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告:东风17部署在台附近!台媒纷纷报道!台网友口气变了

事件一:美报告:东风17部署在台附近!台媒纷纷报道!台网友口气变了

近日,美国明德大学的埃弗莱斯研究员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中国东风17导弹正在湾湾附近(福建沿海)部署。这款高超音速武器由东风16导弹改良而成,射程可达1800-2500公里,其独特的攻击方式使敌方无法拦截。这一消息引发了岛内媒体和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东风17导弹的威力令人忧虑。一些军事专家认为,中国大陆有多款导弹可用于攻击台湾,除了东风17外,还有东风11、15、16、21、24、25和26等。然而,主要注意力应放在大陆军队的火箭炮上,因为火箭炮在战场上可以击打整个平面,攻击面非常广泛,且造价相对较低。在可能的战争中,大陆可能会搭配使用东风导弹和火箭炮,前者攻击重要目标,后者摧毁普通设施。


湾湾伪前空军副司令张延廷指出,东风17导弹的射程可以涵盖台湾并且能够攻击到美军,其速度更是难以拦截。对于大陆军队的操作,湾湾前立委郭正亮认为是为了避免美国大型舰艇靠近台湾海域,但他也提醒岛内不应寄希望于美军,因为大陆科技进步,未来美军可能撤退至第二岛链。


然而,是否会开战还是未知数。美国计划在太平洋上重新组建名为滨海战斗团的海军陆战队,但郭正亮认为应选择使用小炮艇作战,而该战斗团在首次对战中可能不具备正面兵力,只能在台湾被登陆后用于反攻或骚扰大陆军队。


这次关于东风17导弹的新闻引发湾湾网友的担忧。一些人认为这款导弹可能不会用于攻击台湾,因为用火箭炮已足够。然而,更多人担忧导弹的威力,担心战争可能使普通民众陷入困境。岛内网友对此纷纷发表观点,忧虑局势进一步恶化,呼吁台湾当局审慎对待局势,避免冲动行动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面对复杂的台海局势,各方需保持冷静理性,推动和平解决争端。战争不仅造成巨大损失,也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双方应通过对话协商,寻求共赢解决方案,共同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东风17导弹的存在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但军备竞赛不是解决争端的出路。通过建立互信与合作机制,构建和平稳定的台海关系,才能真正造福两岸人民,并为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事件二:担心中国掀桌子的,不止一个,菲律宾和越南,预感到了什么?

俄乌冲突已持续一年有余,其影响不仅局限于两国之间,还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这场冲突特殊的一个影响,是一些国家出现了一种“被迫害妄想症”,不断担忧自己身边的大国,可能会效仿俄罗斯,在其境内开展所谓的“特别军事行动”。越南,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存在矛盾的国家之一,近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症状”。


有越南学者在网上发文,结合俄乌冲突和地缘局势,担心越南可能面临类似乌克兰的处境。然而,从实际角度看,这种类比并不合适。俄乌冲突是由太多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所致,而南海问题尚未恶化到那个程度。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友好磋商解决南海问题,并与东盟举行会晤,共同定下“南海行为准则”的期限。尽管越南与菲律宾表现出一些小动作,但谈判解决问题的基础仍然存在。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并不会首先选择对越南动武。中国强调南海问题解决应通过谈判,而不是军事手段。中国海警实力已占据优势,升级矛盾没有必要。此外,中国已成为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关键贸易伙伴,越南经济的高速发展部分源于来自中国的产业转移。若越南主动挑起事端,中国可以在经济领域采取行动,重创越南。


值得警惕的是,越南是否会在舆论氛围下,进一步引入域外势力,搅浑南海水域。美国、印度等国正在积极拉拢越南,派遣高层级官员访问越南,并提出在越南部署“多领域特遣队”。尽管中国与东盟已达成共识,解放军和中国海警力量已确立优势,但越南迈向国际化南海问题仍会增加解决问题的成本,给地区局势带来变数。


不过,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越南的行动。尽管美印等国试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但中国与东盟的共识和优势地位不容撼动。中国应持续推动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继续通过磋商、合作等方式维护地区稳定。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保持对话与合作,促进互信,有望降低战争爆发的风险。稳定的南海局势有利于所有相关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事件三:中美关系难以回旋,美准备四箭齐发,中方底牌翻不翻,得看雷蒙多

近十几年来,中美关系一直处于分分合合的状态,而美国将中国视为假想敌,并试图从多个方面对中国进行遏制。经济制裁、贸易限制、加征关税等手段被用于限制中国的发展。然而,这些手段似乎并没有对中国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美国转向技术领域,直接介入中国的半导体行业,通过限制半导体技术发展来遏制中国的技术进步。


为什么选择半导体领域?这是因为半导体技术与人工智能、芯片发展等密切相关。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半导体技术和产品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从航空技术到导弹技术,再到医疗技术,许多领域都与半导体技术息息相关。通过限制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美国试图从全方位遏制中国的技术进步。


美国的决策对中国确实产生了影响。在一些技术领域,中国尚未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如光刻机等。此前,我们一直依赖进口光刻机来满足国内需求,但现在由于销售限制,我们无法满足高端芯片制造的需求。此外,美国还限制了云计算服务在中国的使用,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出招之间连续不断。


在外交领域,美国的举动令人费解。频繁派出高层官员访华,却并未改善中美关系。这些外交举动只是表面功夫,美国表面上示好,实际上是为了寻求新的贸易伙伴以减少对中国资源的依赖。在面对这样的表里不一的做法时,中国坚持原则,寻求和平共处。对于美国的限制措施,我们已准备好第二张反制牌,即限制铟元素出口。铟是半导体行业的重要元素,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铟储量,我们可以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己的利益。


未来,美国是否有铟元素可用,取决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的访华行程。若美国展现出诚意,寻求合作,那么我们也将以开放的态度回应。但如果他们仍然高高在上,试图迫使中国屈服,我们将坚决采取更多的反制措施。在这场牌局背后,中美两国的斗争还将持续。


事件四:中方专机还没动身,解放军四路兵马齐出,“鲨群”战术首秀南海

最近,解放军出动四路兵马,备受世界关注。这些行动在日本海、南太平洋、台海和南海四大海域展开,每一路都涵盖了重要战场或切入点。这样罕见的大动作,必然释放着何种信号?


首先,解放军与俄罗斯在日本海举行的“北部·联合-2023”军事演习已经圆满结束。

第二路是在南太平洋。美国拉拢12个国家,共计13国举行“护身军刀-23”联合军事演习,针对中国的意味非常强。然而,21日中国海军侦察船出现在澳大利亚东海岸附近,一度抵近军演区域。此举向美国显示出对于“护身军刀-23”演习的回应,展示中国在南太平洋的实力。


第三路则是台海。解放军在台海巡航巡演已常态化,但本次动作较大,37架次战机战巡台岛。台军部队试图“驱离”,但解放军的回呛“你也是中国人”让台军感到震慑。

第四路是南海,也是最特殊的一次。中方在南海万山群岛水域派遣了56艘无人艇,测试“鲨群协同”的战术。如果启用,将对解放军和中国海警在南海稳定和防止境外势力侵扰具有重大意义。

这次解放军四路兵马齐出,释放出异常强烈的信号。它向世界展示,中国不再选择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出手,展示了中国在美国意图采取行动的地区实施影响力的实力。

这次动作的海域正是美国等境外势力针对中国的主要战场或切入点。对于美国,最紧张的是中国在台海和南海成功捍卫领土主权完整性。美国勾结“台独”分子,试图阻止中国统一;与菲律宾合作,不断捣乱南海局势。

然而,中国并不像美国一样追求全球称王称霸。我们只是捍卫自己的国家核心利益。若没有美国针对中国的动作,中国大陆可能不需要采取这样的行动。因此,这次行动并未威胁任何国家的根本利益,而是为了捍卫自身利益。


对于那些对中方没有敌意的国家,不会解读出不和谐的声音。而对于想要遏制中国的国家,中方的行动自然会让他们感到大难临头。然而,中国目前采取的是回应措施,没有过度激进,表明我们拥有足够的实力应对来自美方的倾轧。

这样的动作无疑向美国等境外势力传递着强烈的信息:中国有足够的决心和实力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在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冷静,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同时积极寻求和平共处与合作,以实现共赢局面。

事件五:400名飞行员集体跳槽中国,扬言无论如何都不回国,誓为中国效力

近日,航空界爆出一起引人注目的新闻:400名外籍飞行员跳槽我国民航,并承诺绝不回国。“我们坚决为中国航空事业效力,保证中国公民的飞行安全。”这样的决定引发了广泛关注。为什么这些飞行员不顾国家的警告,毅然决然地投入中国的怀抱呢?


外国飞行员数量过剩,转身拥抱中国的高福利,这是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一系列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以及疫情导致的经济下滑,有乘坐飞机需求的顾客减少,各大航空公司供大于求,只能降低薪资以维持公司正常运转。飞行员不再吃香,面临着被辞退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籍飞行员的高待遇显得尤为吸引人。


然而,为何中国需要向全球招募飞行人才呢?这与我国航空事业的起步较晚和飞行员培养成本较高有关。我国民航成立于1949年,相较于其他国家在20世纪初期就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航空体系,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直到1988年,我国才重视民航事业并展开改革。然而,此时美国、英国等国家早已完成航空改革,不断发展航空事业,我国与他们存在一定的差距。


随着我国对民航事业现代化改造的大力推进,飞行安全逐渐受到保障,国内航空业呈现欣欣向荣之势。然而,新的航空公司不断涌现,国际航班相继开通,机场建设日益现代化,导致飞行员的人才紧缺问题浮现。飞机增多,但飞行员培养速度无法跟上,导致了飞行员的缺口。为了满足公众需求,中国不得不考虑招聘外籍飞行员来填补人才缺口。


然而,吸纳外籍飞行员并非长久之计。外籍飞行员的到来补充了国内飞行员队伍,带来更多的经验,也有利于中国民航迅速打开国际航班市场,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强与世界的联系。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问题,例如将国家的飞行安全交付给外籍人员是否稳妥,外籍飞行员在中国飞行需遵守的法律法规与本国不同,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


因此,在吸纳外籍飞行员的同时,我们应加紧对本土飞行员的培养与吸纳,确保我们拥有足够的本土航空人才。培养一名飞行员需要长时间和大量投入,但这样的付出是必要的,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航空业持续发展与健康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总结而言,外籍飞行员的加入为我国民航业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但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应谨慎看待吸纳外籍飞行员的问题,同时着力培养本土航空人才,确保中国民航业能够持续壮大,更好地为国家和公众服务。只有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提升实力,我们才能在蓝天翱翔,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东风   越南   南海   台湾   美国   飞行员   导弹   局势   半导体   中国   外籍   解放军   口气   我国   报告   网友   国家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