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球之乡:养牛大爷修建第一片沙土球场,开设网球学校培养青训精英,贵族运动成全民运动

7月14日早上6点,天才微微亮,因为多年网球训练皮肤被晒得黝黑的彭菊芳拉开球场半掩的门,推着他找人焊接的简易网球收纳车走了进去,准备开始今天的教学课。这项大众眼中的贵族运动在他这似乎无比寻常。

他常来训练的这片球场并不是专业体育中心,而是一块位于湖北省京山市的气象局公共网球场。

在这座总人口仅有60余万的小城里,像这样建在单位和社区里的公共网球场共有340余片,每年都有国际网联青少年网球巡回赛、2023年“网球之乡杯”全国青少年网球积分赛等专业赛事在此举办。

京山市部分社区公共网球场 图/九派新闻记者 董自能

【1】自上而下的网球运动普及之路,养牛大爷也能打得一手好球

彭菊芳是京山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网球教练,在此之外,他还经营着一个养牛场。

停不下来的性格让61岁的他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精神劲,这已经是他和网球结缘的第35个年头,出色的技术让他成了当地人口中“小区楼下的网球大爷”。

彭菊芳在和小球员练习接发球。 图/九派新闻 董自能

京山与网球结缘也要从80年代说起,当时市里一群网球爱好者计划参加湖北省老年网球公开赛,于是开始在篮球场训练,群众对这一新活动很好奇,经常去看他们打球。随着参赛者摘得业余组冠军的消息传回城里,京山市更多人开始接触网球。

彭菊芳的同事就是参赛的几位人员之一,他的网球启蒙也因此开始。当时的京山市民正因市里没有一片专门的网球场感到头疼,于是到武汉参加过比赛,见过专业球场的同事找到彭菊芳,希望他帮忙找一些村里的年轻人来按要求修一片球场。最后,这座以沙土为基底的网球场建成,京山拥有了一块真正意义上的网球场。

而彭菊芳和网球的正式结缘还要从一块网球拍说起,他的同事将自己到武汉参赛获得的奖品球拍送给他当作修建球场的答谢。

以现在的工艺来看,这副木质拍身,用线织成网面的球拍非常简陋。不过对当时的彭菊芳来说,这是来之不易的宝贝。

之后的日子里,他就用这幅球拍到球场和同事们打球。面对参加过比赛的老将们,他不出意外地败下阵来。

不服气的他开始每早六点到球场加练,因为没有人陪练,他就利用场边的墙让球弹回来反复击打,打够一两个小时后再去上班。

力耕不欺,日复一日的训练让他球技大涨,上了年纪的同事已经不再是他的对手,他开始和网球专业的大学生切磋球技。

这之后他便开启了自己传奇一般的业余网球生涯:组建起京山农民网球队力克湖北海归专家网球队,赢得全国业余网球公开赛冠军,还摘下湖北省运会双打银牌。

不过他并没有走上职业道路,现在退休的他依然在经营着自己的牛场,“扫地僧”般的存在也让京山网球氛围多了一份江湖气。

彭菊芳在自己的养牛场。 图/九派新闻 董自能

随着年龄渐长,彭菊芳竞技状态开始下降,拥有网球裁判员证和教练证的他开始在当地担任网球教练,负责给一些对网球感兴趣的青少年学员上课。

来向他学习网球的孩子们越来越多,渐渐一个班已经放不下,他只能将学员分好批次来上课。对于彭菊芳来说,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快乐的,这让他重拾刚开始打网球时的乐趣。

他常说自己是京山网球事业从起步到兴盛的见证人。“当初市里只有几片沙土网球场,现在到处都有塑胶球场,单是文峰公园里就有7片”。

【2】网球之乡着眼未来,积极开展青训事业

彭菊芳口中的文峰公园是一座以文峰塔为名的公园,同时是一座网球主题公园,称得上京山市民的网球主场,几片网球场时刻都有在打球的人。

没抢到球场的人也不甘心,选择在外面的路边打“野球”,乃至经常能看到被主人牵到公园遛弯的宠物狗叼着被打出网外的球玩耍。

在文峰塔下打“野球”的小球员。 图/九派新闻 董自能

文峰公园还是京山市湖北网球学校的官方训练场,这座省字号的网球学校因为京山独特的网球氛围而设立在此。

成立5年来,学校为各大高校和省网球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网球运动员,其中不少学生考入985、211等重点高校,是京山网球青训事业的标志。

每天,学校里的小将们都会乘坐校车去文峰公园训练,诗涵也是其中之一。

“我早上6点半吃完早饭,就坐校车到公园打两个小时球,之后回学校上两节文化课,中午睡个午觉,下午上两节课后再来打球。”这是诗涵在网球学校每天的课程安排,和其他学生不同的是,诗涵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京山人。

“我女儿是从武汉过来上学的,当初我听朋友介绍网球学校后,就带着她来京山参观,到这之后被这里的网球氛围给震撼了。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人都会甩个一两下拍子,其他任何城市都看不到。”诗涵的爸爸回忆起初到京山时的场景仍觉得很惊奇。

第一年,诗涵的爸爸选择陪读,后来诗涵才开始学校住宿。这也是十岁的她第一次离开家上学。

诗涵说自己刚开始经常会想家,还好有网球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也她和的同学们有了共同的话题。

现在她很喜欢这里的生活,周末会和同学一起到市里逛街,或者去公园和大人们打球。

文峰公园内的高密度网球场。 图/九派新闻 董自能

对诗涵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来说,练习网球也意味着很多的牺牲。比如高强度的训练让她的皮肤晒得很黑,腿上不时会多出一个为了救球而磕出的疤痕。

另外,为了保持挥拍击球的流畅度,她把自己最舍不得的两边鬓发也剪掉了。“现在她平均一个月就得换一双球鞋,换下来的球鞋鞋底已经全磨平了。”

诗涵在训练课时和同学打网球。 图/九派新闻 董自能

从零开始学习网球的诗涵经过在学校的三年训练,已经有资格参加专业青少年赛事,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被问起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一次比赛时,她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班内的一次练习赛,那场比赛中,她终于赢下了之前从未战胜的同班对手。

“我以前总是打不过她,后来我发现她打反手球有弱点,我就不断练习击球方向,努力去让大部分时候的击球都能让她不得不用反手来打,最后用这招赢了她。”

她说,中国选手最近几年在国际网球赛场被国外选手压制得很厉害,自己的梦想是不断变强,有一天能代表中国出战国际赛事,去为国争光。

而在文峰公园内的另一片球场内,也有一位网球少年引起了围观群众的好奇。一位路过的大爷惊奇地向身边的朋友说:“哎,怎么还有个黑人小孩在打球!”像这位大爷一样惊奇的人不在少数。

皮肤黝黑的胡蝶却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情景。他是一位混血小将,妈妈来自马达加斯加,胡蝶五个月的时候就来到京山生活,之后一直生活在京山。身边人看来,胡蝶就是一个京山孩子。

第一天到学校上网球课时,他的教练因为面前他犯了难。

看着面前这个黑皮肤的小孩,教练下意识用自己磕磕绊绊的英文给胡蝶讲解网球的技巧,殊不知不但自己听着拗口,胡蝶其实也听不懂。

从小在京山长大的胡蝶并不知道英语为何物,取而代之的是一口地道的京山话,开口把教练吓了一跳。

胡蝶的父母在非洲工作,他则和爷爷奶奶生活。去网球学校上学的想法是奶奶提出的,她觉得网球能让胡蝶更快融入京山的生活。

事实也确实如此,打网球让胡蝶本就活泼的性子得到释放,在训练场上他和大家关系很好,也结识了不少朋友。

准备击球的胡蝶。 图/九派新闻董自能

胡蝶的教练称他身体条件很好,比起其他孩子,他在速度和力量上天赋更有优势,足够长的臂展也让他有更大的防守面积,在和同龄孩子的比赛中展现出了实力。“不过我们不会拔苗助长,现在对他更多还是打好基础”。

汤奶奶照顾胡蝶已经7年,这么长时间里,胡蝶说京山话,吃京山菜,除了黑色皮肤外,看不出他和其他孩子有太大不同。

汤奶奶说,身边人对胡蝶都很好,她也不介意别人对胡蝶肤色的讨论,孙子健康长大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每天早上8点半,汤奶奶就会骑着电动车带胡蝶到文峰公园上网球课,中午再送孙子回家吃饭,她不觉得辛苦。

用她的话说,胡蝶在球场上取得一点点进步,她就很欣慰。不过胡蝶常常在训练场开小差,和其他孩子比赛跑步,掰手腕,常让她觉得好气又好笑,只能在场外时不时提醒孙子好好打球。

胡蝶说他很想成为像李娜一样厉害的网球运动员,等自己长大有能力了,就把爸爸妈妈接回来一起生活。

【3】网球文化传承,职业球员回归故乡任教

像诗涵和胡蝶这样身边缺少亲友陪伴的孩子,教练就是他们最熟悉的人。诗涵经常会聊起指导她的孙教练。

孙教练是土生土长的京山人,他不仅是京山第一个被征召入湖北省网球队的职业球员,也是第一个从省队回到家乡投身网球事业的教练员。

他目前在网球学校任教,执教球员的年龄段覆盖小学到高中,他带的一位学员给九派新闻介绍时,骄傲地说,“我的教练可是省队出来的,打球特别强。”

正在上网球训练课的孙教练。 图/九派新闻董自能

在省队度过7年职业网球生涯后,放不下对网球热爱的他选择成为一位教练员。

他注意到京山的青少年网球成绩进步一直较为乏力,于是决定把自己在外所学带回京山,投身家乡网球青训事业。

“我觉得我是一个表面看起来很严肃,但是不会让学员们产生厌烦心理的人,他们还是愿意跟我说心里话的,一些学生考上大学后也会回来找我打球。”

孙教练在教学中很重视因材施教,他擅长分析学员们的个体差异,找准每个人的问题所在,然后再加以辅导。

面对青少年球员的心理问题,他说自己会尽力设身处地,把自己代入到学员的年龄段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职业球员到教练员,两种身份的转变对他来说也并非易事。球员阶段,他考虑得更多的是怎么打好球,而教练员需要双向考虑,全面布局。

“我以前打球没打过对手,会觉得问题在自己身上,再怎么有压力都是自己的事情。为人师表以后,你会发现你得对很多人负责,不仅要考虑学生自己的成长,还有学校和家长的期望。”

网球学校的名人墙多是网球运动员介绍。 图/九派新闻 董自能

曾获得过青少年全国赛冠军的孙教练,在网球学校任教5年来,已经培养过十岁组全国冠军,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女双冠军,以及省运会多个网球项目的冠军。

另有四位小学员已经通过了湖北省队的选拔。作为教练员,他说自己的目标是能够在有生之年能够培养出一个顶级的运动员。

“当然,从青少年的教育观来讲,很多事情不是一开始就注定的,孩子是一直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应该让他自己拥有选择走哪条路的权利,我们学校的初衷是孩子既可以读好书,也可以打好网球,不管他们选择走职业,还是通过网球优势去参加高考,我们都不会干涉孩子的选择。”

在京山的街头巷尾,经常能看到背着网球拍走在路上的年轻人,或者老当益壮的大龄球手在社区球场里互相切磋。

这里没有温网高雅的着装要求,也没有太多商业性质的比赛,平凡的小城生活中,一个个网球梦就此启航。

九派新闻记者 董自能

编辑 吴迪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沙土   民运   网球   球场   胡蝶   学校   湖北省   京山   球员   网球场   中国   大爷   贵族   教练   精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