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王李克农有多厉害?从没带过1次兵,却被授予上将军衔

建国后,毛泽东说“如果不是李克农、钱壮飞和胡底等同志,包括周恩来等许多中央领导同志,就都不存在了……。”

龙潭三杰的诞生

1927年冬,因为北京地下组织遭到敌人破坏,钱壮飞和胡底一同辗转前往上海。刚到上海时,钱壮飞并没有固定工作,只能靠做杂工来维持生计。直到1928年的某天,日子捉襟见肘的钱壮飞突然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国民党特务机构准备组建1个无线电训练班,现在正到处招兵买马收录有天资的学员。

毕业于北京医科学院,且文笔出众的钱壮飞,最终拔得头筹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巧的是刚进训练班,他就碰上了自己的湖北老乡徐恩曾。

徐恩曾是国民党中统头子陈立夫的表弟,深得老蒋信任。而钱壮飞不仅人长得端正,办事也非常的沉稳干练,所以备受徐恩曾器重。

1928年秋,徐恩曾当上“上海国际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后,将钱壮飞留在身边,并让他做了管理局秘书。而后,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钱壮飞又很快成了徐恩曾的私人秘书,开始接管他的所有公私事务。

虽然身在敌营,但钱壮飞始终都没有放弃革命事业。1929年11月,经胡底安排,钱壮飞第一次见到了时任中共沪中区宣传委员的李克农。而这也是“龙潭三杰”的首次会面

当时,国内革命浪潮不断高涨,蒋介石为清除国统区的中共组织,下令扩大中统组织,相关事务全权交由陈立夫主持。陈立夫收到指令后,又将这个担子交给了徐恩曾。

徐恩曾过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有功夫就想出去花天酒地,索性就让钱壮飞代劳,物色能够胜任的特务人选。于是,李克农和胡底便乘此机会,也打入了国民党特务机构的核心层,建立起三人情报小组,由李克农担任组长。闻名遐迩的“龙潭三杰”自此登上历史舞台。

顾顺章叛变危机

1931年4月,顾顺章在武汉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后当即叛变。被捕前他负责主持中央特科的具体工作,而中央特科说白了就是中共的情报机构,换句话讲,顾顺章掌握着中共中央所有的机密。

这让中共中央领导的处境十分危险。当时,他直接供出中共驻武汉地下交通机关,用作投名状,而后要求国民党特务立刻把他送往南京,面见蒋介石。潜伏在南京中统特务机关的钱壮飞,译出顾顺章被捕的电报后,迅即派人赶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报警。

此时,周恩来、瞿秋白、秦邦宪等共产党中央要员的住址和办公地点已经遭到泄露。老蒋在拿到情报后大喜过望,嘴角都咧到了耳根子后面,他火速下令出兵,企图把驻守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彻底铲除。

4月28日早上,国民党军警特务在顾顺章的指引下,展开大搜捕行动,他们挨个搜查我党负责人的住处,结果却处处扑空,只有个别电台,因为来不及通知惨遭破坏。老蒋收到消息后,被气得脸色铁青。而中央之所以能把损失降到这么低,龙潭三杰不可没。

钱壮飞在25号截获顾顺章已经叛变的情报后,不敢有片刻喘息,火速通知联络员,并百般嘱托千万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上海,于是情报在26号早上就被送到了李克农手里。面对眼前十万火急的情况,李克农快速让自己冷静下来,脑袋里飞速思考着应对策略。

当下最紧要的肯定是尽快把情报送到中央,让各方立刻转移。但事有不巧,这天并非碰头的日子,中央特科和李克农之间的联络人欧阳新没有来。这可如何是好?

转念间李克农又想到,要是能直接找到陈赓,就可以和中央取得联系。但陈赓现在具体在哪里他也不知道,只能尝试通过江苏省委去打听,李克农当天接连去了好多地方,结果都不见陈赓的踪迹。

看着时间分秒流逝,他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幸亏没放弃,次日清晨,李克农终于在汽车出租公司找到了陈赓,简明扼要表达清楚当下的危机情况后,陈赓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上报周恩来。

周恩来又迅速通知中央各部立刻转移,到27号旁晚党中央和国际机关全部重新隐蔽到了其他安全地带,并切断了和顾顺章的所有联系。于是,就有了28日国民党军警特务扑空的那幕。

此事虽然已成过往,但至今都让人心有余悸。周恩来、瞿秋白、王明、博古、邓颖超、邓小平、聂荣臻、陈赓以陈云等,当时都处于危机之中。国民党特务头目陈立夫后来说过“当时只差五分钟,就把周恩来给抓住了……。”

其实,陈立夫的哀叹并不正确,因为五分钟只是表象,从他委任徐恩曾建立中统特务组织开始,就已经注定后来的落败结局。

建国后,周恩来在诸多场合提起过李克农、钱壮飞和胡底。“如果没有龙潭三杰,我们早就不存在了。”然而关于他们的传奇远不止于此,尤其是李克农。

开国上将李克农

1951年6月,朝鲜停战谈判被提上日程。鉴于谈判对手是强悍的美国,毛泽东慎重考虑过后,决定交由李克农全权负责。

然而,李克农这个时候正在和疾病作斗争,严重的哮喘让他苦不堪言,平日里只能依靠大量药物勉强控制,发作起来甚至需要注射吗啡才能入睡。因为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影响工作,李克农希望中央重新确立人选。

放眼党内,人才确实不少,但这件事还就只有李克农最合适去办。毛泽东反复斟酌数日,最后依然坚持原先的决定不变。

既然中央如此信任,李克农也不再推辞,于7月7日抱病出征。作为新中国的特派代表,李克农只需幕后坐镇。当时,他的存在对朝鲜都属于绝密。

期间,李克农密切关注着谈判桌上的所有细节,并全权处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问题,每天都需要带病进行高强度工作。随着谈判的深入,逐渐落入下风的美国代表,强烈的感受到中朝代表背后,有位隐性人物在统筹指挥,而谈判桌上的一切都和这个人密切相关。

天气入冬以后,李克农的心肺病症状变得越来越严重,好几次开会他都陷入了昏迷。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后,相继劝他回国修养。但李克农只说出五个字“临阵不换将!”只要他还有口气,就必须奋战到底,谁劝都没有用。

整场谈判前后历时两年,李克农硬是坚持到了最后,并为中朝两国立下汗马功劳。1954年4月,李克农还没从紧张的朝鲜停战谈判中休息过来,就再次跟随周恩来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短短两个月,他先后出席各种会议超50次,平均每次下来都得4个小时。当年,中国代表团诸多幕后事务性工作,都是他在亲力亲为,日内瓦会议的成功,让中国外交局面得以迅速打开。

1955年,为中国革命、解放事业贡献毕生的李克农,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1962年2月9日,李克农于北京病逝,享年63岁。不同于其他开国将领,李克农的死因备受争议,外界盛传着多个版本。当然,这和他神秘且充满传奇色彩的军事生涯密切相关。李伦多年后也曾出面澄清,李克农的去世就是积劳成疾、积重难返的结果。

坊间流传,李克农去世后,美国中央情报局曾放假3天以示庆祝。然而,这种说法根本没有任何根据。想必更多的,还是对李克农将军卓越功绩的另一种肯定。

曾有解释说:李克农逝世当天恰逢星期五,紧跟着就是周末,而2月12日虽是周一,但也是林肯的诞辰,属于美国公共假期,所以就算美中央情报局当时连放了3天假,也属于正常休息,和李老并没有直接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日内瓦   龙潭   党中央   周恩来   中统   中共中央   朝鲜   军衔   特务   美国   上将   国民党   上海   特工   中共   从没   情报   厉害   中央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