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与四大咖的恩怨情仇:一首歌,容不下他复仇的格局

#头条创作挑战赛#

01

和巅峰时期相比,沉静了多年的刀郎,带着新专辑《山歌寥哉》,再次引起了音乐圈的一次地震。

只是这次和上次不一样。

2002年,还带着老婆女儿蜗居在新疆不到十平方米房子里的刀郎,在某天黄昏从工作室里走出来时,突然天空飘起了雪花。

当时,他的工作室就在乌鲁木齐8楼2路车站旁,他突然看到一个穿着一身红衣的维族女孩正在雪中等车。

旁边突然有人感叹:

这可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啊!

正是这句话,好似突然击中了刀郎脑中的音乐细胞,他连忙转身回到工作室,把所见所感,写成了那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

后来,这首歌让他一飞冲天,震惊了整个华语音乐圈。

不仅一年就卖出了270万张,连盗版卖了超1000万张,横空出世的刀郎,还力压刘德华和周杰伦,成了当年第一大男歌手,并被誉为唱片业拯救者。

而这一次,刀郎凭着《山歌寥哉》专辑里的一首《罗刹海市》,再次火出了圈,登上热搜榜第一,重新翻红。

特别是其中的歌词,“驴”啊“鸡”啊,“未曾开言先转腚”啊,“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等,被网友称为刀郎的复仇,剑指华语乐坛四大咖。

此歌一火,连很多不太熟悉刀郎的人,都为他打抱不平,觉得这首歌写得甚好,报了10多年前的“一辱之仇”。

甚至,还形成了互联网的一大奇观:

几十万上百万的网友,组成观光团,轮流去某英、某坤、某峰和某松的短视频评论区里打卡。

不仅队形整齐划一,还卡准了平台的算法机制和搜索机制,让这几个人完美的串联了起来。

只要你搜索《罗刹海市》的相关视频,下面就会提示:大家都在搜:那英;

只要你进入那英的主页,下面就会显示:大家都在搜:杨坤;

只要你进入杨坤的主页,下面就会显示:大家都在搜:汪峰;

当你再进入汪峰的主页,下面依然会显示:大家都在搜:高晓松。

到了高晓松的主页下,又开始无限循环。

真是“无巧不成书”。

华语乐坛几十年来赫赫有名、威名不减的几位前辈,都被刀郎的这首歌完美的串联了起来。

相信很多知道这段故事的网友,都不禁会嘴角上扬。

而不清楚这段故事的网友,当然也会觉得可笑之极。

但对于曾站在过华语乐坛巅峰的刀郎来说,这个故事不仅不好笑,甚至还让人愤愤不平。

以至于20多年来,一直坚持做音乐的刀郎,就像消失在华语乐坛里一样,无人问津,无处留名。

也应了那句话:

喜剧的背后,都是悲剧。

02

关于刀郎走上音乐道路的故事,得从1982年说起。

那一年,他刚好11岁,也不叫刀郎,而叫罗林。

在县文化馆搞音乐的表哥,建议他去学音乐,毕竟他的父母都是吃这碗饭的。

爸爸是舞美,妈妈是舞蹈演员,他从小也表现出了极好的音乐天赋。

虽然罗林深受父母的影响,也爱音乐。但就是那一年,他却迷上了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一心想去少林寺学武。

父母自然不同意,罗林就想了个办法,找到自己要好的两个同学,赞助了他1元钱。

可出生在四川内江市资中县一个小镇上的罗林,想要靠这一元钱去河南少林寺学武,自然是不够的。

果然,刚走了一天,这一元钱就花光了,只好打道回府。

那时,他的父母经常随文工团去各地演出,年纪尚小的罗林就被托付给了大他5岁的哥哥管教。

而哥哥管教他的方式,就是打骂教育。

刀郎打不过,只能忍气吞声,心里默默记仇。

可哥哥虽然关着门打他,但只要罗林走出这个门,被其他人欺负了,哥哥一定第一个冲上前,替他出气。

但这也无法磨灭他心中对哥哥的“仇恨”。

甚至在一次与哥哥的抗争中,跪在地上祈祷老天爷“让哥哥去死”。

直到罗林15岁那年,哥哥谈了一个大他几岁的女朋友,得知这个女朋友曾谈过恋爱,就骂了哥哥一句:绿帽子。

两兄弟好好干了一仗,打得昏天黑地。

事后,母亲为了维护罗林,就骂了哥哥几句,哥哥气不过离家出走。

可没过几天,罗林对老天爷的祈祷就应验了,哥哥不幸出车祸去世了。

自从罗林得知这个噩耗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度过了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年。

好在,那一年有音乐相伴,但对于哥哥的愧疚,也许一辈子都无法消散,总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哥哥。

第二年,他就带着父母省吃俭用给他买的一架钢琴,去参加了某歌舞团的招聘。

可惜,边弹边唱了两首歌,都被评委认为“太业余”落榜了。

03

罗林不想再回到那个让他痛苦万分的家,只能找父母要了10元钱,决定独自出去闯一闯。

后来,他来到内江市,经人介绍认识了键盘手何老师,但何老师性格内向又怪异。

罗林硬生生地给他洗了一年的衣服,何老师才答应收他为徒。

直到有一天,何老师向老板请辞,说罗林的水平已经超过了他,把他推荐给老板后,就自行离去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罗林大哭了一场。

经过几年的磨练,他又和几个朋友组建了“手术刀”乐队,决定好好在音乐圈闯荡一番。

虽然那时他们没有什么知名度,表演的场地也就局限于内江市内,一场才几块钱,还经常为了演出睡在潮湿阴冷的后台。

当时,罗林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去省会成都表演。可托了很多人,却没有一个地方愿意请他们。

就在这段时间,罗林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伴侣,内江市舞蹈演员杨娜,人长得漂亮,身材也很好。

在罗林20岁生日宴告白后,两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不久后杨娜怀孕了,罗林不顾父母的反对,坚持生下了女儿并和杨娜结婚。

只是,杨娜生下女儿40天后,就留下一张“你给不了我想要的生活”的字条,离家出走了。

罗林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孩子她妈》,就把孩子留给了父母,解散了乐队,独自踏上了追寻音乐的道路。

他离开了四川,先后辗转去了重庆、西藏、西安、海南等地,直到他遇到了新疆姑娘朱梅,一名民族歌手。

朱梅人也长得漂亮,身材也很好,她还对罗林很好奇,好奇他为什么这么年轻就有了女儿。

就这样,渐渐地朱梅被罗林身上的才华所吸引,最终两人结为了夫妻。

后来,朱梅母亲生病,她要回新疆照顾母亲,罗林也选择义无反顾的跟随,并把女儿也接到了一起。

没想到,这是这个不得已的决定,让罗林成为了“刀郎”。

在新疆,罗林每天都能感受到当地的异域文化和民族建筑,这让他对多元化的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还认识了一位音乐人,名叫周吉,从内地跑到新疆来做音乐有40年,对这里了如指掌。

认识他之后,罗林对音乐的认识也颠覆性地改变了,他开始每天拿着收音机和纸笔,行走在各种街道上,收集不同的民族音乐和乐器。

但毕竟要生活,一大家子要养活。

所以,罗林一边做音乐,一边开始制作广告音乐。

幸运的是,他制作的一段广告音乐,让一家公司在新疆家喻户晓,这也让他在当地慢慢有了名气,找他做音乐的人越来越多。

直到他发现,这条路并不是他做音乐的初衷,就果断放弃了。

04

为了搞原创,出专辑,他四处找老板赞助。终于遇到一个西点的老板,希望他能在专辑里宣传他的蛋糕店,愿意为他出专辑。

可这张专辑从封面到歌曲,老板都很不满意,觉得自己原本是贩卖甜蜜的地方,却被罗林整成了死气沉沉的样子。

果然,这张专辑只发行了2000,还没卖完就结束了。

但罗林没有气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边研究音乐,一边写歌。硬是逼着自己每天写三四首歌,一年写了1000多首。

直到2002年的那个黄昏,乌鲁木齐下起了第一场雪,罗林的音乐人生才开始慢慢走上了正轨。

3个月后,他又写出了《西域情歌》,在新疆很火,一个月销量达30万张。

并从这首歌策划开始,就首次用了“刀郎”的名字。

而这个名字的由来,和他的声音有关系。

因为他的声音特点和新疆南部麦盖提县“刀朗族”人的声音相似,都是沙哑中带着清亮。

特别是在2004年,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横空出世,除了这首歌里面还有《冲动的惩罚》、《情人》,这些歌后来都火遍了全国的大街小巷,更被誉为刀郎的“封神之作”。

那年,刀郎也33岁了,公司想捧他,就把这个专辑拿到广州去销售。可经销商一看,这个歌手没有啥名气,多亏公司保证说,“能卖多少卖多少,卖不出去的给我退回来”,这个专辑才得以红遍全国。

一下子,刀郎就从默默无闻的草根歌手,摇身一变成了各节目上的座上宾。

但音乐他走红的方式很另类,“野路子”的歌曲虽然得到大众的喜爱,却得不到行业大咖的认同。

甚至在主流音乐圈,很多人都觉得刀郎的走红是刻意炒作的结果,是一种虚假繁荣,甚至这种现象会给音乐圈带来不好的示范作用。

毕竟,无论是从歌曲的专业性还是刀郎的音乐出生,他都无法和罗大佑、崔健等当时站在华语乐坛顶尖的歌手相比。

可刀郎却就偏偏站上了华语乐坛的顶峰,甚至在2004年的时候,排在十大歌手第一的位置上。

但人红是非多,特别是像刀郎这样与主流音乐圈格格不入的人。

05

正是那一年,汪峰评价刀郎现象时说:

刀郎现象是流行音乐悲哀的表现,刀郎是非常一般的,这不是批评,而是事实,他只是一种现象。

杨坤评价刀郎的音乐时说:

他有音乐吗?你认为他那是音乐吗?

对于记者的提问:如果他做的不是音乐是什么呢?

杨坤却回答:

怀旧吧!他唱的那些老歌让我来唱,不会比他差,但我近期没有翻唱的打算。我觉得刀郎的走红很奇怪,我们这么多人努力地做品质音乐,可在他的唱片里什么都听不到,听到的只有苍白无力,也许我们努力想做的音乐,听歌的人并不需要。

高晓松更直白:

如果是小柯、朴树,我自己拿钱也要做。但是他的专辑,我可能会直接扔进垃圾桶。

可与北京音乐圈相反的却是港台音乐圈的态度。

刘德华主动向刀郎约歌,谭咏麟也专程飞到新疆,请刀郎为他写歌。还因为等不及,只能先翻唱《2002年的第一场雪》,粤语歌名为《讲不出的告别》。

一正一反的态度,也让刀郎喜忧参半。

为了专心做音乐,刀郎只能推掉绝大部分演出,沉寂了一段时间。

可市面上打着他名号赚钱的人实在太多了,他只能公开亮相,参加各种演出。

到了2005年,刀郎更是力压陈坤、葛优,荣登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第13位,年收入高达1200万,人气之旺,让很多专业的大咖歌手都望尘莫及。

可这一年,也成了刀郎时代的最后一年。

不知道是嫉妒,还是真的不懂他的音乐,在2010年,刀郎被网友评选为“十大最有影响力歌手”时,却遭到了评委主席那英的公开反对。

那英当时的原话是:

他(刀郎)不具备审美观点,刚才说了半天,就是刀郎这个销量呢,我又闭嘴了,的确,我们谁都没卖过他,可是咱们不能光靠销量。

甚至有传闻说,那英说,在KTV点刀郎歌的人都是农民。

最终,那英动用了一票否决权,刀郎到手的奖杯没了。

也许,在他们的眼里,老百姓喜欢听的音乐不能称之为音乐,甚至对一个老百姓评选出来的歌手,也不能称之为专业意义上的歌手。

在他们的眼里,只有科班出生,只有正规正道的音乐才叫音乐,而像刀郎这样的草根歌手,凭着一首“神曲”走红就已算奇迹了,怎么能登大雅之堂呢?

所以,在潜意识里,老百姓说了不算,因为老百姓的审美不能代表华语乐坛的审美,你必须得到行业里大咖的认可,你才能登大雅之堂。

想来也真是讽刺。

06

从那以后,刀郎的名字就鲜少在公众里出现,至于现在的年轻人甚至听都没听过。

但刀郎并没有在音乐圈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做音乐而易。

2011年,40岁的他举行全国巡演时,还邀请了谭咏麟等人助阵。

2020年,还有人曝光了刀郎的一张近照,虽然有些发福,但精神状态很OK。

2021年,50岁的刀郎发行了全新专辑《世间的每个人》,只是和巅峰时期相比,反响平平。

直到这首新歌《罗刹海市》,刀郎才重回大众视野。

为什么这首歌会火?

因为知道这段故事的人,在里面听出了另一层意思,认为刀郎是借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故事,来回击当年“坤无言,峰无语,那无声,松无影”对他的轻蔑。

在这个故事里,蒲松龄描写了一个虚无缥渺的国家罗刹国,那里完全是一个和现实审美相反的世界。他们以丑为美,只要长得足够丑,当的官也足够大。

主人公马骥,初到这里的时候,就因为长得太好看,反而把人吓得四处逃窜。

后来,马骥去了另一个国度海市,这里风景如画,美人如玉,完全就是一番人人向往的景象。

马骥不仅凭借颜值和才华打动了龙王,还当上了驸马……

这两个天差地别的国度,正是蒲松龄为了感叹以丑为美、群魔乱舞的罗刹国,容不下有才华的美人坚持自我的一种讽刺。

而刀郎的这首歌,在很多网友的眼里,也恰好和当年那四位对上了:

“那马户”,被指内涵某歌手的脸型;

“那又鸟”,被指内涵“那鹰”;

“一丘河,丘为峰,河为水”,被指内涵摇滚歌手某峰同时,“一丘河”意指“一丘之貉”;

“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被指内涵某松故作高雅。

至于歌词里的“维特根斯坦”,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有两句名言:

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

一个人语言的边界,即是他世界的边界。

网友觉得,用来讽刺这四位当年的批判。

而对于网友们的猜测,刀郎没有任何回应,网友们也仅仅停留在想象的阶段。

无论刀郎的这首歌,是否如网友所说的那样,南大教授的一句话,才让人看到这首歌的可赞之处:

我愿意解读为刀郎对社会丑恶现象的嘲讽,不是具体针对哪个人,这样他的歌曲才更有意义。作为一个古代小说研究者,我支持刀郎的这种创新,很喜欢他的歌曲。

就像刀郎,当年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时,说的那样:

追求完美的心态是不对的,后来静下来才真正意识到,其实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大家都只是有不同意见而已。

没有完美,也没有所有人都喜欢的东西。

相信这首歌,容不下他复仇的格局。

原创不易,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转发与留言,是猫叔最大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内江市   华语   罗刹   新疆   乐坛   恩怨   格局   哥哥   歌手   网友   专辑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