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大运 成就梦想丨成都大运会开幕在即,记者探班赛会志愿者

【来源:四川在线_滚动新闻】

服务中的志愿者。

四川在线记者 吴浩

7月22日,一大早,大运村内,来自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志愿者杨云靖就开始了每日例行工作,联系、核对自己负责对接的代表团航班是否有变化、抵达时间是否有变更等。

杨云靖是本次大运会的代表团随员,主要负责协助处理代表团的日常事务,“我本身是外语专业的,属于语言类志愿者,说得简单一点,有点像‘联络官’,平时主要就是陪同,在代表团需要语言服务时,协助做好对接、联系、协调。”杨云靖这样形容自己的岗位。

距离成都大运会开幕越来越近,和杨云靖一样,成都大运会的志愿者们已经进入角色,各个秣马厉兵,积极为赛事做好各项服务保障。

大运村交通调度中心的志愿者刘渊博也在积极做着各项准备。他的岗位名称叫“随车助理”,他的任务就是与司机一道,在赛前把运动员准时从大运村送到竞赛场馆,赛后再把运动员安全接回大运村。这些天,刘渊博同样处于“临战”状态,“我的工作内容很具体,所以在最后的演练打磨中我很有参与感。”刘渊博感慨,最近的演练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场景设置越来越具体,演练氛围也更加逼真,“我能明显感觉到成都大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也做好准备了。”

不仅仅是大运村,在成都大运会各比赛场馆和专项运行中心,也同样活跃着志愿者们的身影。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孙振恒,是电子科大篮球场馆的代表团服务助理,在比赛场馆期间,他会协助工作人员向代表团提供陪同、引导、联络等志愿服务。这是一个非常需要注意细节的岗位。“这些天大家的工作集中在‘走流程’上,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走,细化场馆中每一项工作,以便在赛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孙振恒举了一个例子,在上一次综合演练中,场馆就发现了部分冰袋在存放过程中有凝成一块的情况。“这是运动员需要冰敷的冰袋,赛事还没有开始,如果不是一遍遍实景演练,还真挺不容易发现的。”孙振恒说,志愿者们配合工作人员迅速调整,从制冰到存放,各个环节梳理、总结、试验,很快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演练中的志愿者。

孙振恒告诉记者,自己6月中旬开始进行培训、演练,从各国家、地区文化习俗的学习,到篮球赛事的规范化流程演练,再到协助进行场馆的各项设施检查等,最早的时候早上不到7点就要起床,最晚的时候晚上9点过才能返回驻地,但在一次次培训和演练中学到了很多专业的知识,也成长了很多,“这段时间我们过得很充实,相信我一定能高质量完成大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

杨云靖同样有类似感受。从进驻大运村开始,她每天的安排都很充实,核对代表团信息、熟悉村内环境、模拟突发情况处置等。“虽然村内的老师已经系统化给我们培训过了,但我还是坚持每天都再看一看、想一想,争取在代表团抵达前把状态调整到最好。”杨云靖说,比如运动员证件遗失后反馈给自己,处置的流程和信息的上报,她都会在脑海里预想一遍;如果遇到有运动员受伤,该怎样迅速对接就近医疗点,她每到一处都会主动熟悉周围的环境和应急资源。“还有就是大运村外美食地点和四川旅游景点的推荐,我都有做准备。”杨云靖笑着说,自己的岗位和代表团接触很多,这些是非常必要的,“我已经准备好了。”

这些青春、活力、专业的志愿者,是成都大运会2万名赛会志愿者的缩影,他们有的早早奔赴到自己的岗位,已服务超过一个月,以青春的笑脸、专业的技能,呈现着成都大运会赛会志愿者的精气神,也为成都大运会的顺利举办贡献了志愿服务的力量。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成都   志愿者   村内   赛会   渊博   场馆   代表团   运动员   岗位   成就   记者   梦想   工作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