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陈平:靠“批美”发家致富,晚年住美国豪宅,女儿成老外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0年,一个叫“眉山论剑陈平”的微博账号在网上发文批评美国的电力系统不稳定,在美国零下的寒冬竟然停电数个小时,让人难以忍受。并且建议以一个专家的角度建议中国引以为戒,警惕类似美国的严寒灾情,提前做出预警和应急预案,洋洋洒洒万言。

然而这条微博下面的评论却不甚和谐,纷纷阴阳怪气的讽刺这位专家:

“陈教授照片里的大别墅是靠批美赚的钱攒的吗?”

“陈教授不是觉得美国处处都不如中国吗?为什么还要去美国受罪呢?”

“批美是工作,亲美是生活吧!”

为何网友们对这位专家如此针锋相对呢?这还得从这位专家的背景讲起。

爱国教授却是“两面派”

陈平1941年出生在书香世家,优渥的家庭条件让他从小都衣食无忧,在高知家庭浓厚的学习氛围中,陈平从小就品学兼优,是家长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高中毕业以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科大物理系,并且拥有了一段赴美留学的经历。正是这一段跌宕的经历,成为了日后他讲座中博取关注度的谈资。

学成回国后,陈平优秀的简历让他成为各个高校眼中的香饽饽,在人才短缺的年代里,像他这样的深造归国人才被多个大学哄抢,最终他进入了北京大学任教。

在一起稀松平常的讲座中,陈平向台下的学生们聊起了他在美国的留学经历。当时有很多的人都抱有一个美国梦,他们有的人希望能够去美国深造,有的人觉得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空气比中国清新,有的人认为美国比中国更加的自由。在这样一群人眼里,美国就是他们的理想国度。

陈平却叹了一口气,聊家常一般的跟同学说起了美国有多混乱。他在去美国之前,也是对美国充满了期待,然而他亲身到了美国以后却是大跌眼镜。

美国街头到处都是流浪汉,一到晚上这些可怜的流浪汉就会化身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在他读大学的时候,半夜就曾经遭到数次抢劫,那些人带着管制刀具和枪支,最喜欢抢劫身材较为弱小的华人。

因此在美国最好不要在晚上出门,而且在美国报警也没有用,甚至还有可能遭到歹徒的报复,惹上更大的麻烦。

在当时的陈平看来,这只是在和他的学生们在分享一些日常的赴美生活,没想到他当时的这一番言论却会引起巨大的关注。

他发现每当他讲这些在美国不好的经历,批评美国,贬低美国的时候,就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他逐渐意识到,不止是学生,大众都愿意听他讲述抹黑美国的故事。通过抹黑美国的言论,更能激发大众对国家的认同和自豪,尤其是从他这样权威的专家口讲出来。

因为他抹黑美国的言论,他收到了与他的能力和实力不符的热度和关注度,人们因为他贬低美国夸赞中国的言论,对他极尽吹捧,让他品尝到了一心搞学术研究以外的名利。

他比更有实力和成就的老教授还要受欢迎,这极大的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心底追求名利的种子彻底生根发芽了。在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能获得巨大的关注度以后,他尝尽了甜头就不想要再默默无闻的搞学术了。

作为国家顶尖学府的一名教授,他不是凭借着他的学术研究登上各种节目,而是因为他的反美言论。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他甚至编造他在美国的经历。在节目中,他犀利的批评美国的方方面面,从经济到军事,他将美国批评的一无是处。

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一句出自他口的“月薪两千的中国人的生活过得比月薪三千美元的美国人还好。”

他在公众场合的犀利陈词让他冠上了“反美勇士”的美名,随着他曝光度的增加,他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他在社交平台上的粉丝超百万,不断有节目邀请他演讲,他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靠着批评美国疯狂敛财。

然而伪装的假面总有被揭穿的一天,很快网友们就扒出了这位“反美勇士”早就靠着“批美”发了大财,在他心目中水深火热的美国买了几百平的大别墅,他和家人早已移居美国,他的女儿更是在赴美留学的过程中与一名美国白人相恋并结婚,加入了美国国籍。

如此真相和他的在公众面前的言论大相径庭,与他表现出来的爱国批美的形象完全违背,网友们深感自己受到了受骗,怒骂他过往所有的反美言论都是为了赚钱,是个不折不扣的“两面人”!

不过像陈平这样利用自己的职业便利,迎合大众心理的“专家”可不少。

警惕高级知识分子的骗局

复旦教授张维为在节目里称赞中国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了,将我国的农民工和美国的中产阶级相比,感叹道:“我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中国农民工吃的盒饭比美国的中产阶级还好!”

至于美国,张教授表示:“我们要把美国从美国的暴政中解放出来!”、“美国是第三世界国家!”

对于中国的发展,我们要自信,但不应该忽略最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为他们虚构一个美好的生活来欺骗大众。

除了这样打着“爱国主义”的标签赚流量的高级知识分子,还要警惕另一类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或许打着纪律片、宣传片、科普视频的幌子,用具有导向性的言论、断章取义来带偏公众对我国的正确认知,试图摧毁一个民族的认知体系。

21世纪以来,各国都纷纷开展措施来应对全球变暖的危机。2010年,西方国家制定了各国的碳排放标准,然而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知名的女记者柴静在采访中科院院士时站在自私的西方人的角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人竟然支持西方的碳排放标准,并且数次反对专业院士提出的按人均分配碳排放。

中国人不是人吗?为什么中国人就应该少排?

碳排放标准无疑是发达国家的阴谋,现如今的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发展,早已经实现了产业结构转型,他们发展完了就开始约束发展中国家了。工业革命时期他们毫无节制的排放又该如何计算呢?

2015年,柴进自制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呼吁大家重视雾霾问题,保护好我们美好的家园。然而柴静又在纪录片里夹带私货,表面上是保护环境,实则批判中国工厂的工业化发展。在纪录片里她刻意篡改数据来抹黑中国,抨击中石油对环境的污染,将西方的环境保护视为标杆。

然而只要关注过环保问题,就会知道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欧洲各国宣布扩大对煤电的应用,只有被柴进批判的中国在脚踏实地的落实碳排放和碳中和问题,毫不夸张的说在环保方面中国敢排世界第一。

某网站的百万粉丝科普类大博主表面上做着知识科普,然而却在科普视频里夹杂私货。在科普我们日常必需品食盐的视频中,他避重就轻的讽刺我国食盐是国企垄断,在由国家赚取了暴利,但只字不提食盐垄断背后的必要性。

在人工降雨的问题上,他暗指国家花费大量的资金人工降雨,但实际上没有任何用处,全都是拿着纳税人的钱做面子工程。对于中国人吃海鲜,他内涵是中国人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中国人爱吃肉蛋奶,他直言这是毁掉巴西热带雨林的原因!这些言论实在可笑,但这些言论却会毁掉我们三观还未成型的年轻的一代。

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但这种优良的品质不应该被这些“两面派”或者一味夸大、以偏概全的“爱国大师”所利用。

在我国日益冲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冲浪获取知识已经成为了常态,人们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因此辨别信息的真伪异常的重要,每个人都应该有正确的认知,不要别虚假的信息牵着鼻子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美国   私货   人工降雨   教授   发家致富   爱国   食盐   大众   纪录片   知识分子   晚年   中国   豪宅   老外   北大   批评   言论   女儿   中国人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