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VS耿美玉,B站耿同学:请971站到阳光下,接受检验!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点击右上方“关注”,准时接收每日精彩内容推送。

书接上回,EFL引用B站up主“耿同学讲故事”(粉丝数:48.6万)的视频,向大家抛砖引玉介绍和分享了学术圈一些常见的乱象(《Science》深度报道:论文伪造灌水普遍,B站“耿同学”持续发声),受益于耿同学幽默而不失专业的评述风格,这些内容发布后引起了大家广泛讨论。

图1 耿同学B站主页

一石激起千层浪,近期耿同学再次硬刚到了饶毅VS耿美玉“阿尔茨海默症新药GV-971研究真实性之争”热度事件当中,为方便大家以书面形式了解这一事件,我们这次特意联系到耿同学获得其视频内容的文字版本!真理越辩越明,在做完实验或茶余饭后之际,这也是我们广大科研人员需要思索的一个话题。

图2 饶毅教授

以下为耿同学视频的文稿全部内容:

截止7月16日上午,生物学家饶议已在其个人公众号连续四天发文质疑耿美玉及其研发的971。但四天绝对不会是终点,去年犯罪嫌疑人尹某卖益生菌被饶毅老师diss了6天,971的事可比益生菌大多了。

图3 971事件

饶毅老师与耿美玉的孽缘还要从2019年说起,2019 年末,饶毅老师举报耿美玉学术造假,认为其发表在 Cell Research 上的关于971可以通过肠道菌群治疗小鼠阿尔兹海默症的文章不造假是不可能的。

于是耿美玉就去法院告饶毅老师,诉讼请求是「被告饶毅在个人微信朋友圈、《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及《文汇报》显著位置发布道歉声明,每日发布一次,时间持续十五日,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毫无意外,诉讼被驳回,法院还补充提出:鼓励真理越辩越明。这法院,不愧是人民法院,点赞!

之后耿美玉不服,提出上诉,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与今年7月13日,二审驳回耿美玉上诉。且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法院认为饶毅老师的的举报完全是从学术角度出发,不管正确与否,都属于学术层面的争论,不涉及侵害名誉权,这也是法院驳回耿美玉诉求的主要理由。

深度理解图片误用

科技部在接到举报后,开始对耿美玉的论文做调查,于2021 年 1 月 21 日,发布了调查结果:未发现有造假,但发现论文存在少量图片误用。图片误用,又是图片误用,还是那个经典话术,那到底什么是图片误用呢?让我们来加深一下对图片误用的认识。

著名学术打假网站PubPeer对耿美玉4篇论文的质疑。这四篇论文被质疑存在图片不当裁剪、一图多用等问题。

图4 受质疑论文标题

图1中,两种不同的处理,β-Actin的条带却是相同的:

图5 受质疑论文图片

图3C中,有两组(不同处理组别)图片重叠,见红框和蓝框内。这种图片重复移动了位置,很明显是精心操作过的。即使真的是误用,一篇文章三出这种错误,实验结果还有可信度吗?这个学术期刊还是肝脏病学顶刊,可不是普通的水刊呦。这种文章不撤稿你让同学们怎么相信自己正在看的其他论文?

图6 受质疑论文图片

图7 受质疑论文杂志分区

接下来更是重量级期刊cell,图1E的图片,将该图片色彩反转后,可以看出,黄色箭头所指的位置存在明显的P图痕迹

图8 受质疑论文

图9 受质疑论文图片

图片反转是一种常见的寻找P图痕迹的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这里不展开说。我只能告诉同学们不要使用ps去伪造图片,除非你是专业的美工人员,就你闲着没事学两三天ps,不行的。想要造假秦桧法和赵高法才是首选,处理WB图像,推荐赵高法。我还特地去找了这个抗体的说明书,上面写的很清楚,用TSA这个药物,1 μM,18 小时,处理海拉细胞或者成肌细胞就能调控这个蛋白。你看说明书上展示的结果多好。然后说这是你用自己的试验方法处理得到的,这就是赵高法,学会了吗,耿美玉团队的同学们?

图10 抗体说明书

下一篇文章,图E存在图像旋转、裁切等问题。图2C和图4B,存在图像重叠。

图11 受质疑论文标题

图12 受质疑论文图片

图13 受质疑论文图片

这图片误用明显精心设计啊,这论文也不撤稿,留着这种文章污染sci,什么意思,编辑难道已经知道sci体系无药可救了?放弃治疗了?一个体系得烂到什么地步才能让这些文章修修补补继续存在。我以我经常跟大家说,我拿来一篇sci,我这是学术论文还是科幻小说,不知道作者是科学院的还是文学院的,有同学觉得我实在恶意抹黑SCI体系,还抹黑,我就问你,还有什么继续黑下去的空间吗?

论文的图4B中的两张图片,存在明显的重叠。这个撤不撤稿就无所谓了,oncotarget,著名大水刊,上面的文章结论本来也没人相信。

图14 受质疑论文图片

大家知道为什么老是听说图片误用,但是很少听到数据误用。因为实验数据分两种,一种是图像,这样的,是显微镜或者其他仪器拍出来的照片,大家造假的时候经常会图像会重复使用,这样一下子就看出来了,所以就有了经典辞令:图片误用。但是有些实验结果是数字,比如图中箭头所指的这个点,其实代表了一个数值,我写多少就是多少,这就是实验数据当中的赵高法,你能看出来真假吗?看不出来,所以没有数据误用这一说。但是图片都误用了,数据可能不误用吗?

2019年971上市,但是是附带条件的批注上市,也就是说,临床数据不完整,需要上市以后补充。国内的三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GV-971能明显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过程使用的是一种量表,这个分量表是一份满分70分的试卷。与安慰剂组相比,服药36周后测试分比不用药提高了2.5分左右,虽然统计学上有意义,但改善确实不大。这里需要给大家科普一下,生物医学当中的有效和小时老百姓理解的有效不太一样。生物医学当中是否有效要看统计学差异,举个我经常提到的例子,我离大连老家的直线距离大约800千米,我站在这里,朝着家的方向跳一步,离家的距离一测是799.999千米,这个实验我重复10次,就能得出结论:蛙跳显著缩短我离家的距离。所以从学术层面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严谨的结论:蛙跳是一种有效的回家方式。此处的有效和某些药物声称的有效是一样的。有效,但不多,蛙跳有效,但你不会真的蛙跳回家,你也跳不回去

图15 蛙跳回家显著性分析

附带条件的批注上市,相关的法律条文在2019年发布,意思就是严重危及生命疾病的重大疾病可以特事特办,这一条规定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事实上971也是在这条规定颁布的同一年上市的。2021 年 12 月 3 日,971 被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此时,971已经上市两年,但是临床数据补充还没有完成。而且在2022 年 5 月 13 日,971国际多中心 3 期临床研究宣布停止,理由与疫情有关。饶毅老师紧跟着就在其个人公众号发文质疑:《停国内销售才是改弦更张第一步》。

2020 年 7 月 6 日,饶毅在期刊 Cell Research 发表了简讯,质疑「GV-971」:「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种药物有这么多的靶点可以治疗或缓解同一种疾病。」

2020 年 7 月 13 日,耿美玉团队也在同个期刊发表简讯进行回应:「一种药物有多个靶点通路来实现治疗效果十分常见,比如二甲双胍。」

但耿美玉的回答是有瑕疵的,2022年林圣彩院士团队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贤明教授团队研究证实,PEN2正是一百多年来学界一直在寻找的二甲双胍直接作用靶点!也就是说二甲双胍的靶点并不广泛,所谓的靶点多只是因为人们还没有找到直接作用靶点,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你惹你女朋友生气了,她用指甲掐你的大腿根的肉,你疼的龇牙咧嘴,呜嗷乱叫,请问你此时的面部表情是你女朋友指甲攻击的作用靶点吗?不是,大腿根才是。我进实验室有些年头了,实验中用过的药物没有一百种也有几十种,从来没有一种药只影响一个或几个基因,都是影响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基因的上调,同时也造成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基因的下调。但是他们不能都称为药物的靶点。所以饶老师认为药物靶点太多是有问题的,意味着其实很可能还没有找到真正的靶点。

国家药监局审批971的过程中,指出其分子太大,过不了血脑屏障。耿美玉此前发的所有论文,都说971作用于神经系统内部(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比如耿美玉的博士生的论文,就是971通过影响脑神经细胞的线粒体起作用,但是药监局说971过不了血脑屏障,也就进不了大脑,那这个博士都在做些啥?我不理解。而且这篇博士论文的摘要我看了三遍,没有发现肠道菌群相关字样。

被指出分子太大而且进不去脑后,才有了2019年10月的耿和绿谷的文章,号称971作用于肠道的微生物,通过它们再影响脑内炎症,再治疗阿兹海默。在药监局审批过程中,提出它不能进脑,而后耿和绿谷合作再号称发现971不需要进脑,只需要在肠道作用。这可能才是71机制众多的真正原因。

只能说肠道菌群是个筐,啥玩意儿都能往里装。现在大家对肠道菌群的应用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反正有什么解释不了的事,与肠道菌群有关就完事了。

我们再来看971的奠基论文,题目是寡甘露酸钠治疗重塑肠道微生物群并抑制肠道细菌氨基酸形状的神经炎症,以抑制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也是备受争议的一篇sci。

关于这篇sci,我有三个点需要给大家科普

科普一:耿美玉这篇sci的方法里明确写道使用的是粪便样本。而最近的Nature论文现实,粪便样本并不能代表肠道内的菌群组成和代谢情况。所以耿美玉的文章在实验方法上面是有瑕疵的,实验结论可信度自然就很低。

科普二:肠道菌群与阿尔兹海默症有关,这件事情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什么叫相关,不做科研的人可能不理解。我举个例子:我本科的时候有个感触特别深,就是北方的同学平均身高更高,注意啊,这不是地域歧视。也就是说同学们的身高与他来自北方有关联,这种关联毋庸置疑吧?但是并不是每个北方人都高,也不能通过身高就判断出这位同学来自哪个省。肠道菌群与阿尔兹海默症的关系也是一样的,不是每个患者肠道菌群都乱掉了,也不是每个健康人的肠道菌群都是好的。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肠道菌群没有乱掉的患者,971有效吗?现在还不知道。所以医生需不需要在开药之前,先给患者分析一下肠道菌群。这都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证据来说明。

科普三:按照这篇文章所述,971的作用机制是改善肠道菌群,但是改善肠道菌群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菌群移植是最高效的方式,一劳永逸,价格一万元左右,也就是说阿尔兹海默症的主要病因如果是肠道菌群,菌群移植理论上就是阿尔兹海默症的克星。而实际当中并不是克星,所以阿尔兹海默症的关键病因不在肠道,这个逻辑没问题吧?所以耿美玉这篇文章的结论与实际实验结论是相悖的。

971能被称为神药,离不开背后的神人,此人姓吕,咱就叫他吕神吧。上世纪90十年代的致富浪潮中,安徽人吕神从攀枝花钢铁厂“下海”,在珠海,盘下了一家大排档。一次,在与几个人客人谈论国际形势时,一位客人吃惊于吕松涛的见解,在得知对方是东北大学哲学硕士时,得出“小吕不是一般人”的结论。

透过这位客人,吕神用大排档经营权换来的10万元,投资到一笔地产项目上,让这笔钱半年之内增值7倍。随后吕神在房地产业和股市频频出手,很快让个人资产增值了几十倍。

据吕神回忆,自己随后与珠海一位朋友合资成立了一家公司,并于1994年将公司迁往上海。网传吕神口中的朋友就是吕神的老乡史玉柱,也就是脑白金创始人,脑白金含有低聚糖,可改善肠道菌群。971是海藻当中提取的寡糖,也是改善肠道菌群。你说这不巧了吗?

1996年,史玉柱位于珠海的巨人大厦出事,吕神也受波及,当年年底时他负债8800万。沉重的债务压力一度让吕神“想一死了之”。

低谷之际,他接触到了南怀瑾的《易经杂说》,这里面的圣贤智慧、对中医的描述,让他深受启发,也指明了他接下来的创业方向,那就是他手中的“中华灵芝宝”代理权。

1997年7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完成课题“‘中华灵芝宝’对多种培养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结论证实该药物对多种白血病和人体实体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现今,在中国知网上依旧有很多中华灵芝宝的论文。

上海药物研究所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在此后的20多年里与吕神紧密合作。但上海药物研究所为大众熟知的,还是其后来在非典疫情期间,发表《洁尔阴洗液在抗 SARS 方面的研究成果》而引发关注;以及新冠疫情初期发现“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相关产品脱销。张伯礼院士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双黄连口服液只能起到调节体内状态的作用,对病毒并不具有针对性。上海药物所的这两项研究成果,背后的利害关系,瞎子也能看明白。

2008年1月,央视对吕神的绿谷集团进行了起底。据央视报道,药监部门查实,在绿谷集团一系列的抗癌产品广告中,引用了大量的科研机构、权威医院、专家学者、受益患者等,对其产品的所谓抗癌效果进行宣传。给产品编织了"全球首个灵芝类抗癌药品"、"我国第一大抗癌中药"、"入选《联合国采购目录》惟一抗癌中药"、"进入美国FDA临床认证首个中国新药"等美丽光环,其实都是假的。正是通过这些诱人的宣传,吸引了大量的癌症患者购买中华灵芝宝,把这些产品作为自己的救命稻草。上海市药监局将绿谷集团涉嫌严重违法的广告移交上海工商部门立案查处。

随后,数百家媒体聚焦绿谷,全国各相关主管部门开始对绿谷严查。吕神事业降至冰点。“2008年公司倒闭,2008年11月,吕松涛去美国深刻反思。反思了不到一个月,当年12月初,吕神称自己突然“顿悟”,再次创业于是就有了现在的971。

现在对于971的争议很大,而且既然是有条件的批注上市,就应该依法补充完整的临床试验证据。真实有效的临床试验证据才是回怼饶毅老师和广大网友的最有力武器。而国际临床不通过,还请彻查尽快退市,接受法律制裁。

本视频说了这么多971的事情,其中利益牵涉甚多,我既然说了这些话,就没打算全身而退。我不能接受饶毅老师在高强度对线的时候,我作为一个本专业的学生,自己还有一个说话的平台的情况下,一言不发,装死,如果我是这样的人,那我就等于死了。今日我等若冷眼旁观,他日祸临己身,将无人为我等摇旗呐喊。

民众的眼睛就是温暖的阳光,希望越来越多的民众看到此事,让971站到阳光下,接受检验!

了解更多

关注“EngineeringForLife”,了解更多前沿科研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蛙跳   同学   肠道   灵芝   上海   药物   患者   结论   作用   学术   老师   阳光   数据   论文   文章   图片   耿美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