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万顶级科学家离开中国,加入外籍,为何我们总是留不住人才?

北大毕业的朱佳迪,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攻读学位,而就在这期间,年仅27岁的他竟然攻克了半导体技术的珠穆朗玛,直接将美国芯片带入到“1nm时代”,被美国政府亲切的称之为“华人之光”。

然而,与此同时,在朱佳迪的祖国,却正在饱受美国以及整个西方世界的灭绝式打压,意图在半导体领域让中国寸步难行。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我们总是难以留住这些高级人才?


3.2万顶级科学家出走西方

2023年初,国内疫情刚一放开,就出现一件极为诡异的事情: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共受理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超38万证次创历史新高,出入境客流量稳居全国空港口岸首位。其中,2月8日超2.7万证次,创单日新高。

当然这仅仅是上海的离境人数,但移民人数同样创下了新高。而从上海离境人数大为增加能够看出,中外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在这个过程中,科研人员出国甚至移民到海外的案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甚至于清华和北大的诸多硕士生、博士生,都将移民作为了自己的未来最重要的规划。网传这两所大学有将近80%的学生最终定居海外,为西方国家做贡献。后来虽然证明这有所夸张,但两所大学出去的莘莘学子确实不在少数。而帮助美国实现最后1nm突破的朱佳迪,正是北大的毕业生。

实际上,仅仅统计一下近5年来定居到外国的科学家,就是一个惊人的数据,这其中又以美国接收了最多的华裔科学家,数量高达3.2万人。

要知道,在前些年特朗普政府曾经对华裔科学家发起过一场“中国行动计划”,就是在对来自于中国的科学家进行监视、驱逐的情况下,依旧有数万名科研人员奔赴美国,为拿绿卡而斗争。

众所周知,中国的半导体受美国制约至深,最关键的正是因为我们的材料不过关。但讽刺的是,全球最顶级的材料学专家的前十名中,中国人就独占前6。甚至有5位来自于同一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名副其实的校友。令人痛心疾首!

我们国家的大量科研人才流失,症结到底在哪里呢?

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这个内容说起来可能会很不中听,但毫无疑问却是我们面临的事实。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即便是我们经历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前2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上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还有社会的发展水平等等,和一个已经进行了200年工业化的国家相比,确实有不小的差距。


这一点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视而不见,虽然现在我们已经不再是美国刷盘子都能超越中国科研人员收入的时代,但总体而言,美国人均60000多GDP和我们人均12000的GDP,显然前者更加具有吸引力。这无可厚非。

举一个例子:一个刚刚毕业的本科生,如果他入职到江西某地做教师,那么一年工资最多也就3、4万。但现在有了一个机会,可以让他调到深圳的某所重点中学,并解决户口以及子女入学等问题,工资收入也将涨到25万到35万。那么,试想一下,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显然,几乎所有人都会立马放下当前的工作,毫不犹豫的奔赴深圳。

实际上,我们和美国之间的差距,完全类似于江西普通城市和深圳的距离。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才往海外流失,就是国内地域性流失的放大版。道理是趋同的。


但很多人可能不服,认为这些人并没有爱国心。从江西到深圳,至少是在国内,但是从中国到国外,那就牵涉到爱不爱国的范畴了。

这么说确实有道理,从江西到深圳,最多说你不爱家乡。但是从国内到国外,完全可以上升到爱不爱国的层次。但是显然,在越来越崇尚个人主义的时代,爱国情怀似乎越来越成为后续考虑的内容。当然,在没有出现极端的状况下,定居海外也未必就是不爱国。想想当年抗战时期,没有那些在国外的华人华侨慷慨解囊,我们的抗战大业必然会打的更加艰苦,不是吗?

普通人难以移民主要是文化和语言壁垒,但是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这些科研人员而言,这完全不是问题。


在此之上,我们来看一看如果是一个国内吃香的理工科人才,在国外的待遇最差也是这样的:

在英国走新版的积分工作签证,然后永久居民,年薪起步25万人民币。

在美国可以先选择做4年博士后,排队拿绿卡,此时的年薪35万-70万人民币年薪,绿卡之后年薪起步65万人民币。

这几乎是任何学科都能拿到的工资,并不存在很大的差别。

但在国内,就业现在几乎都成为问题,即便是成功就业,内卷的程度也超乎想象。试想一下,全球能够将996当作福报的,除了中日韩之外,还真的没有几个。

另外,更关键是,科研界的学阀化越来越严重。门第出身,姻亲裙带等等,早已经进入到科研界。


以中国著名且享誉全球的顶级半导体专家李爱珍,为国家的半导体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先后4次申请进入中科院却始终不得,最终只能无奈加入美国科学院,成为一名外籍院士。

你要说李爱珍教授的水平不高,那么茅台院士,烟草院士却层出不穷,难道他们的水平更高?此类现象迭出,让人扼腕。中国目前本土科学家中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更是一名“三无教授”。即便是她的成果已经为全世界科学界所接受,但却依旧不能被我们的中科院所承认。英国皇家科学委员会将其列为21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如此殊荣,又有几个人能够取得?

再说前文的朱佳迪,在我们这个讲究资历的社会,朱佳迪在国内完全不可能拿到足够的研究经费,因为他的资历太浅,哪怕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依旧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


科研也是一个行业,这个行业也是呈金字塔状分布的,能达到金字塔顶端的科研人员都有大笔的资金让他们留在国内,可是顶端下面的科研人员,就不同了。

写到这,可能又有人跳出来说几十年前中国的环境更差,但是那个时候科研人员也没有跑出去啊?还有那么多的留下来,为的就是一个“爱国情怀”。

当下新一代的年轻人,成长于互联网当中,对世界的了解远比上一代人要全面与充分。这是年轻人的优势,但也是年轻人的劣势。

说它是优势,是因为多看看世界,对及时认清自己有好处;

而说它是劣势,是因为年轻人往往因为年轻,而缺乏对历史的感知。

例如,对于农民群体来说,对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发展整体上是满意的,因为过去几十年他们的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提升。

对于老一辈的科学家也是这样的,他们当时愿意为国家留下来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比较基准是“十年前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国家的一切发展都看在眼里。

而新一代的年轻人,比对的是“中国的生活”和“发达国家的生活”。

伴随着中国科研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待遇低、经费不充足,不能够有良好的社会地位等。并不是说“情怀”对这群人不值钱,而是“情怀”的比重降低了,自身的生活的追求变高了。

那么这么多的科学家离开国内,我们的科研会不会慢慢的削弱?

中国逐步增加的科研力量

有很多国内的科研人员走出去,同样,也有国外的科研人员走进来。

这是为何呢?


要知道中国是有着14亿人口的庞大国家,基数决定了我们的科研需求必然庞大,但是这些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扩招速度很快。很多制度建设没办法跟上时代的需求,另外还有前文提到的学阀化等问题的存在,这些都是问题,需要时间来逐一解决,但绝非就此认定我们未来的科研就会堪忧。

事实上,中国在科学领域这些年来的进步有目共睹。

美国为何要跟中国打科技战?为何要举一国之力来限制我们的华为发展?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中国的科技实现了突破,开始动此前只有他们才能动的蛋糕。所以美国急了。

为何那么多中国的顶级科学家走出去了,我们的科研却依旧高歌猛进?


顶级科学家是一个个的宝库,离开自然会造成严重损失,但好在,出去的人多,留下的人更多。因为我们的诸多环境都在改善,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科研经费在不断上涨。

举个例子,此前一个理工科副教授每年能拿到10万元经费,美国能够给到100万美元,那自然是选择美国。但是现在我们大幅度提高了经费,一个副教授可以拿到200万元,虽然相距美国的100万美元还有差距,可两者之间已经缩小了距离,这就足以让不少人留在国内。

那么现在我们的科研经费高还是低呢?

这是一个比较的问题,如果高那么自然有足够的吸引力。

2021年,日本TBS新闻发布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这样的《为什么日本科学界重量级的任务都流向了中国?》


它为何起一个如此耸人听闻的名字呢?

原因就是光触媒反应地发展者、光催化之父、数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化学家,东京理科大学原校长——藤岛昭,他就带着自己的整个研究团队迁往中国,入驻上海理工大学。

藤岛昭毫无疑问是日本国宝级的人物,他能够携带团队全部转到中国工作,足以说明中国的科研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依旧是上个世纪两弹一星时期的科研环境,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会选择回来,这些日本顶级科学家会来吗?不可能,完全不可能。

而且这还不是个例,越来越多的日本科学家来到中国工作。不信你们可以去查一下华为的研发团队中,就有不少是日本的专家。

除了近水楼台的日本,其他国家同样也在奔赴中国。

2019年,计算机专家、AI语音之父,丹尼尔·波维就正式离开美国,加入了小米集团。

德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的神经科学家、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负责人之一Nikos Logothetis,也连同家人和团队一起迁移至中国。

诚然,我们在科学方面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还有很多国内的顶级科学家们离开故国,为他人效力,但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我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留下来。那个时候,我们不需要再用爱国情怀去绑定,就足以让大家安心在国内做科研。

中国的强大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中国   科学家   爱国   江西   日本   美国   深圳   外籍   科研   国家   国内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