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防守者说甜瓜与科比难防的时候

难防与实际的效率,不一定是一回事。

通常描述巨星难防的,都是球员自己,想想当事人的心理。


野球场打过篮球的诸位,一定有体会:

有人得分靠偷下,有人得分靠定点,有人得分靠人喂球,有人得分靠打挡拆,有人得分靠跑底线。

这些分,丢了就丢了;你会懊悔自己漏人,跟队友说一声“我的我的!”就过去了。

你想的要么是“下次再认真点,也许就防住了”;要么是“本来就没他高没他壮,防不住也正常。”

但球场上如果有个人,不停用各种动作挑你,每个动作都还能投得进(当然也会投丢),而且不停地从各个角度挑你;你每次防他,他都有新的招式使出来;你回头一看篮筐,明明觉得防住了,还他妈进了!(当然也有投丢的),你会印象深刻。

赛后一看得分,他不一定是投得最准的、得分最高的,其他快下的喂球的挡拆的跑底线的也许得分更高,但你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家伙:

“太难防了!”

旁观者看的是数据,当事人在意的是技术和体验。

没打过球的诸位,咱们以《Slam Dunk》举例。

按统计,神奈川大赛,赤木场均25分,流川场均30分,相去无几。论统计,对山王三井射中8个三分球,得分在流川之上。


但为什么流川被说是湘北的王牌呢?

对山王工业,流川下半场不过进了一个补扣、投中一个抛射、射中一个三分球、追身射中近筐中投。为什么好像惊天动地呢?

因为直面防守,也因为出人意料:泽北料不到他会突破抛射,他抛了;泽北料不到他会三分球,他进了。

让人印象最深的,永远有这三个因素:直面防守、出人意料、层出不穷。


皮尔斯曾经比较科比、麦蒂、卡特、甜瓜、勒布朗。

麦蒂是小前锋身材里的组织后卫,投篮起跳点高到你盖不到,所以你总得琢磨别让他进入投篮位置。

卡特是投篮起跳很快,同时第一步惊人,所以特别需要在意防守的尺寸。

勒布朗壮而又快,而且一个肩膀就能卡到身位,而且左右手全能,不停的身体接触也让你疲倦。你可以尝试让他跳投。

——发现没有,皮尔斯对这三位,都是有所顾忌,有所对策的。


说甜瓜和科比了。


甜瓜,皮尔斯的原话:

“他是个独一无二的组合体,高大,强壮,跑跳,还有世界级的投篮能力,天然就能袭筐——他比赛的每个技术环节都卓越;有些球员擅长一两招,甜瓜什么都会,而且他没有特定甜区,他哪里都投得进;他的体格和投篮手感之结合是无与伦比的,你一刻都不能松懈。科比是史上最好的得分手,但我防他背打时没防甜瓜那么难受;勒布朗很强硬,但有些时候你可以防他跳投;对甜瓜,没办法放。”

从甜瓜2003年入行,到他2018年开始不打首发了,这期间他得了25417分,同期仅次于勒布朗的31038分。

同期单打得分,甜瓜次于勒布朗、韦德和帕克——三个外围突破怪——同代第四。考虑到前三个都是外围球员,甜瓜是同代锋线球员中直面防守单打得分最多的人。

篮下得手第四——仅次于勒布朗、德怀特和韦德。

长中投得手第二——仅次于德克,高于科比。

中距离投篮占总投篮49%。

三分球同代第十四——高过乔·约翰逊。


他经常浪投,所以数据效率不会好看。

但的的确确是,从袭篮,到背打,到中投,到三分球,到处都有,让对位人没法松懈,“没办法放”。


投不投得进是赛后数据总结的事。

“有没有限制甜瓜不让他舒服出手”,是防守者自己在意的事。

毕竟打过野球的心里都有数:“对面这球没投进,到底是我防得好,还是我运气好他投丢了,我自己心里清楚”。

针对科比,皮尔斯的说法:

他有别于其他人的,在于他的杀手气质。他会无休止地反复来搞你,从一切可能的角度,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来搞你。

这就像,巴图姆刚去开拓者时,麦克米兰教练简单告诫他:

防麦蒂?防他强投;防勒布朗?限制他突破;防科比?“祝你好运。”

科比并不总能像韦德那样摆脱出空档,中位背身未必压过皮尔斯,长距离远射的无视防守度不一定好过卡特和雷,试探步不一定好过甜瓜和德克;运用挡拆和传球视野并不比罗伊好;被锁到没机会了强投那一下很厉害,但麦蒂也有类似威胁。

但科比可怕在:这些玩意他都会,而且随时会有新的招式出来搞你;他中年后自号“黑曼巴”,就自豪在“黑曼巴蛇可以急速完成一系列动作”。


我很喜欢举的一个例子:

2006年对太阳系列赛第五场50分之战,科比一度左右腰换着打,有段时间巴博萨防他,被他摧毁了。

一个最典型的球是这样的:

科比左腰卡住身型要位,压制巴博萨。球传过来,科比跳步接球,落地的同时右脚往后一拉,卡身位。

巴博萨立刻跳后一步,防科比右肩翻身。科比背身接球在手,左脚中轴脚,右脚立刻旋转,左肩直接翻身面筐;巴博萨先撤步防科比突破,发现科比可以中投,急忙上前。

科比一个轻微的投篮假动作,立刻放下;巴博萨上步补位,发现科比投篮只是假动作,且左脚稍微在右脚前,不适合起跳,于是重心放下,再防科比右手运球突破。

结果科比直接连一个强行起跳,空中调整身位中投。解决。

非常细微,非常之快。你如果只看比赛,只来得及看到科比背身接球右脚往后一点,一个转身右脚再一点,中投。一气呵成。短短3秒,三到四个假动作一气呵成。

招式一个个分解开来,谁都会;但他能一口气完成这些,速率、精确度、细节。

而且因为他先前已经用各色招式蹂躏了巴博萨,巴博萨完全被他牵线木偶似的提着——你只看巴博萨的动作,会觉得他大惊小怪,仿佛抽风。那是被科比细碎的小动作折磨怕了。

直面防守。出人意料。层出不穷。

这也是为什么杜兰特与欧文很欣赏科比的原因:即便杜兰特的得分效率在科比之上。

一对一攻击大师都精益求精,所以对类似的东西格外在意。

旁观者看的是分数,看投进多少投丢多少,来判断防守的难度。而当事人在意的,是技术和体验。

比如,这球科比投进了,但莫布里在被他晃飞的一瞬间,就知道“我没防住”,至于后续进不进,都不妨碍那点挫败感了。


当然凡事一体两面:直面防守也导致经常蛮干,出人意料也导致经常投篮不合理、层出不穷也导致经常投丢得多。

但在当事人观感里,当你没法有针对性举措,无法获得“这一个我防住了”的实在感,只能被动地任由对方依靠步伐、反应、手感、协调性和无穷体能,无休止地用各种方式直面防守投进了许多匪夷所思不合常理的球后,那感受就是俩字:

“难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甜瓜   皮尔斯   卡特   球员   招式   右脚   出人意料   得分   在意   动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