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特奥日丨特奥运动让更多特需家庭走出家门

“参加运动,能感受到快乐和激情。”7月20日,“融合共享 关爱服务智力残疾人”第十七次全国特奥日活动在广州市青年文化宫举行,一名特奥运动员分享了自己参与运动的心情。一名负责特奥运动员常规训练的工作人员表示:“希望他们能体会到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情绪和生活状态得到改善。”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指导,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广州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办,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协办,来自全市11个区的智力残疾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特奥运动是专门为智力障碍人士设立的体育运动,到场的每一名运动员都是智力障碍人士。在了解各项活动规则、完成活动准备工作后,运动选手们迅速进入比赛状态,全身心投入到“特奥趣味板眼”“搬砖啦”“踢球挑战”“动态大挑战”“夹乒乓球挑战”“旱地冰壶”等趣味运动中。

“每个人都有机会,每个人的特长都是不一样的。”2017年开始深入接触特奥运动的蔡嘉昊在融入社会的过程当中他遇到过很多困难,但在运动中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他曾经加入中国特奥足球队,也拿过一些奖项,活动当日他穿的正是2019年夏季特奥会足球比赛的球服。他告诉记者,自己特别喜欢运动,尤其是足球和旱地冰壶:“因为只要参加运动,就不用一直待在家里,而且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激情。”

说起运动,另一位特奥运动员吴宗泰很是自豪,“我最喜欢的运动是跑步,之前我跑烂过七双运动鞋,还参加过42公里的马拉松比赛,完赛成绩是五小时”。每天11点,他都会在小区跑一公里,到了夏天,太阳太大了,他就会“转战”去停车棚里,而除了这项运动,他还经常游泳、跑步、打篮球。

广州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副会长陆国盛平时负责智协特奥队的常规训练,同时也是孤独症青年陆以曦的父亲。他说,自己发现运动对青春期焦躁易怒的儿子有着稳定情绪的积极作用,所以,也希望带领的队员们可以让运动变成习惯,让运动伴随他们一生:“希望以后没有人管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可以自觉地参加运动,体会到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情绪和生活状态得到改善。”

陆国盛在智协特奥队里是队员们亦师亦友的存在。他说,“在孩子们运动过程中控制不了情绪和父母发脾气的时候,我会去介入稳定孩子们的情绪。”而队员们一声声充满信任的“盛哥”也让陆国盛更加坚定了为大家服务的信念,“在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时候,有些孩子会因为太累而产生一些情绪,我就会鼓励他们:前面会有很多人超过你,但是你不是最差的,也有很多人在你的后面,累了可以歇一歇,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在他的耐心劝导下,队员们心情会放松下来,找到自己的节奏。

同时,陆国盛也在倡导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能对这些孩子们给予更多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关注和支持。很多智力障碍群体自己很难走出来,家里的人也很少会带他们出门,他希望能发动社会的力量让更多家庭走出家门去运动,让智力障碍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兴趣,营造关爱特需人群和支持特奥运动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实习生:皮俊 通讯员:穗残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实习生:皮俊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花城   奥运   旱地   广州市   残疾人   家门   广州日报   智力   障碍   情绪   家庭   社会   更多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