留情面:刀郎专辑只配进垃圾桶。

所谓人红是非多,显然当时刀郎对自己的成名准备不足,乐坛多个重量级歌手轮番轰炸,媒体报道负面消息,涉及到道德层面等诸如此类,这让刀郎难以接受,最后选择逃避渐渐退出了音乐舞台。

直至今日他带着《罗刹海市》归来。

歌词的“阅读理解”

有网友根据刀郎的歌词,解读出了疑似内涵那英、汪峰、杨坤等人,以及他们当时坚持的所谓“音乐性”。

然而他们可能真的是过度解读了。

《罗刹海市》源于《聊斋志异》,是聊斋中用来讽刺显示的著名篇章,内容说的是一个叫马骥的美少年误入罗刹国的奇幻故事。

罗刹此地,以丑为美,越丑的人官做得越大,越丑的女人都被抢着,于是俊美的外来者马骥来到此地后遭到众人排挤。

刀郎的《罗刹海市》提取了故事中许多有意思的点,可有人却将其解读为嘲讽娱乐圈弃本逐末,被流量迷花了眼。

还认为他在diss当年名单上的“四大恶人”—那英、汪峰、杨坤、高晓松。

“十里花场”—被网友解读为各大娱乐节目,“未曾开言先转腚”—说的是当年汪峰做评委时,选手还没开口唱,他就已经按下按钮转过身去。

“马户爱听那又鸟的歌”—暗指杨坤对那英溜须拍马,且“马”“户”—驴,对应杨坤的脸很长。

“两耳还是长在肩膀上,可是有三个鼻孔”—疑似嘲讽那英不长脑子,嘴巴就是用来出气的。

而这样战争的终点站,是网友从歌词中解读出了高晓松。

“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 半扇门楣上裱真情”,疑似对应扇不离手的高晓松,扮清高走哪都摇扇。

《罗刹海市》发布后,网上对歌词的讨论络绎不绝,热度持续上涨,其中提到的四人更是被骂了好几天,网友纷纷跑到他们社交账号评论区打卡嘲讽,眼看事情越闹越大,官方才终于出现解释。

结论:

总归就是,刀郎的《罗刹海市》,其实真不是像网友们想的那样,虽然分析的有头有尾,但这首歌只是聊斋志异里的故事剧情,跟其他歌手没有一丁点关系。

关于针对热点话题还是要理性看待,别太入迷上头,娱乐圈变幻莫测,太多事情外界很难看穿,理性吃瓜,别做键盘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聊斋志异   数年   农民   罗刹   销量   娱乐圈   唱片   歌手   网友   专辑   歌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