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演习部队刚开赴日本海,不到24小时,岸田文雄出招,信号明确

问大家一个问题:日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答案只有一个:这个国家只有在战场上被彻底被打服了才会认可你,对手越强大日本就越服气,如果企图让日本在谈判桌上屈服根本不可能。

通俗来说,能让日本听懂的,只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或者说日本这个民族只有靠重拳才能彻底屈服。近日发生的一件事,再次体现了这一点。7月15日,中国国防部宣布一则爆炸性消息:

“根据中俄两军年度合作计划,俄罗斯军队将于近日派出海空力量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在日本海中部组织的‘北部·联合-2023’演习。此次演习课题为‘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旨在提升中俄两军战略协作水平,增强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应对各种安全挑战的能力。”

7月18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俄太平洋舰队舰艇编队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发,将参加中俄“北部·联合-2023”演习。几乎同时,中国人民海军也出动了。从公开的消息来看,俄罗斯出动4艘军舰,分别“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潘捷列耶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轰鸣”号和“俄罗斯联邦英雄奥达尔·齐坚扎波夫”号轻型护卫舰,外加保障船。

中国方面则出动了由4艘主力战斗舰艇(包括052D驱逐舰和054A护卫舰)和一艘补给舰组成,双方同时出动了先进战机、预警机、直升机等30多架。就在中俄方面海军编队开赴日本海集结海域时,日本方面高度紧张。

7月17日凌晨,日本海上自卫队便发布消息,称在对马海域发现向东北航行的中国海军编队。就在此时,日本政府开始做出回应了,前后不到24小时。7月18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招了,他在新闻发布会上突然喊话中国:希望中日高层举行峰会,双方努力推动建立有建设性和稳定的关系。

岸田文雄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日媒体表示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因为以后中俄可能经常在日本海进行军演。7月20日,中俄在日本海集结准备演习。7月23日,日本《每日新闻》报道,岸田文雄当天在一次公开集会上再次提到了中日关系。岸田文雄指出中日关系现在处于“在原地踏步”,但还是希望“中日关系密不可分,希望能在维持对话的同时保持建设性的稳定关系。”

岸田文雄还进一步喊话中国,“中国是日本的邻国和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关系密不可分,希望能在维持对话的同时保持建设性的稳定关系。”要知道今年以来日本一直对华处于敌视状态,尤其是甘愿当美国的棋子,甚至将自己牢牢绑在美国战车上。

如今短短几天时间里,岸田文雄就喊话中国,主动要求跟中方高层对话。大家看懂了吗?原因很简单,因为中俄在日本海进行联合军演,日方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事实上,自从二战结束后,日本从骨子里就不承认自己被中国打败。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军民在付出极为惨痛代价后,终于迎来了历时14年的抗战胜利。但是,日本从那时开始就对中国存在偏见,固执地认为他们只是败给了苏联和美国。

这一点我们在日本宣布投降的《终战诏书》中就已经看了出来,用“终战”而不是“投降”,在内容第一段就搞了大量文字游戏,尤其对中国的称呼更是没有改变。为了表述准确,我们能看看三个版本的文字区别:

日文最原版:朕ハ帝国政府ヲシテ、米英支蘇四国ニ对シ、其ノ共同宣言ヲ受诺スル旨通告セシメタリ;

日文复文:朕使帝国政府、对米、英、支、蘇四国、旨通告受诺其共同宣言;

中文版本: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这里插一句,可能大家不明白何为“复文”,这是日本语中常见的一种术语。简单来说,就是将日语中的“汉文训读体”(可理解为文言文)书写的语句还原成汉文。因此,我们看日文时,复文最能体现日文最原本的真实含义。

如此一来,大家发现了什么没有?复文版《终战诏书》中依旧把中国称之为“zhina”(大家懂意思就行,这里用拼音),要知道当时日本依旧是战败国,而中国是战胜国,这是对中国的极端贬低,可以说是无耻至极,也反映出当时日本根本就不把中国放在眼中。

这里再说一下《终战诏书》起草的过程。1945年8月10日,裕仁天皇以“玉音”的方式口述,内阁书记官长迫水久常率诸多秘书加班起草,并经过汉学家川田瑞穗、田尻爱义等人润色,再交给日本内阁会议讨论修改通过后,才形成最终的版本。

从这点可以看出,所有版本中,日文、中文两个版本是经过专门斟酌研究后才最终落笔的,所以用“zhina”一词来指中国就是故意为之。关于这个称呼,日方直到1946年6月6日才宣布停止使用。

当时日本外务省向全日本新闻出版单位发出了《关于避免zhina称呼事宜》的通知,原因如下:

“往昔通常使用‘zhina’二字作为中华民国之国名,今日应改用中国等称号。查‘zhina’之称素为中华民国所极度厌恶者。鉴于战后该国代表曾多次正式及非正式要求停止使用该词,故今后不必细问根由,一律不得使用该国所憎恶之名称。”

但是,日本右翼分子、部分官员依旧称呼中国为“zhina”。每当网络上出现针对中国的新闻时,我们总能看到日本网民用这个充满恶意的词语。

除了《终战诏书》中对中国的称呼外,在第一段文字中日本还玩了文字游戏。在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发表。这份文件是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会议的结果,蒋介石没有到场参会,但发表时征取了中方的意见,并以美、中、英三国政府的顺序来发表,苏联方面出于种种考虑,直到8月8日才宣布加入。

如果按照正确的顺序应该是“美、中、英、苏”,而不是日方所列的“美、英、支、苏”,日文原版是:朕ハ帝国政府ヲシテ、米英支蘇四国ニ对シ、其ノ共同宣言ヲ受诺スル旨通告セシメタリ。

看到没有,这还是《终战诏书》正文的第一段话,日本就如此“嘲讽中国”,根本不在乎当时已经遭到两颗原子弹轰炸,更不再乎国土已经被盟国占领。

至于,日本在《终战诏书》中其他的文字游戏,大家可以仔细品味下面这段话: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今后帝国所受之苦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所难忍,耐所难耐,以为万世之太平。

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若夫为情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望尔等臣民善体朕意。”

这段字再次反映了日本根本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如今70多年过去了,日本依旧对中国充满敌意,所以针对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对中国的喊话,大家听听就算了,千万不要认为对方真的要跟中国交好,那是不可能的。

另外,7月15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就发文爆料,日美军方在近一年多来就涉及台海战争制定联合作战计划。简单来说,就是中国收复台湾时,日美将联合起来以军事介入方式阻止解放军,迫使中国知难而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日本海   波茨坦   日美   国防部   诏书   日文   文字游戏   臣民   日方   帝国   中日关系   俄罗斯   日本   出招   中国   部队   信号   版本   小时   田文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