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卢氏」卢氏方言土语解析

卢氏方言土语解析

王春生

方言土语,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以上,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最能代表地域文化特色,是语言中的活化石。方言土语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味深意浓,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其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的特色与当地的人文性格相互吻合、相互映衬。

方言土语,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学家刘半农曾说过,方言是一种“地域的神味”。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方言已逐渐形成完整的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并已成为区域内民众进行社会交际的一种联结纽带。方言富有特色的表达,往往与一个地方的风俗、文化等相互融合,是与乡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普通话得以更加广泛的应用,方言土语的使用人群和使用范围则不断缩减,可以说是日渐式微,00后甚至90后的大部分青少年都不会说本土方言,导致方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绝迹。本文以多姿多彩的卢氏方言土语为例,探讨乡土语言在一个地区不可替代性的作用,解析方言土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带来的时代意义。

卢氏素有“三省通衢”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北受晋文化熏染,南沐荆楚文化滋润,东蒙中原文化涵养,西承三秦文化渗透,民间文化多元交叉,相融共生,协同发展,积淀深厚,异彩纷呈。由于地处豫之西陲,山大沟深,历史上交通阻塞不便,民众居住分散,又历经战乱,居民多有变迁,来自四方之民,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有融合同化的一面,也有参杂变异的一面,所以形成了在一县之内,四乡语言各异的特点,故俗有“卢氏人五花蛮子”的说法。

卢氏方言土语,属全国八大方言区中的华北次方言区,秦岭语系次土语的一种。根据县内的地理和语言特征,由北向南可分为崤山、洛河、老鹳河三个音系语区。唯独“瓦窑沟语”,因受湖北(“下江人”)话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特点。


卢氏县城因地理位置处于洛河盆地中心的洛水之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全县半数以上的居民说洛河话,因此,应以洛河话为卢氏方言的代表。

相比于普通话,很多卢氏人说话“u和ou”不分,通常把韵母“u”发音为“ou”。

肚子——dou子 竹子——zou子

小路——小lou 粗布——cou布

鲁班——lou班 录音机——lou音机

卢氏——lou氏

还有“e”、“o”不分,把“e”读成“o”音。

哥——go 科——ko。

除此之外,存在z、c、s和zh、ch、sh不分,即平翘不分,把翘舌音发成平舌音,把前组词的音错发成后组词的音:

如“诗”“事”“是”“师”“史”均读si。

事实——四时 生人——僧人

报纸——报子 诗歌——四哥

老师——老司 山歌——三哥


时令时间

卢氏方言土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简洁生动,新鲜凝练,意境深邃,自然风趣,质朴又富有人情味,贴切又生动,始终保持自然感和生命力,表现了豫西人民质朴的生活状态。就时令时间而言,卢氏方言妙趣横生。

年时过——去年。前年过——去年的前一年。

过年—— 明年;过春节。今个儿——指今天。

夜过儿——昨天。明个儿——明天。

清早——早晨。 晌午——中午。

后个儿——指后天。 半后晌——傍晚。

前儿过——昨天的前一天。

大前儿过——前天的前一天。

麻糊眼儿——天色昏时候。

一晌子——一上午或一下午。

人体组织

卢氏方言色彩浓厚,通俗易懂,像一渠清流,泛着水花,朴素清新,给人自然美和形式美的双重感觉,凸显出山乡人性独有的风韵与神采,不仅生动传神,而且增添了口语的节奏感,反映了山里人清雅的审美内涵。

骶脑——头。额颅盖儿——额头。

葫芦头、光电泡——光头。光秃子——秃顶。

谢顶子——谢顶。脑门儿——额头。

眼窝窑子——眼睛。眼眨毛——睫毛。

眼睛仁——瞳仁。耳朵窟窿——耳孔。

鼻疙瘩——鼻子。鼻梁凹——鼻梁上部。

鼻窟窿——鼻孔。喝酒坑——酒窝。

串脸胡子——络腮胡子。腮帮子、腮巴子——腮颊。

脖疙瘩儿——喉结。喉咙系儿——喉咙。

肩末头——肩膀。弯腰弓脊——驼背。

罗锅、背锅子——驼背。奶头、妈儿妈儿——乳头。

妈水儿——乳汁。胳老肢儿——腋窝。

捶头子——拳头。手脖子——手腕。

指甲盖儿——指甲。肚母脐窑——肚脐。

壳廊子——胸膛。肋子——肋骨。

罗圈腿——O型腿。布朗盖——膝盖。

沟蛋子——屁股。脚底板儿——脚底。


生活百科

卢氏人性格刚毅粗犷,坦率豪放,说话做事如竹竿进门直来直去。卢氏土语是卢氏人生活的积淀,形神兼备,幽默生动,味道十足,恰似陈年老酒,馨香醇厚,回味悠长。比如说某个人浮漂、张狂,放荡形骸,卢氏人会用“五脊六兽”来形容,其贴切形象程度入木三分。这种语言,看似肤浅,实则有味,既易懂又淳朴,通俗流畅,意境清新,听着舒心,陶冶情操。

日头——太阳。不须顾——没注意。

老末——最后;末尾。不拾闲——勤快;勤劳。

憨包——傻瓜。去球——完了;算了。

日弄人——欺骗;捉弄人。不枪中——不行。

布住——抱着。苦哩——面汤。

空壳篓、木任啥——没有。突鲁——下滑。

疙意人——恶心人。耳顽皮厚——屡教不改。

疙寥——古怪;不规矩。芫荽(yan sui)——香菜。

墩儿——板凳。腌臜——不干净;肮脏。

摆置——收拾;拾掇。吆火,协活——大声喊。

布拉——用手拍拍;抚平。主贵——贵重。

烧包——不踏实;爱炫耀。老鳖一——吝啬。

坷台——台阶。缠磨——纠缠不休。

拿粘人——纠缠;无理取闹。倒机毛——鬼点子多。

小戳儿——背后嚼舌头。坐月子——妇女生小孩。

奏似——就是。太毒了——厉害;毒辣。

捏过——差不多;过得去。杆子货——莽撞。

美日踏——满足。呀呀嗨——惊讶。

独孤约——独自一个。绍道框——啰嗦;重复。

日塌山——事情搞砸了。死鸭子——不满。

鳖日水——不服气。发呓症——说梦话。

意而把睁——不清醒。杆子——性情鲁莽。

哪坨儿——哪里。茅子——厕所。

胡器——土块;土坯。脚地——地板。

板头——凳子。奏撒——干什么。

私跟——一起走。掌馈——丈夫。

灭——小麦。伙起——朋友。

小怂——坏蛋。闷歹——痴呆。

跑茅子——腹泻。圪蹴——蹲下。

喷喷——聊天。年穿——说话。

得劲——快活;舒服。指望——依靠。

约莫——思量;估计。莫说的——很好。

耐打毛——欠揍。不日正你——不理你。

去球——算了;不干了。能中——可以。

挖挠——不舒服。值顾——值得。

迷瞪——迷迷糊糊。日搞人——欺骗;捉弄人。

哭泣料筒——声音杂乱。钻挤——投机钻营。

诀吧——滚蛋。麻糖——麻花。

枯皱——褶皱;不平整。

没啥子——没关系;没什么事。

没意思——较好;没意义。

猫递爪——小孩互相打闹。

算拉倒——事情到此为止。

此奈、格林人——肮脏;恶心。

嚷筋——不利索;节外生枝。

瓦灰蛋——指不成器的人。

沤人——缠磨人;讹人;赖人。

熏臣了——事情办坏了。

赤肚子——不穿衣服;光屁股。

圪腻头——办事不果断的人。

其苏——干爽;干净;整齐。

嘎杂马西——杂乱;各种各样的东西。

狼食儿——不成器;四不像;坏家伙。

死娃子——不成器;混蛋;办错事。

叽咕头——吝啬;小气;抠门儿;不大方。

机赛——机灵;善于把握、扑捉时机。

二百五——莽撞;爱出风头;不计后果。

瓷壶儿、信球、二蛋——单纯;傻瓜;不理性。

鳖气不吭、牧嚢蛋——沉默;不爱表态说话。

煽板子——指说假话、大话、空话的人。

灰炮弹——不争气;百事不成;坏家伙。

灰包蛋儿——指不能成家立业的败家子。

逛蛋儿——指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

鳖气——常被人欺;办事多吃亏;倒霉。

真球气——尴尬;狼狈;难堪;窘迫。

破鞋——生活放荡,不守妇道的女人。

小抠儿——过日子会打算;也指吝啬小气的人。

不列哲——关系不清不楚;邋遢;做事没条理。

这帮那帮、这腔那腔——这边那边。

亲属称谓

卢氏人对亲属的称谓,别致亲切,别具一格,充满浓浓的情味。生活中,一句句方言,连缀着许多卢氏游子关于乡愁的记记。乡土语言精美,美在来自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有着青山绿水的灵气,有着百鸟婉转的清脆音韵,有着醉人心脾的浓郁花香,显示着秀美的田园之貌,扬洒着清心爽肺之甘露,散发着五谷瓜豆的清新气味,飘逸着维系亲情的纽带,它是农家朴实的心音话语。

爷——祖父。奶——祖母。

外爷——外祖父。外奶——外祖母。

喂爷——外爷。喂奶——外奶。

大——父亲。伯——父亲。

老丈人——岳父。老丈母——岳母。

婆娘——妻子。外先人——丈夫。

屋里人——妻子。后老——继父。

后娘——继母。室兄哥——妻子的哥哥

小舅子——妻子的弟弟。娃辈子哥——丈夫的哥哥。

小叔子——丈夫的弟弟。小姑子——丈夫的妹妹。

小姨子——妻子的妹妹。


动物名称

卢氏人对身边动物的叫法形象而生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观念: 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情感。没有乡音,无以慰籍乡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

偶(ou)——牛。长虫——蛇。

地出溜——蛇。牙猪——阉割后的公猪。

郎猪——公猪。郎猫——公猫。

女猫——母猫。草鹿——母鹿。

犍牛——公牛。水丁丁——蜻蜓。

圪得——绵羊种公羊。骚虎——山羊种公羊。

牙狗——公狗。出穿——蚯蚓。

老哇——乌鸦。山喜虫——麻雀。

麻野鹊——鹊。蝎虎子——壁虎。

花大姐——瓢虫。花媳妇——椿树蛾。

双叠词

卢氏方言中有很多夸张渲染的成份,表达情感更加细腻,能有效增加口语的生动性,令人回味悠长。其中最常用的双叠词,形式整齐,叠韵连绵,朗朗上口,能形象的描绘出当时的自然环境,当时的人物动作,当时的人物心理。其形象性、修饰性、确切性和艺术性无与伦比。

排排场场——场面铺张而奢华;体面;光彩。

刺刺撩撩——好动;不安生;没有规矩意识。

嘁嘁戳戳——背着人嚼舌头;不正大光明。

叽叽咕咕——不大胆;不大方;背后地说人。

逼逼咭咭——吝啬;抠唆;小气。

缠缠磨磨——缠磨人;使用各种办法。

花花梢梢——颜色缭乱;招摇。

嗡嗡蹬蹬——办事迟缓。

毛毛盗盗——小偷小摸。

扯扯络络——好拉关系。

豁豁绰绰——热心助人。

洒洒乐乐——潇洒;心情舒畅。

嘀嘀咕咕——暗中捣鬼。

呜呜啦啦——说话不清楚。

吆吆活活——吵吵闹闹。

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条条直直——身材苗条匀称。

壮壮实实——身体健壮。

虎虎腾腾——雷厉风行。

咋咋唬唬——虚张声势。

列列哲哲——清楚明白。

摸摸出出——动作缓慢;磨叽。


中心词前后附加成分

卢氏乡土语言来自丰富多彩的农家生活,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土,但不庸俗,有着经过众人加工提炼的清美,读起来有流利的普通话声调,音韵若行云流水,有起伏有高潮,又有轻轻柔柔让人舒缓的感受,韵味悠长,浸润心灵。卢氏乡土语言是卢氏人身份的重要标志,在日常交流中,许多卢氏人在中心词前后附加形容词、数量词等,对所要表达的事物加以渲染。

生——生疼、生冷、生怕。

稀——稀烂、稀松、稀少、稀薄。

太——太脏、太能、太漏、太多。

真——真美、真行、真中、真圆。

瞎——瞎能、瞎哄、瞎说、瞎踏箩。

臭——臭能、臭品、臭哄哄。

能——能倔倔、能骇人、能文、能武。

多——多恨人,多不象话、多数、多高。

光——光秃秃、光溜溜。

粗——粗短、粗木、粗布。

得很——好得很,热得很、冷得很、美得很。

要命——怕得要命、冻得要命。

死了——美死了、渴死了、热死了、冷死了。

不愣登——花不愣登、痴不愣登、憨不愣登。

保护和传承方言土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保持汉语多样化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手段。其次,研究、保护和传承方言重在留存一种富有人文价值的文化生态,不仅具有语言研究方面的学术价值,更具有民俗、历史、人文理念方面的价值,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贡献。其三,用方言词汇或说法既准确又形象,给人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之感,而如果不使用特定方言,则只能传达事件的基本信息,描述起来显得干巴巴的,缺乏灵动和表现力。其四,普通话是以方言为基础的,没有方言,普通话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方言如果被消灭,很多文化遗产就无从继承,就真的成了“遗产”。

方言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具有长远意义,如同物种意义上的不可再生性。别让“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场景,只存在于诗词中。

(来源:卢氏部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卢氏   方言土语   公羊   乡音   不成器   乡土   方言   吝啬   普通话   生动   人文   妻子   丈夫   形象   语言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