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临终前,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多年后才知主席的深谋远虑

为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阅读前请辛苦点下“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76年2月2日,中共中央1号文件中,“由陈锡联同志负责指挥中央军委工作”这一内容,引发众多人的质疑。

要知道林彪事件后,叶剑英一直担任主持军委的工作,可以说是有着很强的工作能力了,并且资历也在陈锡联之上。

那为何毛主席要将军权交给陈锡联呢?

在多年后,大家也终于明白了毛主席的思深忧远的决策,不禁赞叹毛主席的先见之明。

寒门将士陈锡联

陈锡联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小小年纪就开始担起了家庭的重担,被父母送到地主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在战争年代的陈锡联一直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他希望能够到战场上杀敌报国,而不是过着这种低下的仆人生活。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于是,大革命被迫走向失败。

但革命力量仍不放弃,农村开始大力宣扬革命活动,还有一些游击队也自发加入其中,这些都深深地感染了陈锡联,更加激发了他报效祖国的决心,于是,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加入家乡的游击队,踏上了征途。

幸运的是,没过多久陈锡联所在的游击队因为一次偶然机会加入了红军,而他也自然而然成为了红军中的一员。

但因为陈锡联年龄小并且身材有些矮小,起初首长并不打算接收他,好在其他同志帮他说话,他才能够留下来,不过不让他参加战斗,而是将放马的任务交给他。

在军队中,陈锡联做任何事情都非常积极,而且认真负责不会出现差错,表现突出,在他的努力下,首长也终于同意他参与到战斗中。

很快,陈锡联便有了一个小小的成就,他在出击平汉路时抓捕了一名敌军并且还缴获了套筒一只,这对于刚刚入伍且年龄尚小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战绩”了

此后,陈锡联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十分突出。在1931年8月,他就被班长破格提拔为连政治指导员,并安排其参加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活动。

到了战场上,陈锡联十分勇猛,尤其在双桥镇战斗中,也是活动中规模较大的一次战斗,他面对敌人毫不畏惧,经历了两个月的奋战,他们终于取得胜利。他勇猛的战斗能力,被战友们称为“小钢炮”。

同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黄安成立,陈锡联被编入第4军第10师第30团政治处,担任通讯班的班长。

在陈锡联的军旅生涯中,有一个对他影响很深的人,那个人是徐向前。当时陈锡联想要带班里的人出去改善一下伙食,便凑了几个钱买了几根油条和一碗鸡血汤,也只是几个人喝了一碗,但就是这件小事差点让陈锡联丢了性命

徐向前

这件事被张国焘知道后,一口咬定陈锡联是肃反,在当时上了张国焘的肃反名单,可是九死一生。幸运的是,当时恰巧被徐向前碰到,他极力反对张国焘的做法,认为是小题大做,况且陈锡联在战场上表现优异,不能因为这件小事断了前途。

最后在徐向前的激烈争论下,保住了陈锡联的性命,这件事也深深的印刻在陈锡联的心中

后来,在红四方面军进行扩编和整顿时,陈锡联当选第30军第88师第263团的政委。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随着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红四方面军第4军第10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并由陈锡联担任团长。

10月中旬,为配合国民党军作战,陈锡联奉命在代县、崞县以东地区,执行侧击南犯日军后方的任务,当他们行进到刘家庄地区附近时,发现又日军飞机不断轰炸忻口国民党军阵地,经过了解附近有个阳明堡机场。

通过几天的侦查,了解到机场共有飞机24架,掌握了飞机夜间停放的位置,敌军的人数以及机场内外部署情况也都摸得差不多了。于是,陈锡联决定夜袭阳明堡机场。

19日夜战斗开始,第3营搞定机场,第1营,第2营破坏桥梁,保障第3营侧后安全,并且随时支援第3营作战,第3营负责阻断前来支援的日军。

突击队则从东西两侧隐蔽进入机场,在进到距飞机约30米时,突然被日军哨兵发觉,于是发起猛烈攻击,用机关枪、手榴弹向飞机猛烈袭击,顿时浓烟四起。

历经一个小时,,歼灭日军100余人,炸毁了日军战机24架,使日军一时丧失进攻忻口、太原的空中支援力量。

此次战斗有力配合了国民党军的忻口防御作战,陈锡联也因为完美有效的作战计划受到了总部的嘉奖。

此后他又带领部队参加了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等一系列战斗,战绩显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响堂铺伏击战

1938年3月下旬,日军进入晋东南和吕梁山区,使我方运输补给任务更加繁重。为了保障补给能够顺利进行,只能想办法破坏敌军前进,于是刘邓首长决定来一次伏击行动,伏击地点便选在了响堂铺一带。

因为响堂铺的地形优势,使得它成为一个很好的埋伏地点,这场战斗由徐向前副师长指挥,陈锡联率领部队冲锋。

徐向前师长部署两个团在公路以北分为左右两翼设伏,又派一个团掩护伏击部队侧后的安全;还有一个团阻击可能前来支援的日军,并让一个连负责保障该团后方安全。

31日凌晨,日军的全部车辆以及掩护部队进入陈锡联部队所设的埋伏圈,随后他们对敌军展开猛烈地袭击。

经过两个小时激烈的战斗,陈锡联所率领的769团成功摧毁日军100辆汽车。缴获不少枪支弹药,这就是著名的“响堂铺之战”。

1940年打响了“百团大战”的战线,第一阶段是破袭正太铁路,而狮垴山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制高点,于是日军便盯上了狮垴山,还试图从后方偷袭。

当时正好碰到陈锡联率领部队巡查,于是他们展开了一场并没有事先策划好的战斗。

陈锡联带领部队在狮垴山顽强阻击日军进攻,事发突然,但好在陈锡联临危不惧,迅速安排好作战计划,才得以给了日军致命的打击,为129师在正太路的破袭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陈锡联小时候因为家庭贫困,所以家里人没有让他上过学,但他却一直有一颗追求知识的心。在军营中,每天除了训练,其余时间他就会向领导以及其他同志学习知识,其中有些知识还给战场上的他提供了不少帮助,可以说是智勇双全了。

身为一个将士,不仅作战勇猛,还要有很强的政治以及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于是,1943年,陈锡联前往延安,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也是在那里他见到了毛主席。

起初陈锡联非常紧张,但在毛主席的耐心谈话下,他渐渐熟悉了,也不是那么拘谨了,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就主动向毛主席请教。


毛主席也了解了他很多情况,比如家庭、学习,还有他的一些战绩,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毛主席也看到了陈锡联身上的发光点。

后来,陈锡联先后参与了挺进大别山、解放宛西九县、淮海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并且在战役中的表现都十分突出,更加让毛主席觉得他是个可塑之才。于是在1973年毛主席便提议让陈锡联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毛主席的这一提议,也更加证明了他对陈锡联能力的认可

临危受命,不负所托

1971年林彪逝世后,军委的日常工作一直是由叶剑英主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叶剑英的身体条件无法让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于是他便有了辞职的想法,想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

毛主席一直都很重视军队的长期稳定,以及集中统一,所以在叶剑英提出想法之后,便经过思考同意了叶剑英的提议。同时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让陈锡联接替军委的工作

这一决定引起了不少议论,大家都质疑陈锡联的能力,毕竟他的能力和叶剑英差的太多,但是那时的毛主席快要病危,大家觉得既然毛主席决定了,那他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便没有多说什么,于是陈锡联便上任了。

陈锡联上任后,并没有因为身居高位而骄傲自满,相反他还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经常向叶剑英前辈请教,遇到重大事情还会和叶剑英前辈沟通。叶剑英也十分支持他的工作,对于陈锡联遇到的问题,都会耐心给他解答。

后来在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斗争中,表现十分突出,顺利解决了中央的一大难题。

此后,他不仅遵循毛主席“如何保持军队建设的长期稳定以及如何集中统一”的思想,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军队建设中,还时刻关注国防建设。

对军队和国防的政策颇有研究,为保持部队稳定,加强部队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到了1980年,中央和军委逐渐步入正轨,并且开始进入长期稳定的工作状态,陈锡联觉得毛主席交付的任务他已经完成,于是便向上申请离职。

众人有些疑惑,在这个时刻离职,无疑是放弃了手中的大权,谁不想拥有更高的职位呢?但是就像邓小平说的,陈锡联不是一个贪恋军权的人

他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毛主席和中央所给的任务做好,把祖国建设好,这些便知足了,至于那些大权只不过是辅助自己工作的工具,既然工作已经做好,又何必还在意这些大权。

1980年1月,陈锡联辞去一切职务,在主持军委工作期间,他有着非常优异的工作成绩,并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托付,而众人也终于理解了当时毛主席的深谋远虑。

身为一个共产党人,陈锡联顾全大局,严于律己,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在思想上与党保持高度的统一。

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陈锡联对党忠诚,对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解放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伏击战   深谋远虑   兵权   作战   敌军   军委   首长   大权   游击队   日军   临终   国民党   军队   部队   多年   机场   主席   飞机   能力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