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通市有望超越苏州市成为长三角第四座副省级市的可行性分析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熟悉的城市有很多,去过的城市也不少。前几天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统计了曾经去过的全国城市,目前已经超过了一百座建制城市。但是要说喜欢的城市,当属家乡成都市、都江堰市、雅安市、绵阳市,大学暑期实践去过的云南省丽江市、大理市,曾经工作过的湖南省怀化市、长沙市,党校学习去过的城市福建省厦门市、福州市和江西井冈山市,江苏省南京市和苏州市、镇江市,以及广西柳州和工作过半年时间的上海市。如果让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说最钟情的一座城市,那就非江苏省南通市莫属了。

因为这是一座拥有传统中华文化特色且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南通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给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叹为观止。这座城市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精心规划的城市设计以及独特的景观装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活力和感受。作为一座发展迅速的城市,南通市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化的元素。一座南通城,半部近代史。在南通城内,有传统、有时尚、有烟火气,这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地方。2023年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发布,也就是享誉全球的英国周刊《经济学人》每年都会发布一份全球最宜居城市的榜单。这个榜单选择全球173座城市,南通在全球173个城市中位列全球第82名,而在我国大陆19个城市中位居第1名。而紧随其后排在第2、3、4位的分别为苏州、北京、杭州。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不仅喜欢这座城市的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更喜欢这座城市的未来。因为南通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拥有无可比拟的发展潜力,将要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承担起带的动长江以北经济发展的重担。因此,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觉得南通市有必要升格为副省级市,也很有可能超越全国经济第六强市的苏州市成为长三角地区第四座副省级城市(另外三座是南京市、杭州市和宁波市)。如果南通市升格为副省级市,这将会激发这片江海大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潜力,进一步增强江苏省在长江以北地区的发展后劲,促进长三角城市群新发展布局就更加合理均衡。

一、南通市的拥有独特的城市名片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南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西与泰州市接壤,北与盐城市接壤。南通,作为苏中的领头雁,正在从崛起苏中到融入苏南、接轨上海的步伐中发展壮大。南通面临海外和内陆两大经济辐射扇面,素有“北上海”、“江海明珠”、“中国近代第一城”、“扬子第一窗口”、“世界长寿之都”之美誉。

南通是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历史悠久。从6000多年前便开始有人群居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古文化遗址考证,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南通境内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今市区一带,五代设郡,称静海。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筑城,定名通州。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称崇州,又名崇川。辛亥革命后,废州设县,称南通县,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1949年2月,南通全境解放后,划城区、狼山、天生港一带建南通市,先后为苏北行署、南通地区专署所辖。1962年,改为省辖市。1983年,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正式成立地级南通市至今。

南通古称“通州”,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南北朝时,州境南部为江海交汇处的沙洲(今南通市区和南通县西亭至平潮一带),初名壶豆洲,后称胡逗洲。唐末至五代,胡逗洲与其西北的南布洲等小沙洲相连形成了城市,称为静海。后周显德五年(958年)筑城,并定名为通州,隶静海和海门两县。至宋代属淮南东路,仍领静海、海门二县;至元代属扬州路,1278年一度升为通州路,1284年又恢复为州的建置,仍辖静海、海门二县。

明朝则隶属于南直隶扬州府,撤销了静海县的建置,只辖海门一县;清初仍属扬州府,雍正二年(1724年),通州升为直隶州,直属江苏布政使司,辖泰兴县和如皋县。1895年以前的南通城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城市,城市布局保持了后周建城时以中轴线为对称的方形城廓、丁字长街的格局。从丁字街街口至南门为南大街。在街口的北面为城市的政治中心州衙门,北部设有军事机关、文庙、学宫、试院等,南部为居住、商业区,沿南大街两侧分布。

“中国近代第一城”是南通市政府近年来推出的一张城市名片。这主要是因为在1895-1925年,在中国实业家张謇推动下,南通为了发展近代工业和航运,开辟了新工业区和港区,建立了多核心的城镇体系,旧城内辟商场、兴学校、建博物馆、修道路,进行了近代市政建设,更创下了多个“中国近代第一”,如南通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这些“第一”推动了南通城市的发展,也是南通人民一直以来值得骄傲的精神财富。近百年过去了,但是这些“第一”仍然对现在南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市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冲,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江岸”于一身,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一百多年前,南通实现了一次“惊世崛起”。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在家乡兴实业、办教育,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建设,领时代潮流,开风气之先,影响及于全国、绵延至今。2003年初,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经过实地调研和论证提出,南通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最早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的城市典范,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

南通是一座在世界近代城市史上开风气之先的城市。南通一城三镇、城乡相间的城市规划理念,可以和英国著名规划思想家霍华德于1898年创立的、曾对现代西方城市规划产生革命性影响的“花园城市”理论相媲美,其实践甚至早于这一理论的提出。它保持了老城区原有的功能格局,新增了近代教育、文化、商业、市政设施,建设了工业区唐闸、港口区天生港、风景区狼山,与旧城区组成了一个互有分工的城镇组群,确立了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许多外国友人甚至称其为“中国的乐土”。英国人戈登・洛德曾指出:“通州是一个不靠外国人帮助,全靠中国人自力建设的城市,这是耐人寻味的典范。所有愿对中国人民和他们的将来作出公正、准确估计的外国人,理应到那里参观、游览一下。”可以说,南通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当之无愧,绝非偶然。

二、南通市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南通市是扬子第一窗口。在中国的版图上,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洲头的城市只有两个,一个是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另一个就是与其一衣带水、处于长江北岸的南通。南通“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隔江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南地区相依,被誉为“北上海”;北接广袤的苏北大平原,通过铁路与欧亚大陆桥相连;从长江口出海可通达中国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苏、皖、赣、鄂、湘、川六省及云、贵、陕、豫等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成以后,将使南通进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南通面临海外和内陆两大经济辐射扇面,与上海有着相似的地理区位优势。素有“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之美誉。

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深水泊位的岸线30多公里;拥有海岸线210公里,其中可建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40多公里。全市海岸带面积1.3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21万公顷,是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石油、天然气、煤、大理石等。全市耕地总面积700万亩,土壤肥沃,适种范围广,盛产水稻、蚕茧、棉花、油料等作物。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文蛤、紫菜、河鳗、沙蚕、对虾的出口创汇基地。吕四渔场是全国四大渔场、世界九大渔场之一。

南通是“北上海”的核心城市,南通与上海有许多天然的联系。在地缘上,南通属于苏南地区。因为长期受长江阻隔,南通成了被人忽视的苏南地区的一个成员。苏通大桥和沪崇过江隧道。这两条跨江通道,为江苏建设“北上海”奠定基础。长期以来,“南通南不通”的问题早已经被解决,江苏的“北上海”建设已经迈出前所未有的步伐。

南通有条件在长江北岸率先崛起。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上海经济的辐射与拉动。现在的关键,是南通地区要充分利用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崇海大桥的交通优势,整体规划与启动“北上海”建设。只有通道多而便捷,才能加快“北上海”的建设。应积极构建沪苏通“金三角”,争取使之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第一“金三角”。

三、南通市拥有强大的城市综合实力

南通全市陆域面积800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701平方千米,辖3市1县3区,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综合保税区(南通市区有崇川区、通州区、海门区和富民港办事处与南通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办公,下辖如东县、启东市、如皋市、海安市),5个国家一类水运和航空开放口岸。南通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身,江岸线长166千米。

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开通运营,正式迈进地铁时代。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亮点频出,新开工张靖皋、海太、北沿江高铁三条过江通道,南通新机场取得实质突破,通州湾新出海口集装箱码头开港运营。绕城高速、扬通高速二期、宁通高速扩容三条高速公路同步建设,苏通二通道、如通苏湖城际、通常高速、东如高速、通沪高速前期工作进度提速。

2022年南通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79.6亿元,排名江苏省第四,仅次于苏州市、南京市和无锡市,远超常州市、徐州市和扬州市等名气极大的地级市。按常住人口计算,南通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7万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6.9亿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95.6亿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3665.3亿元,其中出口2350.4亿元。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74.4万人,城镇人口555.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1.8%。南通市2022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3亿元,比江苏省副中心城市徐州市(517.4亿元)还要高约100亿元。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47.2亿元。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55家。

南通市近些年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的发展,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南通市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带,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交通便利,出海口较为宽阔。其次,南通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的汇聚为南通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再者,南通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积极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好的规划安排。从问题的本质上讲,南通市的快速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简单的单一因素所能够解释的。南通市具有先天优势,同时政府对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方面的高度重视和规划也为南通市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四、南通市升格副省级市的背景分析

在我国现有的15座副省级城市中(广州市、成都市、武汉市、西安市、南京市、杭州市、济南市、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大连市、深圳市、宁波市、青岛市、厦门市),长三角占据三席,分别为南京市、杭州市和宁波市。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强劲的区域,如能在原先的南京市、杭州市和宁波市这三座副省级城市基础上再新增一座副省级城市,这样长三角城市群新发展布局就更加合理均衡。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这座城市,应该属于南通市。

“最强地级市”苏州市常住人口过千万,经济实力领先绝大多数副省级城市。苏州在长三角的位置非常独特,经济总量和国际国内影响力处于名列前茅,因为苏州市在将上海经济资源、科技资源、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辐射到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苏州这么多年未能晋级副省级城市,可能和其产业结构有关,如工业比重相对偏大;同时苏州也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机场,诸如这些基础配套设施有所欠缺,均影响了升级。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是苏州太过于靠近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市,自身已经属于上海大都市圈的范畴,所以这也是苏州市没有自己独立的国际机场的原因,更是作为全国前六大经济强市却不是副省级市的关键原因。

其实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完善城市群区位布局看,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长江北岸的南通市优势明显。南通市近些年经济发展强劲,已经跻身万亿俱乐部,达到了1.14万亿元生产总值,加之城市容量不断扩大,奠定南通市在长江以北城市带核心城市地位。

南通近年来已成为一匹“黑马”,经济发展与城市更新备受关注。得益于独特的区位优势,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沿海发展等战略性布局在南通形成交汇,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与科创产业布局落地南通,在“十四五”期间将极大激发这片江海大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潜力。着眼未来,南通应当具有成为副省级城市的潜在竞争力。南通市如能晋升为副省级城市,无疑会进一步增强江苏省在长江以北地区的发展后劲。

五、南通市升格副省级市的可行性分析

一是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有助于南通市升格副省级市。南通位于江苏省北部,地理位置重要。南通连接海运、陆运和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方便市民出行和物资运输。同时,南通还是“一带一路”的区域性重要海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键节点,是江苏省重点拓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城市。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南通升级为副省级城市。

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助推南通市升格副省级市。南通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南通有较为发达的制造业、物流、港口、农业和旅游等产业。同时,南通在保护环境、社会民生、智能制造和创新产业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这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为南通升级为副省级城市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三是政治地位和形象建设能够让南通赢得升格副省级市的竞争。南通作为地级市,地方政治地位相对较低,而升级为副省级城市将大幅提高南通的行政政治权利,有助于增强南通市的形象。此外,南通还发扬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并以蓝印花布等为代表的本土产品,管辖下还有青兴东国际机场、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等重要的交通设施,这些固有优势和潜在亮点为南通升级为副省级城市赢得了更多的竞争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南通市   苏州市   苏南   静海   海门   通州   南京市   南通   江苏省   长江   上海   城镇   优势   地区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