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钱湖上白鹭飞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7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东钱湖上白鹭飞》的报道。

宋庆历八年(1048年),王安石在宁波鄞县任县令,兴修水利,整治东钱湖,“限湖水之出,捍海潮之入”,解除周边水旱之苦,当地由此连年获得丰收。

东钱湖位于今天的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面积是杭州西湖的三倍多。在历史的长河里,东钱湖经常遭受淤积、污染之苦。

近年来,东钱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湖泊休闲产业体系,从一个经济基础薄弱、环境恶化压力大的区域,逐步转变成风景宜人、历史文化遗存焕发生机的文化型、生态型旅游度假区。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

荷花盛开,香远益清。沿湖绿道上,游人和骑行者各得其乐。约20平方公里的水域,青山映湖水,湖水绕青山,宛若世外桃源。

这里曾经是另外一幅光景。当地老渔民说,从前有一句顺口溜“钱湖水竿打竿,一脚踩在淤泥滩”,藏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早年间,由于湖泥淤积、过度捕捞,东钱湖内水生植物分布面积仅为1%;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单一,软体动物种类少、形体小;由于生产生活及工业废水的排放,底泥的营养盐含量明显偏高,湖水总磷、总氮、石油类指标超标率高,富营养化趋于明显,局部水质甚至一度恶化至劣Ⅴ类。

2005年,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在东钱湖调研时留下谆谆嘱托,要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风貌,努力把东钱湖建设成为文化型、生态型的旅游度假区。

宁波开展对东钱湖的规范化管理整治,清淤退渔、截污纳管、清退高污染工业企业……为去除污染底泥、控制内源污染,东钱湖管委会邀请全国著名的专业机构和专家反复研究论证,放弃了全部换水、抽干暴晒的清淤模式,选择了底泥疏浚与现有生物保护、水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局部疏浚、薄层清淤”方案。

2013年,东钱湖引进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实验室,通过增加水生植物、改善鱼类种群结构等,构建完整健康的水域生态系统,为东钱湖整体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沈敏说,东钱湖管委会成立以来,先后投入100多亿元,全面提升湖泊水质,从总体Ⅳ类、局部Ⅴ类提升到总体Ⅲ类、局部Ⅱ类。接下去要以“生态钱湖、文化钱湖、共富钱湖”为目标,争创世界级旅游度假区。

传统韵味与“时代性”“国际化”相融

湖山美景,人文荟萃。东钱湖承载着厚重的宋韵文化内涵。

南宋时岳飞屈死风波亭,鄞县人史浩为相时,屡为岳飞上奏鸣冤。史氏家族有“一门三丞相、四世两封王”之称,史家在东钱湖畔留下的墓道石刻对考古和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东钱湖边还有一座鄂王庙,是当地百姓为纪念岳飞修建的,始建于南宋,于清代重修。

“宁波在宋代是东南地区发展的典型代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文化新气象。通过挖掘东钱湖的宋韵文化底蕴,探索宋韵文化产品转化展示,我们正着力打造文旅融合的宋韵文化品牌。”东钱湖管委会经济旅游与湖区发展局旅游发展科科长丁银峰说。

以“一廊、一园、一景、一街”为核心的东钱湖宋韵文化圈正推进建设。湖畔古老的村落生态发生润物无声的变化。山水田园风光中发掘出丰富的人文内涵,形成乡村振兴的建设主题。城杨村构建匠人场景,呈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烈氛围;俞塘村营造农耕文化,再现二十四节气宋时耕织图景,激发乡土情怀;洋山村展开艺术画卷,艺术融入民居,成功打造艺术农场、洋山美术馆等……

东钱湖镇韩岭村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浙东水乡古村,韩岭老街可追溯到南宋初期。南宋史浩曾有诗句“中有村墟号韩岭,渔歌樵斧声相参。”古村保护开发自2006年启动,传统韵味与“时代性”“国际化”相融。

村口有一座以“瓦”为创作灵感、风格独特的现代建筑。这是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有感于古村厚重历史而设计的韩岭美术馆,用叠瓦的形式传承历史,用先锋的建筑结构拥抱未来,营造动静兼容的写意之境。

隔湖相望,葡萄牙建筑大师阿尔瓦罗·西扎设计的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静静矗立,展陈不少美术精品。附近还有张永和等一批国际著名建筑师的作品群落。

湖畔陶公山上,由老建筑更新改建的宁波院士中心是甬江科创大走廊的重要地标。西岸坐落着富有江南廊桥韵味的宁波国际会议中心,不久前承办了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东钱湖还在打造水上运动基地,已举办中国—中东欧国际帆船赛、LCA亚洲帆船锦标赛等赛事。

水治则岸兴 主雅客来勤

东钱湖畔,风岭苑民宿。民宿主人、53岁的韩岭村村民赵芬正在整理客房,等待下一波客人的入住。

2020年,在企业做财会工作的赵芬看到了发展的机遇,劝说父亲关停“低小散”的塑料配件工厂,将厂房改造成有8间客房的民宿。

“家乡的湖越来越美,滋养着我们过上好日子。”赵芬说,入住游客既有宁波及周边都市圈的,也有从北京、东北等地慕名而来的,周末入住率普遍达到八成以上,“更别说五一这样的节假日了,那真是一房难求,提前一个月就有人来订房”。

小桥卧波、流水潺潺。韩岭村依托韩岭老街,政企联动运作,设计打造了新潮与古典并存的韩岭水街,新旧街道相映成趣。韩岭街区市场部负责人高洁介绍,2019年底开街以来,韩岭街区年客流量可达200万人次,“希望用美景吸引人,用文化留住人”。

正逢暑假,来自山东的刘女士带着两个孩子在韩岭古街观光游览。“在古街上能体验到宋韵文化,很有意思。”她表示,要带孩子亲手体验宋代点茶制作方法。

依托东钱湖,东钱湖镇经济快速发展。“镇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依托环湖大旅游为其分流,另一方面也展示乡村的自然人文风貌。”东钱湖镇党委副书记徐旸介绍说,2022年,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亿元,全年接待游客710万人,旅游收入53亿元。依托湖区红利,东钱湖镇23个行政村总收入均超过120万元,22个村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

晚霞如锦,风吹芦苇。白鹭掠过湖面,游人踏上归途,村庄亮起灯火。这座千年名湖,在万物生灵的鸣唱中,慢慢沉浸入夜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鄞县   老街   韵文   宁波   管委会   南宋   湖水   局部   生态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