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潘功胜接棒易纲,担任央行行长,事情始末你知道多少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被免去职务,易纲,生于北京,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经济学家、银行家,美国伊利诺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易纲长期在央行工作,担任过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2016年3月任央行党委副书记,2018年3月任央行行长。

易纲在货币政策上强调常态化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并注重加强与市场沟通,传递权威信号、对外阐释央行货币政策思路。易纲还曾多次对外释放权威声音。潘功胜接替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此前已出任央行党委书记一职,随着其被正式任命为央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也将重回党委书记、行长一肩挑的模式。

潘功胜的接棒,对在新一轮金融监管机构改革中,被视为将更专注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职能的央行来说,意味着其各项工作也将无缝衔接。潘功胜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剑桥大学博士后学者及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在2012年调任央行副行长前,有着丰富的商业银行管理经验,经历过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两家国有商业银行的重组、改制和上市。

在担任央行副行长的11年间,潘功胜分管过外汇、研究局、宏审局、金融市场司、金融稳定局、调查统计司以及支付、征信等央行多个关键领域,并注重加强与市场沟通,传递权威信号、对外阐释央行货币政策思路。

在新一轮金融监管机构改革中,中国人民银行被视为,将更加专注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职能。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在欧美发达经济体在货币政策上的“大放大收”的背景下,潘功胜多次强调,中国实施的是常态化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对于当下全球经济形势,潘功胜认为,从历史长周期看,全球宏观环境可能由“大缓和”走向“高波动”。

对于金融风险防范,潘功胜曾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金融系统将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和完善金融风险的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维护好国家的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潘功胜的接任,对于中国人民银行来说,意味着其各项工作也将无缝衔接。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包括:担负着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职能,统一经营各项信贷业务,在国家计划实施中具有综合反映和货币监督功能。

中国人民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决议成立“中共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苏维埃国家银行),并发行货币。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人民政权被分割成彼此不能连接的区域。

各根据地建立了相对独立、分散管理的根据地银行,并各自发行在本根据地内流通的货币。1948年12月1日,以华北银行为基础,合并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央银行和法定本位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央行   国家银行   苏维埃   行长   漫灌   中国人民银行   接棒   审慎   始末   根据地   货币政策   中国   职能   货币   金融风险   事情   银行   金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